前段時間我們剛剛在B站做了一期日本考研的直播分享,介紹了日本考研的時間和準備流程。直播課後就有很多同學私信大輝醬問關於GPA的問題,那麼GPA到底是什麼呢?
GPA
GPA(Grade Point Average)指的是平均學分績點的英文簡稱,是大家在大學期間學習成績的計算單位。
GPA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學生的學習水平,但如果我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的話,是否會影響去日本讀研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日本的考研製度目前主要有兩種:
01直接出願報名,參加大學院的修士考試,然後入學。
02先申請大學院教授的研究生(也叫預科生),跟著教授讀半年至2年的研究生學習,再參加大學院的修士考試,然後入學。
如果大家是直考修士的話,GPA對自己的影響其實是很小的。只要學校能夠順利出願的話,一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修士直考最重要的部分還是在院生考試成績以及你的研究計劃書部分。
那如果是研究生申請的話,因為需要聯繫教授或者研究科,本科的成績對申請就有一定影響了。
部分教授會從你的GPA成績中,了解到你本科期間的學習情況。那麼對於出身校和語言成績都相似的學生來講,GPA越高的同學,自然更容易具有優勢。
當然了GPA其實只是教授考察學生的項目之一,即使GPA不是特別優秀的同學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彌補。
比如說在套磁信環節去打動教授,還有用其他的內容填充你的履曆書等等。
所以說材料才是申請研究生時的關鍵因素,GPA低並不等於一定不能申請到日本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