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區報駐滬記者 匡 彧
2016上海國際童書展日前落幕,雖然只有短短的3年「展齡」和3天展期,但童書展的強勁熱力還是輻射四方,僅9500餘位專業觀眾和4.2萬多位小朋友及家長前往現場觀展的數字就令人震驚和震撼。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書,幫助他們探究十萬個為什麼,既是國內外出版機構和家長們的共識,也是大家行動的方向。細觀這次書展不難發現,在6萬多種童書中,有非常多的經典作品穿過歷史長河遠道而來。精彩的故事,貼心的語言,生動的繪畫形象,正確的價值觀。經典童書不懼時間,它們鮮活的生命力吸引一代代小讀者,也吸引家長和出版界人士深入思考:什麼樣的故事才是好故事?為什麼好故事能亙古長存?怎樣才能寫出一個好故事?
●來自荷蘭的插畫國寶
中國讀者可能對菲珀·維斯頓多普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其實,家長和孩子們可能早已認識她創作的咿咿和呀呀了。在荷蘭,菲珀·維斯頓多普是國寶級插畫家,她1916年出生,今年正值她誕辰100周年。菲珀一生創作了8000多幅作品,成就非凡。1997年,荷蘭專門為她頒發為其個人設立的「終身畫筆獎」。
《咿咿和呀呀的故事》系列是菲珀最膾炙人心的作品,是荷蘭幾代人共讀的童書和溫暖的記憶。驚喜和幽默是菲珀作品的兩大特色,加之其對畫作細節的精湛處理,令世界插畫界都對其推崇備至。菲珀的插畫作品已堪當荷蘭文化的一部分。在本屆童書展上,為了向這位荷蘭藝術家致敬,特別舉辦了菲珀·維斯頓多普100周年紀念活動以及創意工坊,同時,還有70幅菲珀的精美作品在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展出。
《咿咿和呀呀的故事》系列已經重版了40多次,在人口僅千萬的荷蘭銷售了300多萬冊。中文引進版負責人尚飛先生在書展現場發言時異常感慨,他說,自己第一次看到菲珀·維斯頓多普的黑白插畫時,就被其傳神的筆觸打動,而菲珀和安妮·施密特創作的故事更是經得起時間的反覆搓磨,在歐美國家,經典作品是幾代人的共同讀物。美好的故事主旨,可愛的主人公,他們都有穿越時光、摒棄歲月風塵的能力。反觀國內童書,能讓幾代人共同把玩閱讀的經典幾乎沒有。如果勉強把《西遊記》算上,也就僅且只有這一部,而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初衷,並不是寫給孩子們的童書。中外經典童書生命力的強烈對比,值得從業者認真思考。
●羅爾德·達爾傲行世界
1916年是個神奇的年頭,聲名震爍世界的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也出生在這一年!沒錯,他和菲珀·維斯頓多普一樣,今年也適逢誕辰100周年。上海國際童書展特意為這位大作家舉辦了「羅爾德·達爾誕辰100周年研討會」,讓觀眾進一步了解這位童書界的傳奇人物。
羅爾德·達爾是小朋友心中最會講故事的人,他有一顆燦爛的童心,寫出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瑪蒂爾達》《詹姆斯和大仙桃》《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好心眼兒巨人》無不風靡全球。
好的經典文學作品也是電影的創作母體,羅爾德·達爾的小說亦深受導演喜愛,頻頻被搬上銀幕。蒂姆·波頓執導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將經典文學作品以生動誇張的影像來展示,更深化了經典在小讀者心中的記憶。最近,好萊塢大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又將羅爾德·達爾的《好心眼兒巨人》拍成電影《圓夢巨人》,這無疑又會促進新一輪的羅爾德·達爾熱潮。經典永存、經典常新就是這樣循環復始的。
我國自2000年開始,由明天出版社首次引進出版羅爾德·達爾的5部作品。2009年,又推出「羅爾德·達爾作品典藏」系列。2014年,再次出版了他的中短篇小說集《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並將其收入「羅爾德·達爾作品典藏」中,這套叢書從而更加豐富完整。國內市場一千萬冊的銷量,有力地說明了經典童書也是不受國界掣肘的,好故事是通行世界的語言。
●周功鑫用成語串講歷史
相較歐美國家,我們具有傳承世代、生命力蓬勃的經典童書在質量和數量都有很大差距,但中國父母們也不必太失望,我們其實不缺經典的創作題材,現時欠缺的是怎樣利用中華文化精粹,寫出傳世好故事,這是個需要廣大創作者開動腦筋的工作。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此次帶來了她主編的《圖說中華文化故事·戰國成語與秦文化》。周功鑫選中中華文化的精髓——成語,以它為切入點,將綿延的歷史貫穿於中。創作者用成語講述歷史,孩子們在學習成語中習得歷史。周功鑫講了一個好故事。
周功鑫在書展現場仔細介紹了這套叢書。她說,《圖說中華文化故事》是自己的10年大業。她選定戰國、漢、唐、宋這四個中國文化最為鼎盛時期的150個成語,按時間點和故事性把它們編入各輯叢書。去年已出版第一輯《圖說中華文化故事·戰國成語與趙文化》,今年帶來第二輯《圖說中華文化故事·戰國成語與秦文化》與讀者見面。談及以成語講歷史這種創作方式的初衷,周功鑫稱,成語都是基於史實產生的,用它做媒介串起中國歷史,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歷史觀。
藉助成語故事的時代背景,對當時的政治、歷史、地理、軍事、人文、時尚、藝術、禮儀等文化元素,以考古資料及文獻來解釋說明,形成成語故事之外的延伸閱讀,孩子們還「附加」了解到當時社會時期,古人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這是博物館館長出身的周功鑫創作這套叢書的用心所在——把博物館介紹展品的辦法引入童書創作中,科學、嚴謹、考據,成語故事書已不再具有一種屬性,它可以成為集歷史、地理、器物學等多種屬性的小百科叢書。復旦大學著名歷史教授葛劍雄先生也應邀出席了第二輯新書在書展的亮相活動。對國內教育有更深切體會的葛劍雄認為,教育的著眼點不是為專門從事某一類工作的人服務的,在中小學,教育應是普適所有人的。具體到閱讀,大學時期才需要專業閱讀,在中小學時期,閱讀沒有「專業」,廣泛無目的的閱讀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生影響。「從知識的角度看,讀有些書可能沒什麼用,但從人生的角度來講,它是很有價值的。」葛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