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國之治」?四中全會公報這些要點應知應讀

2020-12-23 求是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1日電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成為本次會議的鮮明主題。

  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有哪些亮點,如何認識和理解全黨的這項重大戰略任務?多位學者在接受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凸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維度」和「制度自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突出的裡程碑意義。

  如何讀懂總體目標中的三個時間點?

  ——規劃未來發展階段,明確所要達到的水平和層次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人民日報今日刊發的社論表示,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並作出決定,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強烈的歷史擔當,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成為一種穩定的、科學的、規範的現代制度體系。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已成為開闢「中國之治」新境界的破題之鑰、奠基之石。全會提出了「中國之治」時間表——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這個總體目標實際上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兩步走』發展戰略的進一步細化和拓展」。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督學組督學、教授洪向華談到,總體目標在三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提出了不同的任務。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兩步走的發展戰略來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與十九大報告相呼應,進一步細化和拓展了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羅來軍表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既清晰地指出了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未來30年的發展階段,同時清晰地表明了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所要達到的水平和層次。

  如何理解公報提出的十三個顯著優勢?

  ——支撐「中國之治的基礎性安排,行之有效的「好制度」

  「全會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楊宏山指出,公報中提出的十三個「顯著優勢」是對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經驗的系統總結,涵蓋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民生制度、人才制度、軍事制度、外交制度等多個領域,這些制度的形成凝聚了全黨智慧,經受了歷史和時代的檢驗,是支撐中國之治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制度支撐。國家治理涉及多領域、多層次、多維度的制度安排,需要通過頂層設計,優化治理結構,提升協同運作能力,確保各項制度形成合力,不斷提升國家治理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樊鵬表示,十三個「顯著優勢」所對應的制度是中國在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之基,是行之有效的「好制度」。這次全會基於歷史經驗和發展全局的需要,對制度的主要構成及其優勢進行了全面綜合深刻的總結,有利於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有利於更進一步使人民堅定製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努力維護好這些制度;有利於更好完善好、利用好這些制度,勇於爭先、擔當作為,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這十三個方面的制度反映了我們黨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各個方面的制度創新成果,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洪向華談到,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完成黨的十九大確立的各項目標,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毫不動搖把這十三個方面的制度優勢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

  如何認識這一全黨的重大戰略任務?

  ——體現了高超的國家治理智慧,凸顯「制度維度」和「制度自覺」

  「全會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羅來軍對記者說,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體現了黨在新時期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為新時期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總方向。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相結合,體現了黨對治理國家的深刻認識和高超的國家治理智慧。

  羅來軍談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凸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維度」和「制度自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兩者相輔相成,構成統一的整體,只有將二者有機聯繫起來,轉化為國家治理的效能,才能更好的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充分發揮各個治理主體的有效功能,實現治理主體各歸其位、各盡其能、良性互動、有序循環,打造了一種新型的現代國家能力。

  吉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忠雙表示,全會公報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可以從三個維度理解:要因時而進,適應時代之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事而舉,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要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需而新,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創新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

  

相關焦點

  • 【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系列解讀】如何理解「中國之治」?四中全會...
    【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系列解讀】如何理解「中國之治」?四中全會公報這些要點應知應讀 2019-12-18 0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點讚「中國之治」的強大魅力 網友熱議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
    答案都在公報裡網友「夏年華」: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源源不斷地散發生機與活力,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美好,作為一名中國人感到非常自豪!網友「莫妮卡」:點讚「中國之治」的強大魅力,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不僅是一個「有能力國家」,還是一個「有魅力國家」。
  • 理解「中國之治」,哪些要點須掌握
    原標題:理解「中國之治」,哪些要點須掌握 本期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林 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 許耀桐
  • 深度解讀:四中全會公報全文"反腐敗"字樣僅出現一次
    1、指導思想由「三」變「四」四中全會公報最大的變化,是在指導思想的表述上。對於中國政治而言,指導思想的變化往往透露出重大信號。比如何時不再在會議文件中提「毛澤東思想」,何時寫入「三個代表」,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節點,標誌著最高領導人建構意識形態的戰略意圖。
  • 公報案例傳真:第三人撤銷之訴原告,應證明生效判決損害其權益
    8.第三人撤銷之訴:未參加另案訴訟而不予受理情形——推定應知公司訴訟的公司大股東,有利害關係而未參與訴訟,事後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法院應裁定不予受理。馬東旭),載《最高人民法院公報·裁判文書選登》(202004/282:37);另見《依據合同法第七十四條享有撤銷權的債權人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載《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迴法庭新型民商事案件理解與適用》(X3-2019:656)。
  • 23套應知應會知識競賽測試題(知識點)
    (私信方式:點擊我的頭像即可見「私信」)◆【100題】應知應會知識競賽測試題題庫(文章編號:8901)◆【100組】黨員幹部應知應會(100組)◆【100題】黨建知識應知應會競賽測試題庫(100題)(文章編號:7202)◆【150題】2020年七一建黨99周年黨建黨史知識競賽試題(附答案,七一建黨節應知應會測試題庫,含疫情防控、2020
  • 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編者按:為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編寫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對全會《決定》進行了全面闡釋,是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的權威輔導材料
  • 13句話速覽四中全會公報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這項重大戰略任務如何推進?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這些方面要「堅持和完善」:  1。
  • 四中全會成外媒新聞富礦:且挖且感嘆!
    看看今天的中國媒體,幾乎清一色的大頭條。誰說這僅僅是中國媒體的富礦?外國媒體上同樣熱鬧紛繁,中國這本大書,他們翻到了四中全會這一頁,越讀越來勁。 網羅全球媒體,竟然,在四中全會召開的第一天,世界上就有這麼多關注和評論。翻譯整理、消化歸類,排排坐,做出了四個標籤:依法治國、反腐制度、持久加力、經濟獲益。 關心國家大事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 十九屆四中全會中央宣講團與拉薩市基層群眾面對面互動交流
    中國西藏網訊 11月12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到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城關區納金街道塔瑪村委會和基層群眾開展面對面互動式交流,推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走進基層、走進群眾。
  • 【教育整頓】「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應知應會知識...
    【教育整頓】「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應知應會知識彙編(三) 2020-09-22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中國之治:從「總目標」到「總體目標」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究竟「優」在哪裡?要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還應如何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特邀百位專家縱論優勢、聚焦發展。今天(1日)推出《中國之治:從「總目標」到「總體目標」的確定是理論和實踐認識的升華》,解讀專家: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顧海良。
  • 漢坤律所董曉萌:從最高法近三年公報案例談商標實戰經驗
    8月13日,「知產前沿」線上直播活動特別邀請到漢坤律師事務所商標部經理、資深律師董曉萌,精選近三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的典型商標案例,圍繞惡意認定、混淆誤認判斷、許可合同實施,以及商標權與肖像權、著作權、企業字號權等權利衝突問題,從多個維度闡釋商標侵權與行政確權司法審判要點,剖析商標訴訟應對之策。
  • 這些智庫成果,幫你多維度理解「中國之治」
    這些智庫成果,幫你多維度理解「中國之治」  ——CTTI來源智庫年度精品成果發布會紀實  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發掘並宣介優秀智庫研究成果,由光明日報、南京大學主辦的
  • 家長這些「應知應會」
    如果致敏食物不能吃,如何保證孩子營養?呵護食物過敏兒童,家長這些「應知應會」。
  • 《中國哲學簡史》:人人都應讀點中國哲學
    最近讀《中國哲學簡史》,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哲學之浩翰,不得不佩服馮友蘭先生對哲學的理解之深刻。才讀了第一章,短短的十多頁紙,內容就極其豐富。就個人的理解做了個簡短的讀書筆記。我們常說中國有三教:儒教、佛教、道教。實際上,中國人更傾向於將人劃分為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而儒家、道家、法家……這些,都是哲學。中國人不關心宗教,因為我們更關心哲學。我們不愛上帝,我們的行為準則是受倫理影響。
  • 紫金e評│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探路「中國之治」做好江蘇...
    11月1日,江蘇省委召開領導幹部會議,傳達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部署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對江蘇提出了「下一步發展路子如何走」的重大命題。落實黨中央的一貫要求,回答習近平總書記給出的重大命題,更要求我們在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江蘇行動中善作善為,全力當好「中國之治」的探路者,全面做好「中國之治」的新答卷。探路,需要思想上進一步激發江蘇自覺。行動的自覺源於思想的自覺。
  • 「今日直播19:30」 如何打造「完美的合同」?——合同中的應知應會
    現實生活中,你總是在與合同打交道,要麼是口頭的,要麼是書面的,但你真的理解過合同嗎?法學院裡學的是合同法,但工作對象卻是合同,這兩項並不能混為一談。在工作中,能讓客戶滿意的合同,一定是為客戶量身定製的合同,而不是隔靴搔癢,甚至讓客戶削足適履的合同。合同做得比客戶更好,才會有穩定的客戶群。你是否遇到過下面的問題:如何理解合同的結構和功能?
  • 公報案例 | 土地轉讓合同上簽字、蓋章虛假,變更登記應撤銷
    土地轉讓合同上簽字、蓋章虛假,變更登記應撤銷——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轉讓方法定代表人籤名虛假,所蓋公章非備案公章,應認定土地權屬變更登記違反法定程序。標籤:|合同成立|舉證責任|證據規則|公司印鑑|土地轉讓 案情簡介:2004年,國土局依藥業公司與開發公司所籤土地轉讓協議辦理土地權屬變更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