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宇宙: 樹葉放大1億倍後,神奇的一幕出現

2021-02-18 宇宙解碼

    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話,宇宙是一個細胞。雖然這句話沒有什麼依據,並且反覆被人提及讓人感覺有些厭煩,可是這句話代表的意義和觀點是有可取之處的。宇宙是否存在邊界?在宇宙之外又存在什麼?這些問題對於我們來說,或許還會困擾人類很多年,我們的宇宙觀會不斷隨著科學的發展變化。

    在科學家探索身邊世界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時候微觀世界中的一切,比更加宏觀的宇宙還要有趣。在觀察宇宙的時候,宇宙的尺度大到讓人抑鬱,無數的星辰閃爍,我們只能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可是在我們身邊隱藏著無數個微小的動物王國,從肉眼可見的螞蟻,再到只能用顯微鏡觀察的細菌,對於這些生物來說,人類和地球的存在,或許也是它們無法想像的。

    當然「小」也是有極限的,在物理學中一直存在可觀察的極限,但是這個極限在隨著人類科學的提升不斷變化著,量子力學是解釋微觀世界中能量運動規律的科學,同時科學家發現很多粒子具備量子特性,這代表微觀世界中的一切可能都和我們常識中不一樣。

    人類最小的長度單位是「埃」,一億分之一釐米,這是一個常人無法接觸到的單位, 那麼我們把一個普普通通的樹葉,放大到1埃,也就是放大一億倍後,可以看到怎樣的一幕呢?

    樹葉是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也是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最關鍵的器官,雖然植物無法移動,但是植物對於全球生態的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植物不斷製造氧氣,吸收溫室氣體,保證了地球整體溫度和氣候的穩定,也保證了其他生物和植物本身生存的需要。

    在生態鏈中,植物也是最關鍵最底層的一環,可以說植物的存在承上啟下,和微生物一起解決生物的屍體,鞏固土壤防止地球沙漠化,這些優點幫助了植物自身可以更好的繁衍,也幫助了地球變得更加美麗。

    近距離用肉眼觀察,就可以看到樹葉並不是一個整體,在樹葉上存在很多細小的脈絡,畢竟植物也是用細胞組合而成,生物的構成都是如此神奇,從個體到整體,再次形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個生物雖然是獨立存在的,但是又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的,每一秒都會有新的細胞死去,也會有更多新生的細胞出現。

    這個時候使用顯微鏡,就可以看到明顯的細胞結構了,如果再放大,就可以看到獨立的細胞,並且深入到細胞中看到細胞核,很多關於植物或者生物的科普,一般都會在細胞核處停下,但是這個時候,還距離我們的目標差得很遠。

    在細胞核中隱藏的是染色體和DNA,這是包括植物在內,所有生物的遺傳密碼,也是地球生物在幾十億年的漫長時間中完成的進化結晶,可是這個時候還沒有真正的放大一億倍,到達一億分之一釐米時,我們已經無法看到樹葉的DNA了,只能看到世界和生物的基本組成部分「碳原子」。

    在原子核附近,是無數的電子,這些電子圍繞著原子做著無規律的運動,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微小的宇宙模型,又或者是一個不一樣的星系,一個引力源吸引著周圍的星體沿著軌道運動,只不過原子周圍的電子運動比我們宇宙中的星系要神奇很多。

    每一片樹葉都是由無數的原子組成,每一個原子都像是一個微小的宇宙,仔細去觀察才能發現原來在我們身邊,隱藏著如此多美麗的世界,就連一片小小的樹葉放大後,也會出現一個不一樣的「第二宇宙」。

    相信在大家看完後,對宇宙的認知會再次刷新,因為在我們的宇宙之外,可能存在著更加廣闊和神奇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把一粒沙子放大1億倍,從微觀和宏觀理論看能否成為一個宇宙?
    現在科學研究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人類所有的科學家發現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微觀研究得出的科學的最終答案是一致,正如宇宙是從一個質點誕生的,所以微觀和宏觀是關聯,宇宙是一個很大的空間,而我們只佔據了宇宙空間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我們身上是有空間的,粒子也是有空間的,不僅有人問道把一粒沙子放大
  •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著名的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如果將一個原子無限放大,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量子力學領域中,有人曾指出,世界就是有一個個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那麼再將樹葉放大1億倍時,就能夠看到宇宙嗎?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但是在原部的內部卻有著一原子核,原子核內還有中子和介子圍繞著轉動,這個結構像極了宇宙行星圍繞恆星旋轉的模型,那麼再對這些進行放大時,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呢?
  • 「第二宇宙」:科學家無意間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看見了宇宙和星系
    文/玉濁清「第二宇宙」:科學家無意間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看見了宇宙和星系人類世世代代居住在地球之上,他們依賴地球存活,可以說地球養育人類世代,如今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地球資源一度面臨匱乏的境地自從科技發展以來,人們研究宇宙都是通過宏觀發現,然而最近一位科學家通過微觀事物的觀察和發現,對於宇宙或許人類可以換一種方式去觀察。就在之前,有一位科學家在無聊之際取下一片葉子觀察,起初他只是想要了解葉子的脈絡,只是當他在對葉子進行深入觀察之後,竟然發現樹葉中存在著一個小宇宙,這個宇宙就像太空一樣分布。
  • 其實很簡單,將一粒原子放大1億倍即可
    在科學面前,最怕的不是問題,而是沒有問題,因此無論是專家還是普通人類只要有問題就會發出來,於是就看到有人問: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會成為一個宇宙嗎?如果是站在我們人類自身的角度,那麼原子放大一億倍後很顯然是與宇宙不相同的,如一個氫原子只有0.1納米,放大一億倍後,其直徑也不過是1釐米,這就相當於一個玻璃彈珠。
  • 科學家將沙子放大1000倍後,看到了一個美麗神奇的世界
    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我們看到的是地球這個宏觀的世界,而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事物也是宏觀事物。那個時候,人類不會想到,其實在宏觀之下還有一個微觀世界,而且在很多時候,宏觀事物表現出現的行為都是由微觀世界來決定的。比如很簡單的物體溫度和高和降低,其實就是微觀世界中分子的熱運動導致的。當然,微觀世界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古時候的人們並不知道在宏觀世界的背後還有一個微觀世界。
  • 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對微生物而言,一個生物體就是整個宇宙嗎?有沒有比人類觀察不到的、更為微不足道的宇宙更精彩的宇宙呢?這一觀點也許是對的,因為在弦論中,較高的維度隱藏在我們的宇宙中,只是這些較小的高緯度,小到人類無法觀測到。將我們身邊很普通的葉子放大上億倍,你會看到什麼?也許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這些到處都是植物,都隱藏著無數的「第二宇宙」。
  • 人類把顯微鏡放大40億倍,會發現什麼?科學家:將顛覆人類文明!
    人類把顯微鏡放大40億倍,會發現什麼?科學家:將顛覆人類文明!在科學界當中,還是有很多神奇的現象,是非常有趣的,比如說一粒沙子,內部就有著一個非常完美的世界,大家都知道宇宙是由原子構成的,其中就包括人類和一些動植物,那你們知道嗎?
  • 將原子放大1億倍,就能看到一個宇宙嗎?《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理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充滿好奇之心,而到了近現代隨著人類相繼發明了天文望遠鏡、火箭、宇宙飛船、太空探測器等,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人類對宇宙的真實結構依然一無所知。傳統認為宇宙結構是一個大空間,然後包含無數的星系、恆星和星球,這些天體和無盡的空間組成了宇宙,不過隨著黑洞、暗物質、暗能量等新天體的發展,傳統的宇宙結構受到了極大挑戰。
  • 原子放大1億倍會怎樣,其結構如何,是宇宙的縮影嗎?
    有人說,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現在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原子裡。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根據,但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有必要正本清源地說一說。這個問題已經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心靈雞湯的延伸。許多人崇信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佛學境界。
  • 有了它,手機秒變顯微鏡,看看放大400倍後的微觀世界有多美
    小時候大家一定都用過顯微鏡,也看到過微觀世界的神奇,而這份神奇自從畢業後似乎再也沒有見到過了。而今天,在某寶上發現了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機鏡頭,Tipscope手機顯微鏡,有了它,手機可以秒變顯微鏡,最多可以將物體放大400倍。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就知道了。
  • 將沙子放大300倍後,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科學家聲稱看到宇宙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也在不斷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宗教和哲學方面的一些言論並非沒有道理,「一沙一世界」這句話同樣值得深思。藉助於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家們試圖對微觀世界進行全面的研究,而放大沙子就是探索的第一步。在人類面前,無數沙子聚在一起雖然能夠變成無邊的沙漠,但是一粒沙子看起來簡直微不足道。
  • 便攜超小手機顯微鏡~1000倍放大!讓你玩轉微觀世界,驚豔朋友圈
    顯微鏡下神奇的微觀世界總是讓人對它著迷不已。。。
  • 就這麼個小玩意兒,能讓我看到放大400倍後的微觀世界?
    1釐米,大概是一個手指甲的長度; 1毫米,大概是一顆鹽的大小吧; 那1微米、1納米呢? 我想,此時你的腦海應該是空白的。
  • 可攜式手機顯微鏡,400倍放大,鏡頭那邊就是微觀王國
    可以說,顯微鏡就是宏觀與微觀世界的一個橋梁,沒有這個橋梁,宏觀與微觀,就是彼此相融又不相知的兩個世界。所以從16世紀末由兩片透鏡組成的簡易顯微鏡,到今天1600倍放大的光學顯微鏡,人類關於顯微鏡和微觀世界的探索,已經超過400年。
  • 放大800倍的世界是怎樣的?德國兒童顯微鏡,讓孩子洞察微觀世界
    有時,孩子們會用放大鏡、放大5倍,研究新鮮事物。有時會用相機的微距鏡頭,放大10倍,記錄有趣的場景。畫面非常清晰,連蜜蜂的腿都能拍得清晰可見。但還有辦法放大、再放大些嗎?放大30倍,蜜蜂的腿就是這樣的:其實有了顯微鏡,將事物放大100倍、600倍甚至800倍,也都沒問題!
  • 將原子放大1000萬倍後,會是什麼樣子?或許宇宙就在其中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所能看到的世界越來越大,不僅是看到的宇宙越來越大,更是能夠將微觀世界看到越來越大。在顯微鏡和望遠鏡發明之前,人類只能通過肉眼來看待一切事物,在望遠鏡發明之後,人類能夠通過望遠鏡看到更遠的事物,在顯微鏡發明之後,人類能夠看見肉眼所看不見的事物。
  • 宇宙中最大和最小的結構相差多少?10萬億億億億億倍!
    當我們用顯微鏡觀測微觀世界時,就會發現宇宙中存在著結構極其微小的物體。當我們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太空時,就會發現宇宙中存在著結構極其龐大的天體。那麼,宇宙中的最小結構有多小?最大結構有多大?對於微觀尺度,以人的結構為例,人的身體是由各種微小的細胞組成,細胞中還有更小的染色體,染色體則是由各種原子排列組合而成。
  • 人類是微生物1億倍,宇宙中或存在比人大1億倍的生物
    科學家曾估算過人體與微生物的比例大概在1億倍左右,雖然我們肉眼無法直接看到,反過來它們或許也感受不到我們,但這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在我們的宇宙中是否也有比人類大1億倍的生物呢? 在地球上目前體積最大的生物就是鯨目類,人類與之相比就覺得很弱小,不過體積差距也就在幾十倍而已,距離億倍還是很遙遠。
  • 將手部表皮放大億萬倍後,你一個人就是一個宇宙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將自己的皮膚放大億萬倍後是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作出的實驗,將手部表皮放大億萬倍到底看到了些什麼。 那麼如果再繼續放大呢?放大到1000萬倍,這時候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1納米,可以看到DNA就是由這種小顆粒組成的。
  • 1000倍放大!掌心大小的「顯微相機」如何推開微觀世界的大門
    還記得去年超火的那款TipScope小貼顯微鏡嗎,往手機攝像頭上一貼,就打通微觀世界"任督二脈"的那個(可攜式手機顯微鏡,400倍放大,鏡頭那邊就是微觀王國)。時隔半年多,TipScope家終於出新品了!就是這個掌心大小、方方正正的顯微相機,重量只有65g,裝進衣服口袋毫無壓力,可以隨身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