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恆合健康頭條
▍作者/三耳
帶哺乳期的寶寶出門,除了要拎大包小包的物品外,最心累的,莫過於要隨時隨地餵奶:
比如寶媽地鐵上給寶寶餵奶,被男子指責不要臉,又比如明星馬伊琍曾發文吐槽,國內母嬰室的缺乏與不健全,並且透露在衛生間擠奶,結果被敲門聲催促,草草了事……
上述哺乳的窘迫經歷,反映了百萬媽媽的餵奶現狀。有寶媽稱,我們原本習以為常的事,因為沒有母嬰室,卻舉步維艱。
當媽後,才發現原來世界竟會寸步難行
曾有位寶媽休產假歸來,問公司的行政母嬰室在哪。
行政告訴她有三個選擇:一是去領導辦公室;二是去洗手間,隱秘且寬敞;三是去雜物間,隱秘但空氣不好。
但是,辦公室人員進進出出,衛生間又不衛生,「所謂的三選一,不過是沒得選而已」,最後,這位寶媽無奈去了堆滿物品的雜物間。
不僅如此,不少寶媽逛商場、博物館、公園等地方也會遇到「母嬰室」缺乏的困境,聚餐時,如果要餵奶,也是餵奶巾一圍,同時要向周圍人致歉。
且不說公司、公園等地方沒有母嬰室,就連一些地方給兒童做保健的醫療機構,也未見到母嬰室。在哭鬧的孩紙面前,無數寶媽只能直接掀起衣服……
沒有人願意在眾目睽睽下餵奶,太缺乏母嬰室了
哺乳本身,就是體面的、有尊嚴的事情,但現實卻把無數寶媽逼到角落。
如果有足夠多的母嬰室,沒有人願意在眾目睽睽下餵奶,也沒有人願意躲躲藏藏地餵奶。
但是,在960 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太缺乏母嬰室了。
據2019年3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母嬰白皮書》,我國內地所有城市共擁有的母嬰室數量僅2643間;已配備母嬰室的城市中,只有7座城市擁有超過100間母嬰室,二線及以下級別城市平均的母嬰室數量不足10間。
相較之下,日本東京一地的母嬰室就達到了5092間,竟超過了我國全國母嬰室的數量。
儘管我國很多地方已設置母嬰室,但布局極不平衡,大多集中在商場、機場裡。此外,許多母嬰室存在導航標誌不清、有一些有熱水卻不通電、挨著洗手間,惡臭難聞等問題。
全國代表呼籲立法完善母嬰室
針對寶媽餵奶的窘迫現狀,我國社會上下也在進行多方面的努力。
演員馬伊琍曾呼籲母嬰室配備洗手池、垃圾桶、椅子等基本設施,歌手譚晶曾在兩會上提出建設標準化母嬰室的提案。
全國人大代表高莉也提出「關於在公共場所設立母嬰室的建議」,讓母嬰室成為公共場所「標配」,全國人大代表高鈺則呼籲,立法完善母嬰設施的配套建設。
事實上,不少地方已經出臺相關制度、條例。比如2019年通過的《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規定:
在公共運輸運輸場所、文體服務場所、公共服務機構、醫療機構、公共場所,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者日人流量超過1萬人的,應當建設母嬰室。
此外,一些地方則明確加快母嬰室建設,母嬰室數量大幅上升。截至2020年7月底,深圳公共場所母嬰室已建立845間。預計到年底,將達1000間。
有人士認為,母嬰室的數量仍然需要大進步,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時,要加強後續管理,及時清理衛生,完善配套設施。此外,寶爸可以進入母嬰室之後,可以幫助寶媽分擔一些壓力,這是母嬰室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