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是考試季,也是畢業季……
七月,
還是耕讀園的收穫季……
七月的第一天,我們參與了一次學校組織的跳蚤市場活動,收穫滿滿……
「地攤經濟、跳蚤市場」,一股濃濃的煙火氣息飄進原本緊張迎考的校園。趁著傍晚休息時間,一個半小時的活動,讓參與其中的學生們得到了深度放鬆。
把市井搬進校園,讓孩子們體驗一次人間煙火,做一次攤主,販賣一次美好,教育的靈動與鮮活便是在點滴之間。
七班的攤位是「套圈小鋪」,「兩元一個圈,5元3個,10元7個」,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圈圈套的是什麼呢?無非是,自己班級耕讀園的玉米瓜果,閒置的文具用品。
高三的學長在套圈中緩解了壓力,高二同學增進了友誼,高一學弟五塊錢套了個大西瓜滿滿的成就感。
我們的VIP客戶便是高三的幾位男生,其中一位男生第一個圈便套中了全場最貴的杯子,「學長加油!」也是為他們的高考鼓氣!
其他有幾位同學7個圈並沒有套中一個,七班的同學們不忍心看他們空手而歸,棒棒糖、書籤、明信片使勁塞他們手裡。
我在一邊靜靜地看,心裡為七班的姑娘和小夥子點讚,哪怕是在做生意,也不忘同學情誼,這是深藏於內心可貴的單純與美好。
活動臨近尾聲,還有「回頭客」在依依不捨地丟最後幾個圈圈。火爆程度,超乎預期。
消逝的是青春,留下的是記憶,相信畢業季這樣的活動,足以讓很多快樂留存於時光深處。
套圈小鋪又是怎麼來的呢?
上一周我便通知了這一次的跳蚤市場活動,但是反響甚微。直到活動前一天晚上,我到班裡笑眯眯地問大家:「除了耕讀園的玉米,你們想好還要販賣什麼了嗎?要不咱們再討論討論?」話匣子一打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出起來點子。一本正經的樣子像極了我小時候交流會前家裡人討論做點啥買賣的場景。
有人提議去校外奶茶店進點奶茶來賣,有人提議現場烤玉米,平時安靜的幾位女生提議開個套圈小鋪說不定比直接賣商品生意更好。販賣商品結合一點娛樂性,套圈活動當即得到多數贊同。
接下來便是討論擺一個套圈的地攤需要經歷的實際問題,比如時間緊急,從哪裡弄一批合適大小的圈?比如販賣的商品除了玉米還可以有什麼?假如人家套中玉米,我們是不是應該提供煮熟服務?圈圈怎麼定價?圈圈太容易套中會虧本,太難了會沒有顧客,怎麼調整合適的難度……總之,開一個套圈小鋪也是不容易哩!
第二天中午,同學們解決了一個個問題,還帶來了讓我眼前一亮的「圈圈」。我不由得內心歡喜,守得了紀律,忍得了寂寞,也拿得出活力,這是我期待的樣子。
七班的同學們很乖,但是教育不應該只是培養按部就班的乖孩子,這學期我儘可能地想調動他們的活力與創造力,通過一次次活動真的做到了。
如果想鍛鍊自己,就去擺個地攤吧!這不,羞澀的女生,靦腆的男生都放下了包袱,在自己班的攤子前賣力吆喝。一些任憑我平時如何鼓勵都不敢發言的女生,做起生意來挺豁得出去,果然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喲!
活動結束,管家婆們抱著一箱子的錢回來,樂壞了,直喊「第一次掙錢了!」
釋放自己,然後重新回到繁重的期末複習中去,玩得開,靜得下,同學們棒棒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