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諮詢行業大佬陸續都開啟2021秋招的計劃。
繼麥肯錫、BCG波士頓之後,
羅蘭貝格、貝恩也已經開放出新的校招名額!
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
初級諮詢顧問
工作地點:上海或北京
申請條件
2021屆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專業不限
申請材料
英文申請信、中英文簡歷(須含績點信息)、本科至最終學歷成績單
申請截止日期
2020年9月11日星期五13:00(北京時間)
貝恩Bain
全職顧問
針對全日制來自北美及歐洲地區MBA的Consultant職位申請都將於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9月15日11:59pm截止
全職助理顧問
北美地區:針對全日制本科及碩士研究生的AC職位將於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9月20日11:59pm截止(或根據各院校各自公布的截止日期為準,原則上不晚於9月20日
中國大陸、香港及其他海外地區:針對全日制本科及碩士研究生的AC職位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9月23日上午9點截止
注意:全職崗位申請者的畢業時間應不晚於2021年,面試邀請將於9月下旬起陸續發出,面試將採用線上遠程進行。
諮詢是一個很廣義的概念,如果上維基百科搜一下「consulting」,就會出現諸如Financial Consulting, IT Consulting,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Public Relations Consulting 等子條目。
總的來說,「諮詢」就是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士對其專屬知識的有償轉移。
無可比擬的多樣性
諮詢業是有最多MBA畢業生進入的行業。
這個行業的領軍企業是MBB:也就是McKinsey & Co.麥肯錫,Bain & Co. 貝恩和Boston Consulting Group 波士頓諮詢公司。
緊隨其後的是:羅蘭貝格,Deloitte德勤,Accenture埃森哲,Strategy& (原Booz博斯), A.T Kearney科爾尼, Oliver Wyman (奧緯) 等...
在凱洛格,哥倫比亞,麻省理工,密西根,以及埃默裡大學商學院畢業的MBA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進入了這個行業。歐洲頭牌INSEAD商學院也為諮詢業貢獻了41%的學生。如果算上公司內部的諮詢職位,這些數字只能更加驚人。
諮詢行業讓人難以拒絕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它無可比擬的多樣性,使得新員工可以在短時期內接觸不同行業的不同公司,在不同的職能和不同的地點工作。這樣廣泛的曝光讓諮詢業成為了幾乎所有職業的最理想備戰平臺,無論你是想創業還是進入大公司的高級管理層。
高於平均水平薪酬待遇和清晰的職業發展路線
從實際的角度來說,平均13.5萬美元的起薪加上平均2.5萬的籤字費很難讓新進的MBA畢業生拒絕成為諮詢師。和其他行業比較,加入諮詢業的畢業生有4倍於快消行業,6倍於醫療行業,以及2倍於金融服務業的籤字費比例。
除此之外,頻繁旅行,接觸高管及高等級的公司問題,以便建立超強的職業網絡都是諮詢業可以帶來的優勢。
最後諮詢業本身的職業發展路線也是非常清晰的。從分析員到諮詢師,再到每年25萬收入的經理,再到每年35-50萬的高級經理,最後成為一名年收入在50-100萬美元甚至更多的合伙人。
諮詢業由於其具有的高挑戰性與高薪等特點,是無數同學心目中理想的職業選擇。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符合諮詢業的行業要求;事實上,每年從求職大軍中脫穎而出進入諮詢業的幸運兒總是少之又少。
在做好重重選拔的準備之前,你是否了解,你適合做諮詢嗎?請帶著這個問題,來看看你們和諮詢行業的「匹配度」!
曾經的求職者如是說
1.不是每個人都適合Consulting
一個剛從雪梨Transfer來的同事說,我們公司在全球都有著相差無幾的Staff。「A bunch of sharp smart, but everyone is a little weird.」 我想說的是,有的時候,並不是你有什麼地方不對,而是,你沒有找到一個Culture Fit的公司。(對所有公司,甚至是四大)特別是Consulting Industry,Team實在是很重要,彼此間的Trust常常是和時間在賽跑,因為只要有一個人浪費了他自己的時間,就是整個Team 浪費了時間。
記得那一次,我在整理材料的時候,我的一個Case Manager對我說,如果你不是這樣一個Down to Earth的人,我們也沒有辦法要你。
我覺得很奇怪,有很多人想進Consulting,卻從來不從自己身上考慮問題:
卻光想著幾年之後可去外國讀MBA,幾年之後可以賺幾萬美金。我認識的那些「成功的年輕人」,都是超人聰明而有超人紮實的。
2.在我看來任何選擇諮詢的人都會不可避免的詢問自己以下這7個問題
Question 1: Do I Love Solving Problems ?
解決問題,這就是諮詢的本質。
在生活中你遇到解決不了問題是一避了之,請專家代勞;還是在時間、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津津有味的想方設法將問題從大化小,各各擊破並在此過程中不斷學習,並樂於此道不能自拔?
如果你傾向於找專家代勞,那你更適合做企業的CEO而不是諮詢顧問。
諮詢顧問的天職就是迎向各行各業最棘手的問題,並不斷學習,視其為生活的樂趣。
這就是所有諮詢公司都要求的兩點:Problem Solving Skill & Intellectual Curiosity.
Question 2: Do I Think in Logic?
邏輯思維,這就是傳說中的Case Interview所要考察的一個重要方面。諮詢這份職業需要諮詢員無論思考任何問題都能以嚴密的邏輯層層推進。
遇到寬泛的問題,你喜歡直接跳向結果和可能的答案,還是耐心尋找合適的approach,並將問題break down到幾個小塊,分清主次,一個一個的解決,直到找到問題的根源?這個習慣,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中都能培養。
Question 3: Am I Keen to Numbers?
這個就不用說了吧?每天面對數據的海洋,你還能津津樂道,為「數」而狂嗎?
Question 4: Can I Work Better Under Pressure?
壓力是諮詢的家常便飯。在極大壓力下你還能保證你思維的創造力和靈活性嗎?你能在一兩天內從一個行業的門外漢成為略有精通的「業內人士嗎」?
Question 5: Do I Love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諮詢打交道最多的除了數據就是人了。
客戶,同事,業內專家。
如果交流對你不是一種享受,那諮詢業對你無疑就是噩夢。
Question 6: Do I Have the Maturity?
你能夠自信滿滿的在大公司的CEO和上層管理人員面前侃侃而談,做講演,匯報你的方案嗎?成熟無疑是讓你變得pro的重要條件。
Question 7: Is Helping Client the Best Way for Me to Achieve My Value?
這點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實現自身價值的方式不同。
有些人喜歡資產的累積,有些人喜歡實業的建立。而這些都不是諮詢的Vision。諮詢師實現自身價值的唯一方式,就是幫助客戶實現他們的價值。如果這不符合你實現自身價值的方式,那諮詢就不應該是你的選擇。
如果你對以上問題都給予了肯定的答案,而且確定無疑的話,那諮詢無疑就是你的選擇了。
如何拿到頂級諮詢公司的Offer?
諮詢公司在挑選簡歷時看重的素質有:優異的學習成績,出眾的實習背景,交流學生的國際經驗,豐富的社會活動(體現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簡歷的格式和文風(很多人的簡歷十分粗糙,其實內容十分吸引人,但卻沒有能夠在5秒鐘內吸引各公司HR的排版技術和形式),良好的英語技巧(有些公司看重TOEFL,GRE,四六級成績)。
除此之外,各諮詢公司有一些自己的標準。如Boston外語要非常好,因為manager很多都是foreigner,平時用英文溝通,報告也都是用英文撰寫。Boston喜歡成績好的人,所以同等條件下,成績越好、獎學金越多、英語越好的人,Boston越喜歡。總的來說,Boston特別喜歡聰明的人。
標準的多輪面試以及複雜的案例分析是進入頂級諮詢公司的門檻。但是,三個方面的競爭力是最重要的。
第一,強大的能力。
並且在富有挑戰的領域已經取得了不少成功。之前的強大工作經驗和MBA過程中的優秀成績都是這方面的佐證。
第二,用即興的方式結構化並且分析不確定的問題,習慣於數字和計算打交道,並且可以清晰解釋你的思維過程。
第三,富有說服力,辯證性並且可以讓別人相信你的交流能力。
Keith Bevan,貝恩諮詢負責全球招聘的合伙人說到:智力,職業經驗以及領導力是申請人的三大要素,因為你需要智力和分析能力去完成工作,可以從個人的層面和不同領域的人進行交流,並且明白無論你如何處理工作,你必須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任務並且對整個過程負責。
在申請過程上看,頂級諮詢公司會要求申請人提供GMAT成績。710分或者更高的GMAT成績是很多諮詢公司的要求。而各種案例和面試也是測試申請人能力的關卡。很多申請人都認為面試準備需要大量的時間,但是實際上這個過程也是對你未來工作的準備。
最後,如果你想拿到Offer,那麼現在就需要開始建立你的人脈網絡,直到聯繫到那些你目標的在職人員。
在入職之後也是如此,找到你想一起工作的老闆並且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關於諮詢公司面試,也就是著名的case interview(案例面試),有很多準備材料,比如Vault出的case guide,以及歐美各大商學院consulting club往往都有case book。可以用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