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假期,廈門等沿海地區的旅遊人數暴漲,在海邊看不到夢寐以求的大海,這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海,臺灣呢,往返時間長,假期短,遊人也非常多,不合算。還有哪裡的沿海、小島好玩呢?去金門吧!
坐落於福建東南部廈門灣海域內,距離廈門只有30分鐘船程的金門島。島上遍布閩南風味的古厝、南洋建築以及戰役景觀,除此之外還有隨處可見的高粱、小麥田,柔軟細膩的沙灘,無論你是自然愛好者,還是人文景觀愛好者,都可以盡情徜徉在金門島上。
金門有句俗話:「沒有來過莒光樓,別說你到過金門」。這座氣宇非凡的建築,五十多年來常是金門郵票和風景明信片的主題,也是金門戰地精神的象徵。
金門最富有的古聚落——水頭聚落。
如果你時間有限,只能體驗一個聚落的話,首推水頭部落。作為金門最富有的古聚落,聚落內保留的閩南古厝與西式洋樓,是全島最精美的。設計講究的得月樓,僑民回鄉興建的金水學校,乾隆時期建設的黃氏宗祠,這裡就是歷史建築的展場。
金門最特別的聚落——山後聚落。
金門有100多個自然村,5處聚落,100多棟閩南古厝,每個村落與古厝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走進寧靜古老的聚落裡,仿佛置身於金門歷史的長廊,錯覺與昔時的風華擦身而過。
在金門所有的聚落中,山後聚落應該算得上是最特別的一個,它全部是由歸僑興建而成。慢工出細活,歷時二十五年建成的村落,建築更加整齊精緻,包括有十六棟二落大厝、二落宗祠與三落鄉塾。全部房築依山面海而建,均採用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金門人習慣稱之為「山後十八間大厝」。
歷史上金門就是中國大陸的屏障,抵禦由東南海上的攻擊而存在的,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水軍大戰盤踞臺灣的荷蘭水軍都以金門作為基地。
遠離臺灣,靠近大陸的金門島,自49年至上世紀80年代,長期處於戰火籠罩下,先後經歷了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炮戰等多次戰鬥和無數小的軍事衝突。
雖然現在的金門已經褪去了昔日戰時色彩,但是金門歷經接近半個世紀的烽火歲月,戰壕、碉堡、坑道、堡壘、戰史館等遍布島上。
模範街,是金門歷史建築之一。建築風貌包含日本,閩南,西洋,南洋等各種風格。建築多為二進店屋,第一進為日式洋樓,第二進為閩式建築。是金門維持許久的老街之一。
金門地處大陸沿海中介處,也是每年冬夏候鳥遷徙的必經之地,加上小島地形和地貌非常適合鳥類覓食、氣息、繁殖,所以金門被賞鳥人士譽為「鳥族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