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廣州大學本科生取得科研重大突破,頻頻登上SCI期刊!

2020-08-01 廣州大學招生辦

對於未來有志於從事科研相關工作的大學生來說,本科學習期間積累的科研經驗對其後續深造大有益處。近年來,廣州大學實施教學設施開放共享,實驗室和科研平臺等面向本科生開放,大力拓展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渠道和方式,鼓勵本科生積極參與開放實驗教學、參加科學研究和自選實驗課題的研究,培養本科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今年上半年,學校本科生在科研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驕傲!廣州大學本科生取得科研重大突破,頻頻登上SCI期刊!

1.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在SCI期刊發表論文

廣州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2016級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李錦韜同學在曾衍瀚副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在《IEEE ACCESS》(IF 4.098)期刊上發表題為&34;的研究。

該課題研究利用進化算法實現模擬集成電路參數的智能優化和拓撲結構的自動生成,通過引入OOR函數以及改進算法,解決優化電路中出現的約束問題。所提出的方法提高了算法收斂速度以及優化能力,減少優化過程中的欠擬合以及過擬合的現象。目前已在基準源電路以及LDO電路中實現電路參數智能優化,其中在基準源電路中可同時實現自動生成電路拓撲結構和電路參數智能優化,所生成電路性能與人工調製電路相比有較大提升。

驕傲!廣州大學本科生取得科研重大突破,頻頻登上SCI期刊!

2.教育學院心理學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本科生發表SSCI論文

日前,廣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2016級本科生張新彤梁靖暉相關學術科研成果,先後被多個國際SSCI期刊錄用。

張新彤同學參與了相關課題的研究,開發出簡潔高效的大五人格測量問卷簡版,助力研究者和工作者進行高效率的人格測評,並在《PLOS ONE》(IF=2.776)上發表論文。張新彤還對多個青少年精神病態測量工具在司法環境下進行了效能驗證,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IF= 2.129)發表兩篇論文。

梁靖暉則對反社會人格測量工具在中國的測量效能進行了全面驗證,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urrent Psychology》(IF= 1.468)發表學術論文。這些成果為中國心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工作提供了測量學上的視角和理論依據。

驕傲!廣州大學本科生取得科研重大突破,頻頻登上SCI期刊!

3.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創新班學生在知名SCI期刊發表2篇成果

廣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2018級創新班本科生陳煜羅芳邢慈湃陳卓容陳樂昕同學在區塊鏈與聯邦學習的研究領域各有1篇創新成果被知名SCI期刊錄用。

區塊鏈作為點對點網絡、密碼學、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的集成創新,提供了一種在不可信網絡中進行信息與價值傳遞交換的可信通道。然而,一旦發布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存在漏洞,合約將無法撤回修改,因此智能合約的漏洞檢測就顯得十分重要。邢慈湃、陳卓容、陳樂昕等同學在論文&34;提出了&34;通過實驗結果證明了他們的方案相比於已有方案檢測效果有顯著提升,該成果成功發表在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重點SCI期刊《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IF= 2.39)上。

隨著大數據的進一步發展,數據隱私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同時,大多數行業數據呈現數據孤島現象。2018級創新班陳煜、羅芳同學在李同博士後的指導下,提出了一種可信執行環境下的解決方案,這是國際上第一個提出了在隱私保護性和訓練可靠性同時得到實現的聯邦學習方案,該成果近日成功發表在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s》(IF=5.3)上。

驕傲!廣州大學本科生取得科研重大突破,頻頻登上SCI期刊!

4.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多位本科生合作發表SCI一區論文

日前,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在仿生神經突觸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一區頂級期刊Nanoscale(IF=9.927)。該研究成果由葛軍博士秦傑利博士潘書生教授等共同合作完成,參與者還有2017級光電專業本科生馬澤霖陳威龍曹栩誠顏健鋒房華恆。葛軍博士和潘書生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

神經形態計算具有與人類大腦類似的信息處理機制,因此被認為是解決摩爾定律逐漸失效及突破馮諾伊曼瓶頸限制的新技術。神經形態計算系統的基本組成單元是仿生神經突觸,二埠的憶阻器具有結構簡單、集成度好等優勢因此被看作是仿生神經突觸的理想載體。本項研究以非鈣鈦礦相CsPbI3為基礎的高穩定性人工神經突觸器件,這使得製作低成本、高密度的實用型突觸陣列器件成為了可能。

驕傲!廣州大學本科生取得科研重大突破,頻頻登上SCI期刊!

一直以來,廣州大學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本科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以&34;為人才培養目標,設立&34;四個公共素質教育中心,尤其注重追求學術卓越,致力於培養具有廣大底色的創新型人才,不少本科生同學在科研領域取得一系列優異成果。如今正值志願填報季,歡迎廣大學子報考廣州大學,金秋九月,期待與你一起在雲山珠水邊探索科學奧秘!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廣州大學招生辦

註:文章部分素材來自廣州大學官微

相關焦點

  • 廣州大學連出17項科研新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2020年,雖然是頗為特殊的一年,但廣州大學的科研工作者們依然以夢為馬,奮楫直上,續寫著高水平大學建設新的傳奇。本期推送,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今年上半年,廣州大學科研工作者們的喜人成績吧!1.陳曦教授研究團隊在《Nature Astronomy》發表新種類分子脈澤與大質量恆星形成的重要成果日前,廣州大學陳曦教授及其國際合作團隊在天體脈澤與大質量恆星形成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突破,成果在線發表於《Nature Astronomy》(自然-天文學)。
  • 華南理工本科生論文登上著名期刊《自然》雜誌
    本報廣州12月12日電 (記者林潔)記者今天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12月7日在其生物技術分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了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領銜、華南理工大學主要參與的合作研究論文《構建人類泛基因組序列圖譜》。
  • 湖北85後教授:取得納米領域重大突破,研究登上國際頂級期刊封面
    Wee教授團隊、華中科技大學翟天佑教授團隊以及武漢理工大學李能教授團隊合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響因子為40.443)上發表了題為"Synergistic additive-mediated CVD growth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2D materials"的綜述論文,並
  • 本科生參與科研,在SCI二區發表論文,通過科研帶動教學!
    各個高校推薦自己的優勢專業,我們先看看山東師範大學的物理專業,山東師範大學的物理學專業在光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等領域都獨具特色,專業排名也並不弱於國內很多名校,光學是學校發函最早的學科之一,山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的山東省光學與光子器件技術重點實驗室是山東光學與光子器件的重要科研基地和平臺,這裡很多設施都是山東省內僅有的,實驗室在納米光學器件的研究方面,在全國範圍內都是比較領先的。
  • 南科大本科生論文頻上國際期刊
    在這種濃厚的科研氛圍中,南科大學子也屢創佳績。新學期以來,該校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頻頻在全球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不少前沿科研成果受到業界關注。不少人不禁感嘆:現在的95後真「生猛」!也有不少人打趣道:現在本科生都流行發頂刊了,這叫我們讀碩讀博的怎麼是好……他們究竟都是一群怎樣的「神仙學霸」?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既是同班同學,又是同寢室友,廣州5位本科生一起在國際期刊發文!
    神經形態計算具有與人類大腦類似的信息處理機制,因此被認為是解決摩爾定律逐漸失效及突破馮諾伊曼瓶頸限制的新技術。廣州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光電171班本科生馬澤霖、陳威龍、曹栩誠、顏健鋒和房華恆在學院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科研項目,在非鈣鈦礦相-CsPbI3材料的仿生神經突觸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登上國際高水平期刊
  • 廣州大學本科生2篇創新成果被SCI期刊錄用,真牛!
    近日,我校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2018級創新班陳煜、羅芳、邢慈湃、陳卓榮、陳樂昕等本科生的兩篇創新成果,先後被知名SCI期刊《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和《Information
  • 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
    sci期刊,屬於國際期刊,對文章語言有相應的要求,凡是語言不符合要求的,肯定不會被錄用。那麼,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也有,但少見。sci選用刊物來源40多個國家,涉及50多種文字,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在意料之中。作者發表sci論文,投稿A期刊可能要求英語,投稿B期刊可能要求德語或其他。不管什麼語言,以所投稿期刊的要求為準。不過在語言使用上,還是以英語為主。首先,國際學術交流不斷的發展,發表sci論文的科研人員也越來越多。
  • 既是同班同學,又是同寢室友,廣州5位本科生一起在國際期刊發文!
    神經形態計算具有與人類大腦類似的信息處理機制,因此被認為是解決摩爾定律逐漸失效及突破馮諾伊曼瓶頸限制的新技術。廣州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光電171班本科生馬澤霖、陳威龍、曹栩誠、顏健鋒和房華恆在學院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科研項目,在非鈣鈦礦相-CsPbI3材料的仿生神經突觸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登上國際高水平期刊《Nanoscale》
  • 本科生發表14篇SCI論文,一作9篇發在一區top期刊
    累計發表SCI二區以上論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9篇,並且都發表在一區top期刊上,4篇被選為封面論文;兩項國家專利正在資質審查中;收到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多倫多大學PhD
  • 廣州醫學團隊取得膽道閉鎖發病機制研究新突破
    新華網廣州12月4日電(記者徐弘毅)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等相關團隊在膽道閉鎖的發病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文章近日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細胞)在線發表。  該文章題為《肝臟免疫表型分析揭示膽道閉鎖的致病機制以及潛在的治療靶點》,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共同完成。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肝膽外科主任溫哲表示,膽道閉鎖在新生兒期發病,可導致黃疸、膽汁淤積,進而引起肝硬化和肝衰竭,嚴重危害嬰幼兒生命。
  • 重大突破!南京13項科研成果獲國際關注!
    南京林業大學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紫金山麓、碧波蕩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省屬重點高校,於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在科學創新的進程中,學術論文的撰寫發表是反映基礎研究進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反映高校科技創新實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南京林業大學的最新科研成果頻頻出現在國際期刊上。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短短20天,安徽這所高校科研成果3次登上國際知名期刊!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在國際著名期刊連續發表三篇論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sci屬於國際期刊嗎
    sci屬於國際期刊嗎?sci是科學引文索引,是國際上最知名最權威的學術檢索工具,它所檢索收錄的是國際範圍內優秀刊物和文獻,所以sci是世界範圍內通用的,sci期刊也是國際上公認的高學術價值刊物。  sci屬於國際期刊嗎  sci檢索的期刊有國外期刊也有國內期刊,根據既定的標準遴選出符合標準的期刊
  • 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化工醫藥原料搜索,用化學加百科專業 導讀 本科生科研是南科大的一大亮點。南科大鼓勵本科生科研,也為他們提供了寬鬆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科研條件。
  • 東華大學國際聯合實驗室取得研究突破,發表纖維材料...
    東華大學國際聯合實驗室取得研究突破,發表纖維材料...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東華大學國際聯合實驗室取得研究突破
  • ...上海海洋大學科研育人獲新成效!本科生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
    三全育人進行時|上海海洋大學科研育人獲新成效!本科生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 2020-08-11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日,陝西這所高校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近日,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的青年教師楊軍華博士在物聯網領域頂級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題為&34;的學術論文。,是中科院JCR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9.936,主要涵蓋物聯網系統結構、通信和網絡協議、安全和隱私、物聯網服務和應用等相關領域。
  • 哈工大(深圳)本科生在頂級期刊上發表SCI論文
    &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19年7月10日訊 近日,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孫銘澤、段文迪在生物智能材料實驗室課題組馬星教授的指導下,分別於《材料科學技術》(《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