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帝陵景區向東,沿210國道行駛5公裡左右,便是「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森林鄉村」——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劉家川村。
盛夏季節,走進劉家川村,道路平整,屋舍儼然,風車紙傘裝飾美觀,家家戶戶門前乾淨整潔,花草豐茂,院內開闊敞亮、蔬果肥美……
劉家川村的風車長廊吸引了許多年輕遊客
愜意時光 農家小院惹人愛
劉家川村農家小院裡的黃瓜結得正好,一畦畦韭菜碧綠鮮嫩,豆角彎彎曲曲地向上扯著藤蔓,西紅柿已悄悄染上了一抹緋紅。
「剛有客人打電話訂兩桌飯,要求素菜多些。」2號農家樂經營者王虎林和妻子正手腳麻利地張羅著飯菜。涼拌土豆筋、雞蛋泡泡、陝北三絲……一道道精美的佳餚已擺上桌案,散發著誘人的色澤和香氣。
「我是2005年辦起這個農家樂的,因為不是專業廚師,剛開始既怕自己做不好,又怕辦起來後沒人來。」王虎林說,後來,在鎮村幹部的反覆鼓勵和政策宣傳下,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在自家小院裡辦起了村上第一家農家樂,沒想到,生意漸漸紅火起來,這一幹,就是15年。「生意好的時候,一天接待10桌左右,一年下來能掙十多萬元。」
看到王虎林辦農家樂掙錢了,村上許多人開始效仿他,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回來經營農家樂,給村裡帶來了更多活力。
1號農家樂經營者丁玉龍正在自家院內採摘黃瓜,「村裡的農家樂基本上都是夫妻店。為了讓顧客滿意,我們在不停地創新。」丁玉龍說,他們在外面吃到好吃的菜餚,一定會記下來,回家反覆試做,左鄰右舍也都經常互相交流。
傍晚時分,許多在縣城居住的市民和周邊自駕的遊客陸陸續續地前來,在農家小院裡點上一桌飯菜,星星閃爍,月色浮起,孩童嬉鬧玩耍,大人們小酌三杯兩盞淡酒,是這個夏日裡再愜意不過的事情。
「在縣城就看見『劉家川鄉村旅遊模範村』的牌子了,今天來住一晚,明早去黃帝陵參觀。」從西安自駕來的遊客賀明說,當地的特色小吃味道很不錯,他們尤其喜歡黃饃饃和炒灌腸。
「目前,村裡做農家樂的有39戶,每戶都有特色,有陝北窯洞、特色民宿等,而且都有自己的客源,每家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劉家川村第一書記張玉峰介紹道,為了弘揚傳統農家飲食文化,劉家川村每年都會舉辦「鄉村廚藝大賽」,讓村民展示烹飪才藝,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並邀請縣內知名酒店廚師品嘗點評。每次大賽,村民煎炒烹炸、燜溜熬燉,使出十八般廚藝,卯足勁一展身手。
劉家川乾淨敞亮的農家樂小院
多元發展 提升村民幸福感
走進劉家川村民俗展館,裡面剪紙、面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琳琅滿目,紡車、瓦缸、耙子等老物件極具年代感,展示了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
「周邊的村民經常會帶孩子來參觀,讓孩子長長見識,也起到教育的作用。」劉家川村黨支部書記劉軍陵說,從「農家樂」到「留鄉愁」,劉家川村不僅努力守護綠水青山,還要培育鄉土文化氣息,豐富鄉村旅遊的內涵價值,滿足遊客個性化、多樣性的需求。
劉家川村民俗展館陳列的紡車、瓦缸、耙子等老物件極具年代感
「2019年,縣裡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在我村成功舉辦,接待遊客3萬人次。我們連續幾年舉辦了劉家川過大年和七夕燈火節等活動,引來了眾多遊客。2018年春節期間,來我們村的人數就超過了2萬人次。」劉軍陵說,這裡不僅匯集了人氣,也贏得了口碑。
如今,在劉家川村,可以在半畝方塘賞接天蓮葉,嗅夏日荷香,看白鸛與天光雲影共徘徊;在村後的百畝生態採摘園裡,桃子、葡萄、西瓜等果木幼果盈枝,長勢喜人,遊客可以隨時採摘。
劉軍陵介紹,近年來,劉家川村成立了旅遊服務開發有限公司和農家樂協會,促進鄉村旅遊產業健康發展。如今,鄉村旅遊已成為劉家川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萬,在全縣名列前茅。「現在我們村的鄉村旅遊接待服務中心已於今年4月份完成招商引資,年內完成裝修並全面啟用,40畝旅遊廣場也已全面建成。來到劉家川的遊客登得了山、臨得了水,既飽了口福,又能有眼福,我們的鄉村一定會更美麗,村民更富裕。」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黨柏峰/張甜
編輯:楊晨
初審:劉昆
終審:崔亞利
投稿郵箱:sxfl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