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粘連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的問題,大家對於這種疾病的了解有多少呢?腸粘連的症狀有哪些呢?怎樣治療腸粘連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情況吧。
腸粘連的症狀有哪些
1、輕度患者的腸粘連
輕度的腸粘連一般沒有什麼外在的症狀表現,只會在偶爾的進食之後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症狀,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2、中度患者的腸粘連
中度的腸粘連患者不僅會出現腹部疼痛的情況,還會有排氣不暢、大便乾燥的情況發生,這是因為腸粘連的病人因為腸內受到阻礙,不能夠讓氣體和糞便排出的原因。
3、重症患者的腸粘連症狀表現
如果腸粘連病人出現大便乾燥,則多數已屬於重症型患者。在這個階段的腸粘連患者往往粘連面積較大,腸管肌肉功能受限,蠕動失常,造成腸功能紊亂。輕者兩三天大便一次,重者一周大便一次,每次排便十分困難,必須藉助通便藥才能完成。大便的長期滯留,易引起粘連性腸梗阻,並造成腸壞死,以致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現腸粘連症狀,就必須引起重視。
3種方法有效治療腸粘連
1、藥物治療
目前尚無松解腸粘連的藥物,藥物僅起到對症治療作用。可服用匹維溴胺、曲咪布汀等腸道解痙劑減輕腹痛,服用乳酸菌、雙歧菌等菌群調節藥減輕腹脹,可服用和中理氣的中成藥進行調理,藥物治療適用於較輕的腹痛者在門診的治療,並不能預防腹痛的發生。
2、及時禁食
當腹痛較重且腹平片已有氣液平時,為了保證患者的營養充足、身體健康。最好選擇住院治療,及時禁食、靜脈補液、開塞露和肥皂液灌腸治療。嚴重的腸梗阻者需要放置胃腸減壓管抽出胃液腸液才能好轉,大多數腹痛數日內好轉,複查腹平片氣液平消失後可恢復進食。
3、腸粘連症狀的治療偏方
川木瓜、川牛膝各50克,浸泡於500克白酒中。一周後便可飲用。每晚睡前口服1次,劑量以患者的酒量而定。可有效的行氣止痛,軟堅散結,治腹部手術後伴發腸粘連症狀,腹痛時作。
腸粘連患者的飲食注意
患有腸粘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有時會因為在飲食中的一些小細節而使疼痛增加,為了減少痛苦,了解腸粘連的飲食注意事項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那麼腸粘連患者在飲食中應該注意什麼呢?
1、不吃硬食、粘食以及纖維豐富的食物,不吃冷食,不喝冷飲,儘可能吃粥、饅頭、蛋糕、奶類、豆漿等軟食和流食。還要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堅持做到每餐後都要俯臥一小時。
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消化吸收,避免進食不當或食物在粘連部位的狹窄腸管處受阻而導致病情加重。
2、腸粘連患者所以更應該在飲食上多加保護自己,就是因為其腸管形態和功能都出現了異常。雖然粘連的部位和粘連的程度各有不同,症狀有多有少,病情有輕有重。
但是,無論腸管之間由於腸粘連發生了什麼變化而腸管藉助腸繫膜固定在腹後壁上的這一生理結構沒有改變。
3、進食後採取俯臥姿勢。只要患者進食後採取俯臥姿勢保護自己,就能使存有食物的腸管和沒有食物的腸管都同樣保持下垂順時針狀態,有利於粘連部位以上腸管的食物緩慢通過狹窄部位安全進入粘連部位下端腸管。
使粘連部位上下端腸管都有食物,這樣,腸管內的壓力就保持平衡了,裝有食物的腸管也就不會發生移位,扭轉和傾倒,當然就可以避免病情加重,更不會出現腸梗阻。
4、避免暴飲暴食。平時還應注意飲食,避免暴飲暴食,一次吃得太多,食物在經過狹窄的腸道時,就有可能發生梗阻。
5、最好避免進食豆類食物,這類食物容易脹氣。如果只是出現輕微腹痛、腹脹,而未發生梗阻,只需控制飲食或禁食,等肛門排便、排氣後症狀便會好轉。
總結:以上就是關於腸粘連的情況,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在生活中,當出現腸粘連的情況的時候,最好是去醫院進行診斷治療,這樣才能夠防止一些疾病的惡化,從而引起一些後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