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大佛寺主辦的廣州首家高檔素食自助餐館隆重開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國堅)
開光活動儀式在大佛寺普覺樓負一樓素食自助餐廳舉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國堅)
耀智大和尚帶領僧俗為素食自助餐廳開光祈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國堅)
耀智大和尚就辦此素食自助餐廳的緣起及理念、素食的文化及意義作慈悲開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國堅)
耀智大和尚為盛會灑淨(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國堅)
大佛寺素食閣自助餐館位於大佛寺普覺樓東面負一層,是廣州市大佛寺下屬項目素食閣的又一專業力作。(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國堅)
大佛寺新派素食自助餐廳實景(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國堅)
萬木同生慈為本,百川共濟愛為懷。(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國堅)
鳳凰網佛教通訊員李國堅廣州訊:2018年2月13日,由廣州市大佛寺主辦的廣州首家高檔素食自助餐館隆重開業。開光活動儀式在大佛寺普覺樓負一樓素食自助餐廳隆重舉行,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廣州大佛寺住持耀智大和尚,大佛寺常住法師、素食自助職工等近百參與了開光儀式,共同見證了殊勝的歷史時刻。
2月13日上午9時,開光活動儀式正式舉行。首先由耀智大和尚為盛會灑淨,接著進行了開光儀式,隨後大和尚為素食餐館的殊勝開業給大家鼓勁,就辦此素食自助餐館的理念及內涵、素食的文化及意義作慈悲開示。
一、素食自助餐館以「萬木同生慈為本,百川共濟愛為懷」為定位,以佛法為核心,以廣府文化創意菜品為基礎,以異國百匯素食料理為特色,通過素食文化的踐行與探索,不斷超越自我,利益大眾,堅持以素食護生為己任,在文化的傳承與技藝的創新中歷練智慧,培養慈悲心。以「踐行心文化,打造新素食」為核心價值理念,力求為大乘佛法指引下的大陸素食發展建設添磚加瓦。
二、大佛寺重視素食的文化。素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佛教自南北朝時梁武帝時期開始吃素。相傳梁武帝讀《楞伽經》,經雲「菩薩大慈大悲,不忍心食眾生肉」,他因感動而發願吃長素並推動素食,並影響到整個僧團。前有先人模範,後有歷史傳承。大佛寺2017年5月舉辦了「佛教素食與和平飲食高峰論壇」,邀請了國內外多位專家探討素食與佛教及素食文化問題,形成了佛教讓人把對動物的慈悲延展到對地球,素食提升了人的靈性等認知的觀點。而現今素食自助餐廳的開業,追求「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的出品組合,具有廣府地域特色的200多種各式精緻的素食料理種類,打造與都市和新時代相適應的素食菜式與文化,滿足佛教徒及當代都市民眾的素食需求。
三、素食在新時代有著特殊的意義與內涵。素食的內涵從植物上講即是蔬菜、水果和豆製品,除此之外,《楞嚴經》裡面講人一旦吃五辛就會導致嗔恨或起淫慾。佛弟子提倡素食主義主要從生理和心理開始。一方面,起心動念會障礙本身學佛;二方面,按醫學來講五辛做為殘留物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天天誦經、念佛、打坐,從佛教的信仰來講會得到護法神的親近,但吃了五辛以後護法神則遠離我們;三方面,對於長期素食的人來講,吃五辛也是不利,對人體內臟五臟的刺激很大。
四、素食有利於當代人的身心健康。佛弟子提倡素食主義要從生理和心理開始,而吃素就是護生。從佛經的教義當中講要戒殺護生,「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一切有情動物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擔當和責任,人類不可為了自己的享受去殺害有情眾生。
在中國素食的流行的背後,佛教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梁武帝是佛門的大護法,又以帝王之尊推動「素食」,這個傳統一直流傳到今天,佛教素食已經是最受中國素食者認可的「品牌」之一。 大佛寺位於北京路文化商圈核心區,作為人流密集的地帶,廣州市一百多家素食館中的首家高檔素食自助文化餐館如今開業,對於廣大民眾了解素食文化和提升身心健康來說,無疑是件慶幸的事。佛寺素食閣自助餐館位於大佛寺普覺樓東面負一層,是廣州市大佛寺下屬項目素食閣的又一專業力作。大佛寺也將繼續汲取佛陀的智慧、將素食文化推上另一個嶄新的臺階,利益更多的僧俗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