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仙在直播時曾經直言上分的原則是能躺絕不carry,看這篇文章你就懂了。從2015年王者榮耀誕生至今,有兩個問題一向被玩家詬病,一個是連勝之後必連敗,一個是強行讓所有玩家勝率在50%左右,哪怕你再怎麼強。不少人開始吐槽匹配機制,乃至因此棄遊的不在少數。
為什麼是50%的勝率
50%的勝率一向被吐槽,其實事實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樂意承認是自己的問題,更樂意找一個人來背鍋,僅此而已。就好像坑的永遠是隊友,絲毫不會去想,為什麼玩了幾百上千盤,自己仍是在鑽石段位相同。
為什麼同樣是從青銅開始打,直到王者,有的人只能勉勉強強堅持50%的勝率,有的人有60%的勝率,而有的人卻能夠有80%以上的勝率?這樣看來,50%定律根本就是假了,由於有人能夠堅持80%的勝率。
可是,當那些一路上王者,還堅持80%以上勝率的玩家,持續打排位時,他們的勝率又會漸漸掉下來,漸漸趨近於50%,為什麼會這樣?
一個很不樂意讓人信任的答案:實力。
假設你的實在實力是鑽石段位,在打青銅、白銀、黃金的局,勝率必定大於50%;當你是一個榮耀50星的玩家,就算是單排,就算是要閱歷聲稱最坑的「永久鑽石」段位,就算是會連敗,你也會堅持一個適當高的勝率,打上最強王者。50%勝率這一定律並不管用。
可是,當你的實在實力是鑽石段位,排位打的也是鑽石段位時,50%勝率就成了必定,即使幸運碰到給力的隊友連勝了,到時分也必定由於隊友帶不動而連敗。50%勝率的機制,讓該在哪一個段位的人,一向呆在哪個段位。
所以,當發現自己開始無限挨近50%勝率時,不應該一味的怪體系,而是應該反思自己,努力進步操作和認識。消極點地說,就算是體系的問題,那又怎麼,你也改動不了它什麼。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的開頭,就舉了許多例子,一名臭名遠揚的殺人犯,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在我的內心裡藏著一顆仁慈的,不樂意損傷他人的心。一名黑幫老大在被砍死前,一度以為自己是一個對社會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人,歷來不會覺得自己是錯的。玩王者榮耀也是如此,坑的都是隊友,都是體系,自己是很秀的,自己永遠不會坑別人!
退一萬步說,真的有50%勝率的機制,有一天官方決定取消這一機制,會發作什麼事情?
有80%勝率的玩家,必定有20%勝率的玩家。高勝率的玩家,遊戲體驗一級棒,超低勝率的玩家,覺得我來玩遊戲,是來尋開心的,成果碰了一鼻子灰,得!不玩了!一批低勝率的玩家卸載了遊戲。
這一成果,會導致玩家本質的團體上升,由於低勝率的玩家不存在了。玩家本質提升,意味著原先那些30%勝率的玩家,成了遊戲最低端的玩家,他們的勝率將持續下降,退遊的人越來越多。
退遊的人越來越多,玩家本質卻不斷的進步,原先那些80%勝率的玩家,成為了最低端的玩家,勝率越來越低。
這像極了什麼?像極了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末位篩選制,低績效的員工被篩選,導致整體員工本質的提升,但原先那些績效中等的,壓力越來越大,由於他們現在成了績效欠好的員工,面對被篩選。
不同的是,工作是為了生計,玩遊戲是為了文娛。當文娛成為一種壓力,放棄就成為了必定。再者,留住一個老玩家,永遠比獲得一個新玩家的本錢要低,價值也要高許多。記住在15年的時分,一個遊戲玩家的獲客本錢就在20-50元左右,但一個忠實的老玩家,零零散散地就或許貢獻上百,乃至上千的流水。
所以,如果堅持所有人都是50%的勝率,儘管也會有玩家丟失,但卻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為什麼會連勝、連敗
影響連勝、連敗的要素十分多,運氣、實力、心態、乃至時間也會有影響,比方晚上比白天難上分。但從某種視點上說,連勝、連敗的確要「歸罪」於體系。由於在連勝時,為了能給你匹配到旗鼓適當的對手,體系會不斷的進步躲藏分,乃至星耀3的玩家,都會給你匹配到都是王者框的隊友。
會不會連勝、還跟心態有很大的關係。
一向連勝,心態越來越放鬆,越來越好,心態好越容易連勝,仔細玩仍是隨意玩,輸個一兩局也不要緊。
如果是連敗呢?狀況與連勝有很大的不同。一旦呈現連輸兩把、三把的狀況,心態或許受到影響,即使是仔細玩,也比之前更容易輸。隨意玩呢?屬於自暴自棄,輸的概率更大。
明白為什麼連勝之後必連敗了嗎?除了實力、運氣的要素外,還有心態的關係。人類,不會介意得到什麼,但會很介意失掉什麼。丟掉一塊錢,再撿到一塊錢的感覺,跟撿到一塊錢,再丟掉一塊錢的感覺,是徹底不相同的。
為什麼不是連敗之後必連勝,而是連勝之後必連敗,由於我們懼怕失掉,而不是得到。
這一篇文章沒有什麼攻略,對上分或許也沒什麼協助。但我想每篇文章能讓人有所收穫,就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