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他擁有超強記憶力。他平時跟學渣們喜歡在一起瘋玩,課堂上也不怎麼聽講。在考試前幾天,他就開始突擊背題,就這樣的學習方式也能讓他再學年名列前茅讓人羨慕不已,每次他媽開家長會的時候也倍有面子。
所以說一個家庭若是擁有一個「過目不忘」的孩子,不但孩子學習生涯過得更輕鬆,父母也能少操不少心。那如何判斷自己家孩子是不是一個記憶力「不一般」的娃呢?建議看看有沒有這三種表現,若是有家長就偷著樂吧,你家娃將來可能是學霸。
一、經常說起三歲前的事情
如果有人問你,你可以想起三歲前的事情嗎?你八成會說他神經吧!這誰會記得。似乎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三歲前的記憶似乎都消失了,大腦就好像被動了手腳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在0-3歲這個階段,大腦處於一個快速發育的過程中,首先神經元連接會達到最高點,之後如果神經元不經常使用,就會被修剪,所以一些記憶會消失。
再加上大腦前額葉皮質和海馬體發育還不成熟,記憶水平也會受限。還因為孩子處於一個認知的階段,語言能力還沒完善,無法標記要記憶的物品,所以這些記憶就消失了。
但是有一些孩子為什麼能夠記住3歲前的事情,這是因為他記憶的方式不同。我們傳統記憶方式都是用左腦的符號、文字去記憶。但是這種孩子更擅長使用右腦的圖像記憶。這些記憶就好像儲存在他們腦子中的照片,不僅記得清晰,對於細節記憶也很在行。
等到孩子三歲以後語言能力得以發展以後,就會將這些清晰的圖像描述出來。如果你家有這樣的娃,那麼恭喜你,他記憶的速度會很快!
二、記憶東西特別快,會自己找方法
我們在教孩子認知事物的時候,最快最實用的方法是什麼?就是拿實物讓孩子記憶。為什麼孩子記憶水果的名字更容易?因為孩子可以看到、吃到、聞到、聽到,這是多感官記憶,所以記憶的速度就快。
比如同樣是讓孩子背一首詩,普通孩子就一句句跟著父母背。記憶力「不一般」的孩子,會自己找方法,尤其喜歡看一些書本上的圖片,明明一個字不認識,卻看得有有模有樣,其實這是在通過視覺記憶,也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圖像記憶。
還有一些記憶力比較好的孩子,在上學後還會把歷史故事變成歌曲來記憶,或者用聯想記憶將枯燥的理論串聯成一個有趣的故事,這都體現在孩子會找方法。
其實普通孩子的記憶力也是可以通過巡禮看,越來越好的。想要訓練孩子多種記憶方法,要抓住記憶力訓練的關鍵期2-6歲這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習慣應用不同的方法記憶,日後記憶力也更強。
因為6歲前孩子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所以訓練的過程建議選擇有趣的記憶遊戲,來訓練圖像記憶、聯想記憶、場景記憶等等不同的方式。我家孩子就特別喜歡玩《兒童記憶力訓練遊戲書》一共5冊,專為2-6歲兒童設計的。
5冊書中包括場景記憶、觀察記憶、視覺記憶、聯想記憶、圖像描繪。聯想記憶是通過數字、字母、圖像等等28種方式進行聯想的記憶遊戲訓練,我家孩子非常喜歡這種記憶方式。
觀察記憶就是通過對圖片中的細微觀察,來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專注力和記憶力。視覺記憶遊戲類似於尋寶、走迷宮類的遊戲。圖像描繪就是讓孩子觀察一張圖,然後塗色,看對顏色記憶是否清楚。這些遊戲能夠抓牢孩子的好奇心,每天孩子吵著要玩。
三、專注力高,看書速度特別快
自古以來,那些擁有「過目不忘」能力的人,似乎都有「一目十行」的本領。比如王安石、南懷瑾、司馬昱、馬克思等等。拿馬克思舉例,為了寫《資本論》,他看了1500多種書,由此可見那些擁有一目十行本事的人,都擁有龐大的閱讀量。
如果一個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專注度特別高,而且看書速度特別快,那麼恭喜你,他八成也能擁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因為這種快速閱讀的方式,是一種「眼腦直映」的方式,能夠節省大約1半的時間。
什麼是「眼腦直映」的方式呢?這種方式要求左右腦協作能力非常強,直接將文字傳輸到右腦,用圖像的方式去記憶,然後再由左腦進行圖像分析,進行意義辨識。簡單的解釋,就像一個照相機,大腦先把文字變成了圖像,然後10行字轉換成一張圖,這樣閱讀起來當然更有效率。
其實仔細觀察,那些記憶力不一般的孩子,要麼是有方法,要麼是善用右腦記憶。所以我們除了可以訓練孩子不同的記憶方法以外,訓練孩子的右腦,提升孩子的左右腦協作能力來提升記憶力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我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套《3-6歲幼兒專注力左右腦全腦開發 兒童記憶力訓練書》全書一共6冊,裡面包含益智遊戲、思維訓練、塗色畫畫、連線遊戲等等。全書的內容由易到難,非常豐富在訓練記憶力的同時,激發孩子的左右腦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