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礎的構造分類

2020-12-11 伍佰sir

在建築工程上,把建築物與土壤直接接觸的部分稱為基礎。把支承建築物重量的土層叫地基。基礎是建築物的組成部分。它承受著建築物的上部荷載,並將這些荷載傳給地基。地基不是建築物的組成部分。地基可分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兩類。

凡天然土層本身具有足夠的強度,能直接承受建築物荷載的地基被稱為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層本身的承載能力弱,或建築物上部荷載較大,須預先對土壤層進行人工加工或加固處理後才能承受建築物荷載的地基稱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通常採用壓實法、換土法、打樁法以及化學加固法等。

一、基礎的埋置深度

從室外設計地面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稱基礎的埋置深度,簡稱基礎的埋深,如圖45-21所示。建築物上部荷載的大小、地基土質的好壞、地下水位的高低、土的冰凍的深度以及新舊建築物的相鄰交接關係等,都將影響著基礎的埋深。根據基礎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礎有深基礎、淺基礎和不埋基礎之分。當埋置深度大於4m的稱深基礎;當埋置深度小於4m的稱淺基礎;當基礎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稱不埋基礎。對於冬天地表土會結冰的地區,將結冰的土層厚度處稱為冰凍線。為了防止凍融時土內所含的水的體積發生變化會對基礎造成不良影響,基礎底面應埋在冰凍線以下200mm。

二、基礎的類型

1、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

基礎構造形式的確定隨建築物上部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及地基土質情況而定。在一般情況下,上部結構形式直接影響基礎的形式,當上部荷載增大,且地基承載能力有變化時,基礎形式也隨之變化。

1)、條形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釆用磚牆或石牆承重時,基礎沿牆身設置,多做成長條形,這種基礎稱條形基礎或帶形基礎。所以,條形基礎往往是磚石牆的基礎形式。

2)、獨立基礎

獨立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及門架結構承重時,其基礎常採用方形或矩形的單獨基礎,這種基礎稱獨立基礎或柱式基礎。獨立基礎是柱下基礎的基本形式。當柱採用預製構件時,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嵌固在杯口內,故稱杯形基礎。

3)、井格式基礎

當框架結構處在地基條件較差的情況時,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以免各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方向連接起來,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故又稱十字帶形基礎。

4)、筏形基礎

筏形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荷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載能力又比較弱,這時採用簡單的條形基礎或井格式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時,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整個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筏式基礎。筏形基礎有平板式和梁板式之分。平板式基礎是在天然地表上,將場地平整並用壓路機將地表土碾壓密實後,在較好的持力層上,澆築鋼筋混凝土平板。這一平板便是建築物的基礎。在結構上,基礎如同一隻盤子反扣在地面上承受上部荷載。這種基礎大大減少了土方工作量,且較適宜於較弱地基(但必須是均勻條件)的情況,特別適宜於5~6層整體剛度較好的居住建築。

5)、樁基礎

當建築的上部荷載較大時,需要將其傳至深層較為堅硬的地基中去,會使用樁基礎。樁基的形式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由若干樁來支承一個平臺,然後由這個平臺託住整個建築物,這叫做樁承臺。樁基礎多數用於高層建築或土質不好的情況下。

6)、箱形基礎

箱形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的底板、頂板和若干縱橫牆組成的,形成空心箱體的整體結構,共同來承受上部結構的荷載。箱形基礎整體空間剛度大,對抵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有利,一般適用於高層建築或在軟弱地基上建造的上部荷載較大的建築物。當基礎的中空部分尺度較大時,可用作地下室。

相關焦點

  • 基礎按構造形式分類有哪些類型及適用情況
    基礎按構造形式分類有哪些類型及適用情況  1.條形基礎:多用於單層或多層砌體結構;  2.獨立基礎:多用於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的情況;  3.井格式基礎:當地基條件較差,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防止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兩個方向擴展連接起來,
  • 地基和基礎的區別是什麼?最接地氣的區別之解
    大家知道嗎,建房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地基了,房子穩不穩就要看地基打的牢不牢了,房子能住多久也要看地基牢不牢了,房子是用來居住的,所以它的安全性是比較重要的。但是很多人會把地基和基礎混為一談,覺得這兩種是同一種性質,小編想說的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99%的人不知道的事,地基和基礎不是一回事
    許多正在改建別墅或者新建房子的業主並不知道,地基和基礎並不是一回事。建築物其實是三個部分組成的,上部建築、基礎與地基。地基處理方法的分類:地基下沉二、基礎的類型的分類基礎的類型按其形式不同可以分為(條形基礎)帶形基礎、獨立式基礎、筏板基礎、箱型基礎、樁基礎。
  • 自己建房子地基基礎的分類及適用類型的優缺點
    自己蓋房子想要建造一個安全又舒適的房子,必須選好地基的形式,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下村鎮自建房地基的形式都有哪些及優缺點。建築物的地基形式主要有六種:獨立形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和樁形基礎。條形基礎條形基礎也叫帶形(或圈梁)基礎,分有梁式和無梁式、階形的和坡形,是在建築中牆下或柱下連接成長條形狀的基礎。按結構形式可分牆下條形基礎、柱下條形基礎、柱下交叉條形基礎。
  • 農村地基是條形基礎還是樁基礎好?20年建房經驗老師傅給你支招
    其實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房屋基礎的選擇主要是看家裡宅基地的情況,雖然樁基礎好,但是價格偏高,本來建房的資金有限,錢都花在基礎上有些不值。那房屋的基礎該如何選擇,到底是條形基礎還是選樁基礎我們根據基礎的構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板基礎、樁基礎和箱形基礎。根據材料的不同進行分類:磚基礎、條石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灰石基礎。
  • 基礎按構造形式分類有哪些類型及適用情況?
    1.條形基礎:多用於單層或多層砌體結構;  2.獨立基礎:多用於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的情況;  3.井格式基礎:當地基條件較差,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防止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兩個方向擴展連接起來,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  4.樁基礎:當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時採用
  • 建築識圖與結構識圖篇(20基礎相關構造製圖規則)
    本篇小克和大家共同學習基礎相關構造識圖知識,開始吧!一、相關構造的類型和表示方法1.表示方法——直接引注表示方式。
  • 地基和基礎是不是一回事?
    一、區分一下地基與基礎的概念 建築物由上部結構、基礎與地基三部分組成。 建築物的全部荷載均由其下的地層來承擔。受建築物影響的那一部分地層稱為地基。
  • 基礎是建築的根本,三十三個知識點讓你對基礎更了解
    地基分類:(1)天然地基:①土質地基;②巖石地基;③特殊土地基:溼陷性黃土地基、膨脹土地基、凍土地基   (2)人工地基5. 基礎分類:(1)淺基礎:①單獨基礎;②條形基礎;③十字交叉基礎;④筏形和箱形基礎(2)深基礎:①樁基礎;②沉井和沉箱基礎;③地下連續牆深基礎6. 單獨基礎分類及特點 剛性基礎:①受力特點:抗壓性能好,抗拉抗剪性能不高,無撓曲變形。
  • 地基承載力計算方法基本分類
    大家在初學地基承載力時似乎並不太清楚,也很少關心地基承載力公式的由來,在使用地基承載力公式時,對其中的參數往往也是一知半解,不清楚其含義,甚至用錯參數。現場試驗方法較直接,也便於理解,但成本代價高,且測定結果易受到現場工程條件的影響;理論公式法,雖然計算方便快捷,成本較低,但難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具體工程問題;規範中的公式法則是根據現場工程經驗,對靜載荷試驗或其他原位測試結果進行基礎寬度和埋深修正,亦或直接對理論公式修正得到的
  •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2-2002  1總則  1.0.1為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統一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範。  1.0.2本規範適用於建築工程的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1.03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採用的工程技術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對施工質量驗收的要求不得低於本規範的規定。  1.0.4本規範應與現行國家標準《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配套使用。
  • 二級造價師土建實務知識點大集合:道路、橋梁、涵洞工程的分類及構造
    下部結構指橋梁結構中設置在地基上、用以支撐橋跨結構,將其荷載傳遞至地基的結構部分。一般包括橋墩、橋臺及墩臺基礎。2.橋梁上部結構(1)橋面構造橋面的一般構造如圖1-20所示。1)橋面鋪裝及排水、防水系統。①橋面鋪裝。橋面鋪裝的形式有混凝土或瀝青混凝土鋪裝、防水混凝土鋪裝。②橋面縱橫坡。
  • 建築物的基礎,按構造方式可分為( )。
    建築物的基礎,按構造方式可分為( )。 2019-01-22 14:36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結構工程師《地基基礎部分》練習題
    ( )  3、剛性基礎採用鋼筋混凝土材料製成。 ( )  4、土的壓縮模量越大,則土的壓縮性越小。 ( )  5、任取一塊土體,其溼容重不可能小於幹容重。 ( )  6、地基承載力採用土體的臨塑荷載偏於安全。 ( )  7、建築物的沉降由土體的自重應力所造成。
  • 地基土的凍脹分類與影響因素
    ⑴ 地基土的凍脹分類Ⅰ類不凍脹——凍脹率Kd≤1%,對基礎無任何危害;Ⅱ類弱凍脹——凍脹率Kd≤1~3.5%,不影響建築物的安全;Ⅲ類凍脹——凍脹率Kd≤3.5~6 %,地面鬆散或隆起,道路翻漿,淺埋基礎的建築物將產生裂縫;Ⅳ類強凍脹——
  • 「建築界」打造優秀建築的基礎,農村建房打地基步驟是什麼?
    現在很多在農村有地基的家庭,都喜歡自建房。其實自建房並不是那麼容易,打好地基才能建成結實的房屋,接下來就來看看農村建房打地基步驟。2、地基的處理接著是明確地基的範圍,這就需要在地基所規劃的位置進行地基處理,一般是深挖地下一米左右,如果處於河道或者土質比較疏鬆的區域,則需要繼續深挖到堅硬層才可以開始施工。
  • 結構設計:基礎按構造形式分類有哪些類型及適用情況?
    1.條形基礎:多用於單層或多層砌體結構;2.獨立基礎:多用於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的情況; 3.井格式基礎:當地基條件較差,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防止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兩個方向擴展連接起來
  • 建築地基的巖土分類和應用
    根據《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 GB 50007-2011 的分類方法,作為建築地基的巖土,可分為巖石、碎石土、砂土、粉土、勃性土和人工填土。
  • 地基基礎加固的適用範圍 主要的地基處理加固措施
    地基基礎加固的適用範圍(1)基礎補強注漿加固:適用於基礎因受力不均勻沉降、凍脹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基礎裂損時加固。(2)錨杆靜壓樁:適用於淤泥、淤泥質土、黏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的地基土加固及糾傾加固。(3)加大基礎底面積:適用於當既有建築的地基承載力或基礎底面積尺寸不滿足設計要求的加固。(4)樹根樁加固:適用於當既有建築的地基承載力或基礎底面積尺寸不滿足設計要求的加固。
  • 2017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基礎知識》知識點:巖石的構造
    1.巖漿巖的構造:巖漿巖的構造特徵,主要取決於巖漿冷凝時的環境。最常見的構造有:塊狀構造 巖石中礦物晶粒無定向排列,不顯層次,呈緻密塊狀。具有等粒結構和斑狀結構的巖石常呈塊狀構造,如花崗巖、花崗斑巖等深成巖石或淺成巖石。  流紋狀構造 巖石中有不同顏色的條紋,或有拉長氣孔以及有長條狀礦物沿著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外貌特徵,稱為流紋狀構造。這是因為噴出地表的巖漿是在緩慢流動過程中迅速冷凝而成的。這種構造僅出現於噴出巖中,如流紋巖。 氣孔狀構造 巖石中分布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氣孔,稱為氣孔狀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