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腸做不好,腸鏡檢查漏診率達35%,4個準備技巧讓你放心接受檢查

2020-12-22 騰訊網

提到腸鏡檢查的科普,腸道準備的內容應該佔有一席之地。而說起腸道準備我就想起了讀研的時候我陪我的父親第一次做腸鏡時的場景。

頭一天我將瀉藥帶回家並告訴他該怎么喝之後,就忙活自己的事兒了。結果我們爺倆都忘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定鬧鐘。第二天早上五點多,我們爺倆睡夢中突然坐起,面面相覷,我爸趕緊喝下瀉藥(正常來說應該是檢查前4個小時提前準備好)。結果因為太著急,加之不是那麼合他的胃口,也就喝了一半。雖然也跑了幾趟廁所,但最後做腸鏡的時候效果不是很好。後來我就被師兄嘲笑了好久,畢竟是內鏡中心的研究生,自己家人都沒做好腸道準備.確實挺丟人的。

腸道準備的意義

不好的腸道準備會讓糞便阻擋住腸鏡前進的視野,影響檢查效果。在2019年的《中國消化內鏡診療相關腸道準備指南》中,專家們一致的共識就是不好的腸道準備會影響腸鏡的安全性和準確性,並且降低各種疾病的發現率。

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如果沒做好清腸,要不就是腸鏡進去了看不清,要麼就是連進都進不去。結果就是錢花了,還遭了罪,但沒達到檢查的目的。因此,之前講了這麼多期的腸鏡科普,今天要說的腸道準備,是十分重要的。

該如何做好腸道準備

其實通過我父親的腸道準備經歷就能大概得出結論:做好腸道準備主要就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導瀉劑的適量服用,另一個就是保證導瀉時間的充足。下面這四點建議大家收藏好:

1.飲食準備:由於蔬菜的莖葉、水果的籽這些東西都不好消化,會粘附在腸道裡,難以被排掉。所以腸鏡檢查前一天的晚飯要儘量採取低渣、低纖維素飲食,或者流食、半流食。而且晚8點後就該禁食了,直至第二天做完檢查。

2.導瀉劑的選用:《指南》也好,臨床實踐也好,複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後面我會用它的簡稱,PEG,要不名字太長了)是目前公認的最佳腸道準備製劑。而其他常見的如磷酸鈉鹽、硫酸鎂、甘露醇等可作為PEG的替代製品,但效果或適用性都不如PEG。

3.用法用量:領藥後,就可以回家準備了。對於瀉藥,常見的有兩種用法。

大多數人適用的是將PEG製劑兌入2L的溫水中,在檢查前的4~6小時開始,每10~15分鐘喝250ml,兩個小時內喝完。

對於一些長期便秘或前次清腸不理想的患者,可以準備3L的PEG,並在前一天晚上8點服用1L,再於第二日檢查前4~6小時喝完剩下的2L。

這兩種方法的學名分別為2L法和3L法,事實證實按照這兩種方法清潔腸道後,醫生基本能順利完成檢查。

4.其他導瀉劑輔助:而如果遇到了頑固性的便秘或2L/3L都無法很好清腸的情況,可以在檢查的前一日服用一些番瀉葉輔助導瀉,一般10~20g兌水就可以了。

做到以上幾點,一般在1小時之內就會開始反覆地去廁所了,不出意外,在檢查時能夠給醫生提供一個清晰,乾淨的腸腔來方便檢查。

這裡給大家附上腸道準備後的效果觀察對比圖。

其他注意事項

最後有兩個特殊的情況需要強調一下:

1.孕婦不要擅自使用PEG製劑,如果必須要做腸鏡,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腸道準備。

2.長期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在做腸道準備前要諮詢醫師檢查當天的胰島素用量。因為導瀉

會導致大量體液丟失,並且一直要保持空腹狀態,為避免低血糖,要注意調整胰島素用量或者在兜裡備好糖塊。

以上是吳醫生對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的嘮叨。最後再提醒大家一下,一定要認真做好腸道準備,並且一定記得定鬧鐘。

相關焦點

  • 腸鏡檢查如何有效清腸?這還真是個技術活
    一、【腸道清潔不理想,影響檢查和治療】(1)增加腸鏡插入難度,甚至堵塞腸鏡孔道,增加診療時間,增加腸鏡診療操作風險,增加受檢者苦痛;(2)影響腸黏膜觀察,增加了腸息肉及早期癌的漏診率,影響腸鏡診療效果與價值;(3)不同程度影響腸鏡下治療操作。
  • 腸鏡檢查前如何清腸?腸鏡的檢查過程一定要知道
    原標題:腸鏡檢查前如何清腸?腸鏡的檢查過程一定要知道   眾所周知,在做腸鏡檢查前是需要清腸的,並且清腸對於腸鏡檢查來說是很重要的,不可忽視。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腸鏡檢查的過程和清腸的方法,幫助大家提前了解腸鏡檢查,快來看看吧。
  • 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做一次腸鏡檢查,或許讓你更放心
    腸鏡檢查主要是醫生通過對大腸以及結腸內的一種病變診斷方式,通過腸鏡檢查能夠讓醫生直接觀察到我們腸道中的一些情況,從而了解一下腸道的健康狀況。這樣的話也能夠讓醫生準確的判斷出腸道中是否存在的一些疾病現象,但是腸鏡檢查的話,很多人都避而遠之儘量的不去選擇做腸鏡檢查,因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那麼腸鏡檢查的人來說是不是真的很痛苦呢?今天我們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
  • 不喝瀉藥,不做腸鏡也可以篩查大腸癌,很多人都不知道
    1、普通人從40歲左右開始篩查對於沒有大腸癌家族史,既往沒有息肉,炎症性腸病等高危因素的普通人,應該從40歲開始接受大腸癌篩查。2、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如果有一級親屬患大腸癌,例如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特別是發病的年齡較早,那麼你得腸癌的概率是明顯高於普通人的。應該要儘早的篩查,建議從40歲開始接受腸鏡的檢查,或者比受累親屬的發病年齡提前10歲。
  • 腸鏡檢查前怎麼準備?看這10條就夠了
    很多人意識到了腸鏡的重要性,計劃做一次腸鏡檢查,但又猶豫不決:是不是很難受啊?怎么喝清腸藥?拉到什麼樣才算合格?......今天咱們專門說這個事兒——腸鏡檢查前如何準備。很多醫生為了消除大家的恐懼感,很多人自己給自己做腸鏡,可見,根本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恐懼,一般人完全可以耐受的;萬一你非常怕,那也不打緊,可以預約「無痛腸鏡」,給你注射很微量的「牛奶」——麻醉藥,幾秒就睡著了,檢查結束(一般只有8-15分鐘)立馬清醒,完全沒有任何不適和記憶。
  • 腸鏡檢查之前為什麼要清腸?有哪些需要知道的?一起了解下
    如果是人的腸道出現問題醫生就會讓你採取腸道檢查的方式來觀察一下腸道的健康狀況,因為腸鏡檢查就像是胃鏡檢查一樣在一根攜帶有攝像頭的管子直徑大概約有1釐米,通過人的肛門進入直腸到達大腸這樣的話能夠讓醫生更準確觀察到結腸以及大腸的內部狀況從而有效的了解腸部病變的一種診斷方式。
  • 結腸鏡檢查太痛苦?這好這些準備讓你無憂做檢查
    腸鏡檢查是預防和診斷腸道癌症的首選檢查方法,部分消化道早期癌內鏡下微創治療可達到治癒性切除的目的。「腸鏡檢查是不是很痛苦」「腸鏡檢查前準備太麻煩了」「瀉藥太難喝了」……在消化內鏡中心,幾乎每個來諮詢結腸鏡的患者都會有許多疑惑。
  • 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做腸鏡檢查?
    那出現什麼症狀應該做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該注意什麼?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腸鏡檢查,那些我們應該知道的事。 出現什麼症狀要做腸鏡檢查?
  • 哪些情況不能做腸鏡檢查?原來腸鏡的檢查過程是這樣的
    原標題:哪些情況不能做腸鏡檢查?原來腸鏡的檢查過程是這樣的   腸鏡檢查雖然有很多的用處,但是也會有不宜做腸鏡檢查的情況發生,所以要在檢查前告知醫生你的自身情況,來判斷是否適合做腸鏡檢查。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腸鏡檢查的禁忌和基本過程吧。
  • 腸鏡檢查,你真的準備好了嗎?——談談腸鏡檢查前的準備
    ,腸道準備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腸鏡檢查的病灶檢出率。方法一:配置2升溶液在結腸鏡檢查前4~6小時,每10~15分鐘服用250ml,2小時內服完;方法二:配置3升溶液,檢查前1天晚上8點服用1升,檢查當天檢查前4~6小時服用2升。特點是安全,除日常應用外,在慢性腎臟病、透析、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腸道準備中也可作為首選。 2.
  • 腸鏡檢查前瀉藥這樣喝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林輝通訊員趙衛衛    近年來,腸鏡檢查已成為排除和診斷腸道疾病的常見診療手段之一,而腸道準備是腸鏡檢查成敗的關鍵因素。很多人認為,腸道準備只是簡單地喝一下瀉藥,其實大錯特錯。
  • 什麼是腸鏡檢查?需了解這些基本步驟
    原標題:什麼是腸鏡檢查?需了解這些基本步驟   什麼是腸鏡檢查呢?消化系統的疾病往往都需要做腸鏡檢查來輔助治療,這是很重要並且無法被代替的檢查。今天,想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腸鏡檢查的步驟,以此消除對腸鏡檢查的恐慌感,快來往下看看吧。
  • 便血、腹瀉,我到底該不該去做腸鏡檢查?
    近年來,隨著無痛腸鏡的普及,極大的降低了腸鏡檢查的痛苦,使患者可以輕鬆的完成腸鏡檢查,讓人們對腸鏡檢查不再恐懼。 那出現什麼症狀應該做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該注意什麼?
  • 早發現腸癌必須做腸鏡,檢查前如何腸道準備清腸子?看專家怎麼說
    腸鏡檢查是消化內科最常用的常規檢查方法之一,而近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據美國癌症協會報告,年輕患者中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增加,越來越多50歲以下的患者被診斷患上結直腸癌,並且通常在確診的時候癌症就已經轉移了,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將初始篩查年齡降低至45歲,我認為我們將能夠提早發現並預防更多的結直腸癌病例發生。
  • 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 腸鏡前的注意事項
    沒什麼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就導致自己的腸道出現了問題,患上腸胃炎也是常有的事項,所以建議一年做一次腸鏡,那您知道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嗎?您知道腸鏡檢查痛苦嗎?那就來看看腸鏡檢查前後需要注意什麼吧。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在做腸鏡之前一定有很多的注意事項的,不能吃什麼,不能做什麼,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不然有些不能做的事情做了的話,就會影響腸鏡的效果的。
  • 真的不可怕,腸鏡檢查全過程,診斷直腸癌的重要手段
    腸癌的發生主要是從腸息肉演變而來,其發展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從腸息肉到腸癌大約需要5-15年,大腸癌的形成大多在55歲以後;因此,在40歲左右做一次腸鏡檢查,要麼能發現良性的息肉,要麼能發現早期的腸癌,都是很好處理的: l 發現息肉,切掉就能有效預防它繼續變壞; l 發現早期腸癌,也可以在內鏡下根治
  • 哪些情況下需要做腸鏡檢查?
    腸鏡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醫學儀器,直徑大約1釐米,結腸鏡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可讓醫生觀察到結腸和大腸的內部情況。結腸鏡檢查是醫生用來檢查大腸及結腸內部病變的一種診斷方式。 原始腸鏡多用於檢疫,較現代腸鏡相比簡陋。現代腸鏡多帶攝像頭,且尺寸長,從而可以至更深處檢查病變等。
  • 急診腸鏡檢查,什麼時候做最合適?怎麼做?
    消化道出血的診斷依賴於胃腸鏡,其中腸鏡對患者的生命體徵及腸道準備情況有一定要求。那麼,問題來了,急診遇到下消化道出血(LGIB)的患者,腸鏡檢查什麼時候做最合適?腸道準備怎麼做?這是目前消化內科醫師非常關注的問題。什麼時候做急診腸鏡最合適?
  • 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腸鏡檢查
    現在有很多人會出現腹部不適,患者有腸道功能不好,去醫院檢查時,可能會建議做腸鏡檢查,而有些人不願意做腸鏡檢查,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應該做腸鏡檢查,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做腸鏡之前,需要提前準備什麼?你真的知道?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腸鏡屬於身體下消化道內進檢查,做好腸道需要準備的是腸鏡檢查成功的這一前提,今天就來給大家好好地講一講如何可以做好檢查之前的準備工作。腸鏡一般指的是結腸鏡的檢查,可以觀察身體的整個大腸,當然還有一小部分的小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