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綿陽市住建委值守「政風行風熱線」時
關於住房保障政策方面
是不少市民關注的熱點
為此,5月11日
記者來到綿陽市住房保障中心
幫大家打探了相關政策
趕緊來get▼
根據相關要求,綿陽早在2016年就已經停止新建公租房。2018年,現有公租房分配完畢;同年7月底,綿陽城區暫停了公租房實物配租的申請受理,在此之前提交申請、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仍有600多戶還在輪候等待分房。
「為了彌補公租房實物的緊缺,我們一方面加強現有公租房入住人員的資格審查,打擊轉租轉借的違規行為,清退出一部分超出收入標準的還住在這裡面的人員。另一方面出臺了保障房的公共租賃補貼政策。」市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唐琪說,從2017年開始,就已經將發放租賃住房補貼的方式作為保障住房的主要方式。截至去年底,綿陽已向社會提供各類保障性住房5.97萬套,累計發放租賃補貼涉及8295戶、928.31萬元。
那麼,申請公租房租賃補貼的人員
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家庭年收入要符合以下要求:
1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5萬元以下(含2.5萬元);
2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4.5萬元以下(含4.5萬元);
3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6萬元以下(含6萬元);
4人以上(含4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7.2萬元以下(含7.2萬元)。
符合上述收入條件的城鎮中低收入家庭、新就業職工,在我市中心城區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只要在我市中心城區無住房或住房面積在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就可以向戶籍或工作單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
待有關部門對申請人的收入、住房、車輛等相關信息審核通過後,次月開始發放租賃補貼,補貼標準為低保家庭每人每月216元,非低保家庭每人每月180元。
接下來,市住房保障中心將繼續擴大保障範圍,結合當前物價變化和市民收入情況,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相關政策,並進一步健全審查機制,加強進退審核監管力度。
對清退出來的房源,將通過公開搖號的方式配租給輪候家庭,若還有剩餘房源,將結合配建公租房的建設完工情況,一併重新受理公租房實物申請,確保公租房實物能夠公平善用。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安達福
來源:綿陽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