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眾測
作者:liuspy
一、前言
隨著LED光源的技術成熟,光源亮度和散熱指標不斷的提升,市場中的LED投影越來越多,逐漸蠶食傳統投影市場。尤其是在低亮度便攜投影市場中,LED光源已經一統天下了。
一直以來稍微了解投影的人,都時不屑使用LED投影,原因就是LED光源的亮度和色彩方面表現不佳。在和傳統燈泡、雷射光源比較下,LED作為新興光源確實存在以上的問題。不過技術在進步,問題終究在一點一點的改善,尤其是在亮度方面進步明顯。目前LED光源逐漸克服低亮度瓶頸,部分產品已經可以達到2000ANSI亮度,可以與入門級燈泡機一較高下。而色彩方向雖然仍然不及傳統光源鮮豔,但終究還是有大幅的提升。經過幾年的市場考驗,LED投影憑藉高度集成化、高性價比、低發熱、低噪音、體積便攜的特性,終究還是活了下來,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可。
二、投影及幕布相關
1、為什麼選擇LED投影?
看過我投影相關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樓主算是一個偽電影愛好者,相比看電影來說,更喜歡折騰各類設備。傳統的燈泡投影在亮度和色彩表現上確實出色,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運行的噪音不小,需要較大的音響音量才可以壓制下去,而且燈泡發熱量巨大。這次樓主準備把臥室的電視也替換成投影,以觀看電視節目和綜藝為主,因此對色彩和畫質要求不大,反而是對靜音有一定要求,因此綜合考量還是選購一款LED投影。
2、LED投影機型的選擇?
(1)首先是亮度問題:目前LED光源最大亮度為2000ANSI左右,雖然邁入了2000大關,但即便如此白天無遮光觀影想都不要想。因為即便是樓主目前使用的3000流明燈泡機+中長焦抗光幕布依舊無法在白天無遮光愉快使用。所以在有遮光條件下,滿足1000ANSI以上的LED機型就可以保證不錯的觀影體驗。
(2)集成一體化:臥室使用,沒有布線,沒有音箱。因此要求盒子、音響全部集成到投影儀上。這部分國內的廠商做的都不錯。基本上所有的LED投影都做成了集成一體化的設計,這樣更有利於用戶的部署和使用,追劇、看綜藝夠用了。
(3)便攜因素:考慮到這已經是我的第三個投影儀,不準備固定使用,所以體積小巧便攜最好。
(4)價格因素:通過以上的幾點篩選,目前符合的機型還是蠻多的例如:
堅果J9 4499
極米H3 4899
極米H2 3799
堅果J7S 3599
堅果J7 3199
首先堅果J9和極米H3屬於旗艦機型,亮度都接近2000ANSI,不過上文樓主已經說了,在有遮光下1000ANSI就夠用了,因此不準備多花錢在亮度上。極米H2和堅果J7屬於上一代旗艦產品,亮度接近1300ANSI左右,不過無論是價格還是體積便攜都是堅果J7更勝一籌。
目前堅果J7活動價3099元左右,性價比還是不錯的,樓主最終選擇了堅果J7。偷偷告訴你現在蘇寧品牌日還有優惠3000以內就能拿到手
3、LED投影幕布如何選擇
幕布安裝類型:幕布安裝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掛裝,可以支架,也可以地拉幕(類似於支架),另外還可以分為手動或電動幕。但在家裝上的應用主要還是畫框幕、電動幕、電動拉線幕最為廣泛。一般而言LED投影的亮度相對較低,因此不適合大尺寸投影,投影尺寸最好控制在120寸以下,70-100寸為最優。因此昂貴的電動拉線幕布就沒有購買的必要了。根據個人需求購買畫框或普通電動幕布即可。
幕布材質選擇:
一般家用幕布選擇最多就是白玻、白塑、灰玻、金屬幕(抗光幕布)這幾種幕布材質,下面是一段網上粘來的幕布材質說明,看著暈不
白玻or灰玻or抗光幕布?
概括地說白幕顏色鮮豔,灰幕黑位和對比度好。這兩類幕布的紛爭由來已久打的不可開交。簡單的來說,灰幕可以比白幕吸收更多的環境幹擾光,表現出更好的對比度,在遮光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帶來一定的環境光抑制作用。但任何事情都是把雙刃劍,在灰幕帶來如此多的好處的同時,它的弊端也非常的明顯:不僅需要較高流明的支持,而且會帶來一定顏色問題,雖然通過調校投影儀可以解決,但需要專業設備才可以,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太過於麻煩。有一種說法廉價灰幕還不如白牆,因此如追求性價比的話,還是白幕更便於一般用戶使用(最起碼問題不大)。當然影音發燒友可能大概率考慮灰幕,經過調校的灰幕確實能夠表現不錯的品質。
是否需要抗光幕布:在有環境光幹擾的使用環境下抗光幕的優勢明顯,能夠表現出更好的黑位及對比度。對於客廳使用條件下,樓主實際體驗確實是抗光幕布提升明顯。不過以上的提升是基於3000+流明的燈泡機來說的,對於不到2000ANSI的LED機型,即便是抗光幕布也是沒有太大效果的。
▼樓主三種不同幕布的樣張,左側中間貼的是灰幕,右側為沒有貼樣張的白幕底板,中間是高增益的抗光金屬幕布樣張。(為了表現不同幕布的區別特性,測試機型為3000流明的3LCD機型)
小結:看過白玻、灰玻、抗光幕布的特性,回歸到LED機型幕布的選擇。結合LED機型的特性,亮度不高必然在有遮光情況下使用,因此可排除昂貴的抗光幕布。其二考慮到優化色彩表現力,應選用白幕提升色彩。這樣就簡單多了,LED機型直接選擇價格便宜的白玻或白塑幕布即可。(下文樓主會詳細測試LED機型在各塊幕布的表現)
三、堅果J7部署
入手機型後樓主當然是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啦,首先我們簡單看一下堅果J7的特性及參數。
堅果J7是上一代的旗艦機型,擁有1250ANSI的亮度;支持HDR技術;內置基於安卓的堅果系統,可以無需連接設備直接使用(或無線投屏);內置DTS杜比雙認證的立體音效;擁有192^ 192^110mm的超小身材。
▼堅果J7的包裝採用了黑紅的配色
▼包裝的紙箱對於投影儀來說非常的小了。
▼全部的配件,主機+電源+遙控器
▼電源為外置變壓器設計,要是能夠內置就更完美了。
▼紅外遙控器,造型還是蠻特別的,手感不錯
▼J7給樓主第一印象就是真的非常的小巧,雖然購買前看參數就知道挺小的。但看到實物還是挺震驚的。
▼和樓主的手掌對比一下,比一個巴掌略大一點。
▼小巧精緻的代名詞
▼JMGO的LOGO
▼細節做工不錯
▼背部接口部分,2個USB+網線+HDMI+音頻接口。
▼投影儀底部配有標準口徑的支架接口,與相機三腳架的接口通用。通過選配支架可以實現吊裝等布置方式。
▼堅果J7的布置還是非常便捷的,支持垂直和水平的梯形校正,吊裝或桌面擺放都可以。
▼首次開機系統會有引導提示,進行聯網。
▼按照系統提示下一步繼續
▼會員登錄
▼進入到系統後,選擇手動梯形校正,通過調節四角位置矯正,簡單易上手。
▼支持自動對焦,自動對焦效率挺高,基本上秒成功。
▼通過梯形校正和對焦後就可以愉快的玩耍了,投影畫面已經適配幕布了。
▼通過投屏可以愉快的觀看電影了。
四、堅果J7投影效果測試及不同幕布的表現
1、色域覆蓋
堅果J7畫面色彩方面表現還是可以的。樓主通過專業校色儀的測試,更全面的反映堅果J7的色彩表現
▼經過一番測試後,得出了98%的sRGB色域覆蓋率,對於投影機來說還是不錯的。
2、投影體驗
實際的觀影體驗中,堅果J7的色彩還原還是相對準確的,由於採用LED光源的緣故,顏色偏冷一些。
(PS:以下屏攝圖都是相機原圖直出,相機拍攝參數皆為手動模式iso200、1\5、f4)
▼左上為106寸抗光幕布,白天部分遮光情況下表現;右上為100寸白玻幕布,完全遮光情況下表現。
通過上邊對比可以發現,在部分遮光情況下,雖然畫面亮度足夠正常觀看,但是外部光線對色彩的表現會有較大的影響。在完全遮光下白幕能夠更好的還原畫質顏色。
當然在對於1250ANSI的機型來說白天不遮光下觀看,還是不要抱有幻想了。
▼白玻幕布,白天沒育遮光下的體驗(iso200、1\100、f4)
▼即便是在抗光幕布下,白天沒有遮光下的亮度依舊不夠(iso200、1\100、f4)。
▼其實即便是3000流明燈泡機,在白天沒有遮光下提升也不算大大,仍然無法觀看(iso200、1\100、f4)。
小結:對於絕大多數家用投影來說,都是無法在白天不遮光下獲得良好的觀影體驗,即便是3000+流明的燈泡機也是如此。所以在白天觀看時必然會進行部分遮光處理,通過以上測試,堅果J7在有部分遮光情況下的亮度表現還是不錯,可以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提供不錯的觀影亮度。
▼106寸抗光幕布,白天部分遮光表現(iso200、1\5、f4)
3、在白玻、灰玻、抗光幕布下的表現差異
在上文樓主就已經介紹過白玻、灰玻、抗光幕布的區別,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堅果J7在這3種幕布下的表現。(其中幕布底板為白玻材質,左右兩側樣張為灰玻和金屬抗光)
▼首先是有遮光條件下,從左到右依次是灰玻、白玻、金屬抗光(iso200、1\5、f4)
可以看到完全遮光條件下的對比,白玻色彩更鮮豔一些,亮度也會更高。
▼白天無遮光條件下,從左到右依次是灰玻、白玻、金屬抗光(iso200、1\100、f4)
通過上面圖片的對比,可以看到在白天無遮光的條件下,灰玻和金屬灰幕能夠濾掉更多的環境光線,不過也犧牲了不少的亮度。況且由於LED機型的亮度不高,基本還是無法在無遮光情況下觀看的。所以灰幕的優勢也就顯示不出來了。
因此,對於LED投影來說在有遮光情況下還是選擇白幕為好,無論是白玻或白塑都可以。
五、總結
存在即合理,LED投影經過多年的發展,嫣然已經成為投影市場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其瞄準大眾消費領域,以集成化、快捷部署為賣點,更受到輕度觀影、追劇、看電視人群的喜愛。堅果J7作為上一代旗艦產品,配合較大的降價幅度,綜合來看性價比不錯。堅果J7亮度方面在有部分遮光情況下就可以無憂觀影,也可以適應絕大多數家庭觀影的條件
優點:
1、3000左右的售價,在同級別產品中,性價比不錯;
2、相對傳統燈泡機,LED光源有著非常優秀的發熱控制及靜音效果;
3、體積小巧便攜,精緻顏值更高;
4、集成了電視盒子的功能,免去了盒子的布置。
缺點:
1、採用了外置變壓器的設計,如內置就完美了;
2、不支持光學變焦,智能數碼變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