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S 2019 機器人挑戰賽冠軍方案:商業機器人如何應對真實環境中的...

2020-12-11 雷鋒網

近日,經過數月的線上開發競賽後,Lifelong Robotic Vision 挑戰賽在澳門 IROS 2019 大會上成功舉辦,多位機器人領域大咖到場參與特邀報告環節和圓桌討論。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是 IEEE/RSJ 組織的機器人和智能系統領域的旗艦會議,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兩個機器人領域會議之一(另一個是 ICRA)。今年的 IROS 於 11 月 3 日在我國澳門舉辦,為期 5 天,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 4000 多名學者參加。

Lifelong SLAM Challenge 是本次 IROS 中 Lifelong Robotic Vision Competition Workshop 的兩個競賽之一 (另一個為 Lifelong Object Recognition Challenge), 旨在挑戰移動機器人在動態(Dynamic)和光照變化(Illuminate Variation)的環境中定位(Localization)和建圖(Mapping)的能力。

自 7 月份上線以來,比賽吸引了來自全球數十隻隊伍參與,其中不乏北大,上海交大等實力強悍的科研團隊加入賽事。九號機器人旗下的 Segway Robotics 團隊和上海交大決賽得分超過 90 分。在 11 月 4 日最終的角逐中,Segway Robotics 團隊以名為《Wheel Odometer-Enhanced VINS with Map-Based Localization》的方法得到本屆賽事冠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的團隊分獲第二和第三名。

數據集介紹

本次比賽使用的數據集 OpenLORIS-Scene[1] 是由賽事組織方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和清華大學使用 Intel RealSense 傳感器以及 Segway Robotics 團隊的 Segway 配送機器人 S1 採集的。

如圖,數據集提供的傳感器數據如下:

  • 來自 RealSense D435i 的 RGB 圖像,深度(Depth)圖像 和 慣性傳感器(IMU)數據

  • 來自 RealSense T265 的雙目魚眼(Fisheye)圖像和 IMU 數據

  • 來自 S1 機器人的底盤裡程計(Odometer)的數據

OpenLORIS-Scene 數據集包含五個不同場景的數據,分別是超市(Market),咖啡店(Cafe),辦公室(Office),長廊(Corridor)以及家庭(Home)。為了儘可能評估機器人在現實世界(Real-World)中同時定位和建圖(SLAM)的能力。這五個場景都包含了不同時間段的多段數據。這些數據幾乎涵蓋了機器人在現實中運行的所面臨的所有挑戰:

1.視角變化(Viewpoint Changes)

來自 Office 數據集

2.場景改變(Environment Changes)

來自 Home 數據集

3.光照變化(Illumination Variation)

來自 Corridor 數據集

4.動態場景(Dynamic)和低光照(Low Illumination)

來自 Corridor 數據集

由於包含了以上真實世界中對機器人運行來說較為挑戰的情景,OpenLORIS-Scene 相較於目前 SLAM 領域常用的數據集如 KITTI,EuRoC 和 TUM Visual-Inertial Datasets 更關注於商業機器人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的表現。因此,該數據集對 SLAM 算法的穩健性以及適應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評測指標

本次賽事主要測評 SLAM 算法兩個另個重要指標:

1.正確定位率(Percentage of Correct Localization,簡稱 CR,佔 60% 權重):

SLAM 算法得到的機器人的 6 自由度位置姿態(6D Pose)與真值(Ground Truth,由組織方使用 Vicon 以及 2D 雷射雷達提供)之間的誤差小於某個閾值的個數佔所以軌跡點的百分比。此項指標的意義在於,評估機器人定位算法的準確性。

2.重定位的正確率(Re-localization Score,簡稱 RS,佔 40% 權重):

其中 t0 是 SLAM 算法首次正確重定位的時間,tmin 是數據開始的時間。如果機器人首次重定位的位置錯誤(ATE,Absolute Trajectory Error 大於某個閾值),此項得分為零。此項指標的意義在於,檢驗機器人重定位算法在已有環境中重新定位的能力,越早的正確定位,會得到的越高的分數。

最終的得分是這兩項成績的加權平均,總分為 100 分。

值得一提的是,賽事的組織方在該數據集上測試了目前較為流行(State of the Art)的開源 SLAM 算法,包括 ORB-SLAM[2], VINS-Mono[3] 以及 ElasticFusion[4] 等。這些算法在各個分段數據上表現尚可,如下圖。

但是,在需要在之前的數據中重新定位的情況下,這些算法的表現的就變得難以讓人滿意了。如下圖:

這些算法的總分均低於 50 分。這也既說明了本數據集的挑戰性,也說明了目前流行的開源算法不能滿足機器人在真實環境中運行的需求。

方法和評估

方法介紹

本屆賽事中,成績較好的隊伍多數採用目前現有的開源算法實現 SLAM 系統的前端(Front-End)和後端(Back-End)。為了應對上文中提到的真實環境中的挑戰,各支隊伍多採用基於深度學習的方法來提高 SLAM 算法重定位的性能。這也於近幾年 SLAM 領域的發展方向相一致。

Segway Robotics 團隊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分為兩個模塊:

  1. 實時定位模塊(Real-Time Localization Module)

  2. 地圖管理模塊(Map Management Module)

其中實時定位模塊作為 SLAM 算法的前端,地圖管理模塊作為算法的後端。前端負責融合裡程計增強的 VIO(Wheel Odomter-Enhanced VIO)得到的位置姿態與基於地圖得到的位置姿態。同時,地圖管理模塊負責建立地圖 (Map Builder) 以及合併地圖 (Merge Map), 用以提高機器人重定位的信息。

其中,裡程計增強的 VIO 相較於傳統的 VIO(Visual Inertial Odometry)增加了輪子裡程計的約束。這個改進一方面可以抑制地面機器人在平面做運動中出現的可觀性(Observability)退化問題 [5],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機器人在低光照和無紋理的環境中運行,如下圖。

在系統中,我們使開發了基於深度學習方法的圖像檢索方法和特徵點提取和描述算法來提高 SLAM 算法對於光照變化和大視角變化的健壯性。

來自夜晚的 Corridor 圖像能夠與來自白天的圖像找到匹配

魯棒的(Robust)特徵點提取算法可以提高在大視角變化場景中的穩健性

評估

本方法在 OpenLORIS-Scene 數據集上評估的結果如下:

其中正確定位率得分為 94.6%,重定位分數為 93.4%,最終得分為 94.1%。

值得一提的是,Segway Robotics 團隊在開發該系統時一直在使用自己的 Segway DRIVE benchmark[6] 來測評自己的方法。

該 benchmark 包含 Segway Robotics 團隊在開發中積累的大量的真實商用場景的數據。

如圖,其中包含的數據大多在時間上橫跨數月。

在 Segway DRIVE benchmark 的測評中,Segway Robotics 團隊的 SLAM 系統在時隔數月之後的地圖中依然可以實現可觀的重定位性能。

總結

Segway Robotics 的算法框架融合的多傳感器信息,包括魚眼相機,慣性測量器件以及底盤編碼器,使定位算法更加穩定。同時,通過不斷的優化地圖和合併地圖增加視覺感知的範圍,提高機器人的重新定位 (Relocalization) 的概率。通過這次比賽,驗證了算法的實時定位的性能,以及在大規模室內環境中建立一致地圖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Xuesong Shi and Dongjiang Li and Pengpeng Zhao , et al. Are We Ready for Service Robots? The OpenLORIS-Scene Datasets for Lifelong SLAM[J]. arXiv preprint arXiv:1911.05603, 2019.

[2]Mur-Artal R, Tardós J D. Orb-slam2: An open-source slam system for monocular, stereo, and rgb-d cameras[J].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2017, 33(5): 1255-1262.

[3] Qin T, Li P, Shen S. Vins-mono: A robust and versatile monocular visual-inertial state estimator[J].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2018, 34(4): 1004-1020.

[4] Whelan T, Leutenegger S, Salas-Moreno R, et al. ElasticFusion: Dense SLAM without a pose graph[C]. Robotics: Science and Systems, 2015.

[5]Wu K J, Guo C X, Georgiou G, et al. Vins on wheels[C]//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IEEE, 2017: 5155-5162.

[6]Huai J, Qin Y, Pang F, et al. Segway DRIVE Benchmark: Place Recognition and SLAM Data Collected by A Fleet of Delivery Robots[J]. arXiv preprint arXiv:1907.03424, 2019.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九號機器人Segway Robotics團隊榮獲IROS 2019 SLAM挑戰賽冠軍
    今年的機器人挑戰賽聚焦機器視覺前沿領域,旨在通過比賽探索,賦予AI終生學習能力。當天,IROS 2019大會正式揭曉了Lifelong SLAM挑戰賽結果,來自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的SegwayRobotics團隊以絕對優勢獲得了冠軍。代替人類從事繁重、危險的工作,一直是機器人研究的終極目標。
  • IROS 2019 機器視覺全球挑戰賽:賦予 AI 終生學習能力(附冠軍算法...
    > AI 開發者將賽事內容及冠軍方案整理如下。其中,終生機器視覺數據集全球挑戰賽則屬於 IROS 2019 競賽環節,其中 Lifelong/Continual Learning for Object Recognition 是其中一個 Channel 的比賽。
  • ...機器人「玩家」山城論劍 重慶「冠軍」選手:要用樂高機器人為...
    其中,創立於2001年的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是國內規模最大、組織最為規範、影響力最廣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之一。本次賽事設有機器人創意設計大賽、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教育機器人工程挑戰賽五個大項,共有來自全國的525支隊伍參賽,包括1485名學生和500多名教練員。
  • 京東X機器人挑戰賽落幕 北郵團隊智慧機器人奪冠
    3月25日,隨著北京郵電大學水滴隊舉起冠軍獎盃,由京東X事業部舉辦的京東2017 JRC X機器人挑戰賽總決賽正式落下帷幕。12支決賽團隊的機器人紛紛上陣對決,在模擬真實倉儲場景中進行商品揀選等操作。充滿創造性的技術方案、沉著冷靜的現場應對展現了目前中國高校機器人技術的領先水準和學子們出色的團隊精神,也為智慧物流建設提供不少創新思路。自2016年10月開賽以來,京東X機器人挑戰賽在全國七大城市、十所重點高校進行巡講,來自81所高校的185份作品經過初賽、複賽的激烈角逐最終決出冠軍,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FreeDream團隊與電子科技大學的Robotalent團隊榮獲亞軍和季軍。
  • 新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 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精彩無限
    隨著主裁判一聲令下,比賽區域內分屬兩隻隊伍的機器人快速開動完成得分動作,歡呼聲伴著機器人的碰撞聲,場面非常激烈……4月27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協、教育廳、科技廳、生態環境廳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在烏魯木齊市六十八中學開賽。現場匯集全疆149支參賽隊伍,278名中小學生參賽。
  • 研發用於尋找外星生命的機器人的團隊將參加DARPA「地下挑戰賽」
    研發用於尋找外星生命的機器人的團隊將參加DARPA「地下挑戰賽」2019-08-14 18:5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暮雪城責任編輯:xuxiaochun 參賽團隊的機器人已經被成群被釋放到洞穴和隧道中,以測試它們如何在這些環境中自主導航。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領導的一個團隊也釋放了一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為未來的太空機器人設計提供信息,後者有望用於探索其他行星和衛星上的洞穴和熔巖隧道。
  • 競賽//NRC美國國家機器人挑戰賽
    競賽介紹National Robotics Challenge美國國家機器人挑戰賽(簡稱:NRC)始於1986年,由製造工程學會機器人技術與工程挑戰賽the 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 Robotic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hallenge(簡稱:SME-RTEC)演變而來,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機器人競賽之一。
  • 阜陽袁寨鎮中心學校喜獲省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三等獎
    中國網訊 2017年5月16日,第十七屆安徽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成績公布,潁東區袁寨鎮中心學校機器人代表隊榜上有名,喜獲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三等獎。此項賽事於5月13日至14日在合肥市舉辦,由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主辦,共分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三個組別,分合肥一中、合肥四十六中兩個賽區,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WER工程創新賽、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機器人創意比賽等五大賽事同步進行。
  • 第十二屆機器人競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主題與規則
    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主題與規則   1、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簡介   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是一項青少年國際機器人比賽項目。其活動對象為中小學生,要求參加比賽的代表隊自行設計、製作機器人並進行編程。
  • 2018 MakeX機器人挑戰賽新賽季火熱開啟
    2018 年 5 月 24 日,深圳—今日,MakeX 機器人挑戰賽組委會宣布 2018 賽季 MakeX 機器人挑戰賽全面開啟,本季海外選拔賽第一站在土耳其圓滿落下帷幕。本次土耳其 MakeX 賽事標誌著 MakeX 正式開啟 2018 新賽季徵程。經過兩天的激烈的角逐,首站土耳其 4 支隊伍勝出,成功晉級全球 MakeX 總決賽。
  • 我校學子獲FLL青少年機器人挑戰賽中國區南昌站冠軍
    本次比賽分幼兒組「FLL_Discover發現」、少兒組「FLL_Explore創意」和青少年組「FLL_Challenge 挑戰」三大組別,圍繞「運動與健康」主題,選手們自主設計,通過樂高積木搭建機器人機械臂完成項目挑戰,將創新理念與現實問題相結合,增強了團隊意識和創新思維,提升了交流與思辨能力。
  • 青少年比拼機器人技能
    當日,第十九屆天津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在天津濱海新區文化中心舉行,來自全市160所學校的652名青少年參賽,共同角逐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等五個項目的冠軍。新華社發(劉東嶽 攝)當日,第十九屆天津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在天津濱海新區文化中心舉行,來自全市160所學校的652名青少年參賽,共同角逐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等五個項目的冠軍。新華社發(劉東嶽 攝)
  • 上海交大首次出戰VEX機器人世錦賽獲兩座冠軍獎盃
    2019年4月23日-27日,2018-2019年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拉開帷幕。其中SJTU1隊以大學組分區賽十五場連勝的傲人戰績奪取的Design賽區冠軍,並獲得大學組技能挑戰賽冠軍。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由美國機器人教育及競賽基金會主辦,是一項面向全球小學生到大學生的機器人比賽,是全球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機器人比賽項目,代表著教育型機器人比賽的國際最高水準。
  • 喜提NIPS 挑戰賽冠軍的百度,還有更多「AI Do」的野心
    個技術團隊參與了此次比賽,冠軍被首次參賽的百度奪得,其 9980 分的高分,足足領先第二名高達 30 分之多。年度八大挑戰賽之一,難度大含金量高今年 6 月份,NIPS 組委會從 21 個與大會相關的人工智慧競賽中挑選出 8 個,包括利用對抗性生成網絡的計算機視覺挑戰賽、對話式智能挑戰賽以及 AI for prosthetics Challenge(人工智慧假肢挑戰賽)等。
  • 與59支世界名校隊伍角逐,奪得機器人大賽世界冠軍
    原來,11月中旬,華中大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丁漢院士、趙歡教授指導的團隊,在"IROS 2020雲機器人桌面挑戰賽"中與全球59支高水平隊伍激烈角逐3個月,奪得全球首個機器人抓取雲競賽冠軍。共融機器人是華中大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丁漢院士領銜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他們致力於讓機器人更加智能智慧。
  • 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學子奪得MakeX機器人挑戰賽深圳賽區冠軍
    2020年11月21日,在深圳學生創客節(2020)暨第36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青少年設計大賽」MakeX機器人挑戰賽中,南科大附中學子陳龍深、齊湘儒以優異的成績奪得冠軍,並獲得一個參加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的名額(中學組共兩個名額)。
  • 【喜報】萬境學子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中斬獲多項獎勵
    「中國移動」和「教育杯」第二十屆全國小學電腦製作活動機器人競賽,榮獲 小學組WER能力挑戰賽   二等獎胡冠洲    王驍琪2.第十二屆湖南省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機器人競賽,榮獲小學組WER能力挑戰賽一等獎胡冠洲
  • 機器人也能「甩筆」,擁有觸覺分析能力,上交&MIT獲IROS 2020最佳...
    在不遠的將來,機器人也會擁有觸覺分析能力。在剛剛結束的機器人頂會 IROS 2020 上,上海交大 & MIT 聯合項目 SwingBot 為我們展示了如何讓機器人通過觸覺傳感器來學習感知物體複雜的物理特性(tactile exploration),從而完成一個高難度的甩筆任務(in-hand object swing-up)。該工作也摘得此次大會的最佳論文獎項。
  • 機器人也能甩筆,擁有觸覺分析能力,上交獲IROS 最佳論文獎
    在不遠的將來,機器人也會擁有觸覺分析能力。在剛剛結束的機器人頂會 IROS 2020 上,上海交大 & MIT 聯合項目 SwingBot 為我們展示了如何讓機器人通過觸覺傳感器來學習感知物體複雜的物理特性(tactile exploration),從而完成一個高難度的甩筆任務(in-hand object swing-up)。該工作也摘得此次大會的最佳論文獎項。
  • 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火熱開賽
    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26日在河北保定長城汽車徐水智慧工廠火熱開賽,來自10多個國家、超過2000支代表隊、5500餘名精英選手,將在AI、VEX、FIRST、MakeX、BDS、協作機械臂、機器人工業設計等10餘個大項、20餘個分項領域展開激烈角逐,競技機器人界的「奧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