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roup of Wise Fishers
投資教育,多一點智慧
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中國的早期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受臺灣的影響在前進,特別是早期教育機構。中國臺灣地區在早教和託育領域的積累,值得大陸的從業者學習與借鑑。
1928年:第一所託兒所-鹿野託兒所
1955年:發布《託兒所設置辦法》,法中規定託兒所的設置、人員、行政等各項標準。
1988年:臺北市擬定《社會局委託民間機構辦理家庭託兒工作人員訓練實施計劃》,委託臺北市家扶中心代訓保母,在訓練完成之後追蹤輔導,並組織保母協會。同年,臺北市訂定《託育中心設置立案標準》,為臺灣第一個把課後託育機構納入管理的辦法。
1989年:高雄市試辦《鄰裡家庭託育服務》,培訓家庭託育人員。
1990年: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受到臺灣省社會處的委託,開始辦理各地的保母訓練工作。
1993年:兒童福利法修正通過後,將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與設立辦法的職權,由政府轉交給省(市)政府訂定,並報備中央主管機關;從此之後,《私立託兒所》的數量漸漸超過《村裡託兒所」和《公立託兒所》的數量,成為最多的託育機構。
1993-2010年:《家庭保母》及《託嬰中心》:在核心家庭增加之後,職業婦女開始找尋親屬外託兒的方式,保母及託嬰中心因能比其他託育方式,更能提供熟悉和溫暖的環境而大受歡迎。
臺灣早期的託嬰中心大多是附屬在託兒所的架構下。
因幼稚園收託年齡:3-6歲(隸屬教育局管轄);
託兒所收託年齡:2-6歲(隸屬社會局管轄),
因部分年齡重疊,自2011年幼託整合,託兒所與幼稚園統一命名為幼兒園(單一主管機關教育局),託兒所至此走進歷史。
2011年以前,一直都是家庭式託嬰及私立託嬰機構二種類型。
2011年:新北市朱立倫市長為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共同照護孩子並與父母親共同分擔養育子女的重擔,讓年輕父母無後顧之憂,能夠安心將孩子放在環境良好的託育場所,推動辦理全臺灣第一所公辦民營的公共託育中心(託嬰中心)。
臺北市及高雄市陸續參與辦理並帶動了全臺16縣市皆有成立公辦民營的託嬰中心。
「臺灣託育有多少家?」
「2011年全臺灣的託育中心有190家,可是到去年快速成長為996家,2019年開始我們預計逐年會有100家的託嬰中心加入臺灣的新環境,所以這是臺灣的快速成長。」
「臺灣如何面對少子化問題?」
「每個環境不管是哪裡,包括日本、英國和我們國內,少子化是非常重大的議題,所以在臺灣他們認為提供良好的託育場所,才更有辦法讓這些年輕父母願意生,他們願意生才服務的機會,所以臺灣在社會福利這個區塊做得相當嚴謹。」
臺灣的託育類型,照顧人員有分三種:第一種是親屬照顧,是指三等親內的親屬照顧。第二種是居家託育,又分在宅託育跟勞動宅託育。第三種是託育機構,就是有分民營跟公辦民營兩種不同的規模。
1.居家式託育:不需要立案(限收4人以下)
2.機構式託育:公辦民營及民辦都必須要立案申請
「在國內稱為月嫂,兒童由其三親等內親屬以外之人員,於居家環境中提供收費之託育服務。」
在臺灣要辦託育許可證也不簡單,歷程大概4到12個月不等。
「很難的,相當嚴謹。事實上第一個,你在準備階段提出申請之前,你就要去找到一個符合空間設計規劃的環境,在整個資料的過程裡面,它會有一些要求,這個要求包含了我們有提到的工務局、消防局、衛生局、社會局,一定要全面通過。」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託育服務組組長吳珮芳表示,照顧嬰兒並不輕鬆,顧一個就得聚精會神,但《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規範託嬰中心的託育人員與嬰兒比為1: 5,這樣的比例可能讓照顧集體化,不符合這個階段孩子的發展需求,託育人員也容易在沉重負荷下離開職場。
「如果照顧比率1:4,成本提高多少?」
「根據衛福部的報告,從1:5降成1:4成本大約增加2000/ 月。」
「託育中心可收託年齡是?」
「託育中心可收託年齡是可收託年齡0-2歲。」
「居家託育照顧比率是0-2歲照顧比率是1:2,2-6歲照顧比率是1:4。可收託年齡0-6歲。」
收費項目:託育中心一般皆參考幼兒園收費方式,主要為下列
項目:
(一) 註冊費:以半年收取一次為原則。
(二) 月費:可區分為日間託育(每日收託時間 6-12 小時)及
半日託育(每日收託時間 6 小時以下),收費以每月為原
則,每月以 30 日計,一般收費含餐費或副食品。
(三) 兒童團體保險費:託嬰中心代收,每學期收費。
(四) 其他:另依各中心提供服務項目或家長需求,收取延長託
育費、沐浴費、臨時託育費等。
新北市私立託嬰中心收費概況:下列金額計算系依註冊費除以
6 個月,加上每月月費,計算託嬰中心平均月收費。(以下臺幣為單位)
(一) 都會地區(如:板橋、中和、永和、新店等),每月約為
每月 15,000 元~22,000 元
(二) 次都會地區(如五股、泰山、樹林、鶯歌等),每月約為
13,000 元~18,000 元
(三) 託嬰中心收費基準除設立區域外,另交通位置、設施設
備、場地新舊、是否租賃等因素,亦會影響託育費用。
「2到4歲是託育津貼,5歲以上就是教育津貼,半年有一次1萬5到3萬元不等的補助,這個也要看身份比、家庭所得來作為補助的條件。託育津貼每個月是2500元,育兒津貼會相對比較高,育兒津貼都是給家長的,不是給機構。」
「有,在少數,整個機構為了能夠有效經營。」
現在這個時期,我國0-3歲嬰幼兒的社會化照顧存在空白等問題突出,從臺灣託育機構的發展歷程中學得經驗,保持清醒的頭腦,希望我們的託育創業者能夠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胸懷。
這次我們請來臺灣學前教育發展學會理事長-羅秀麗女士,她有10家公辦民營的託嬰園,有2家私立的託嬰園,這種混合的模式應該也是以後很多機構會執行的模式。
課程內容
通過臺灣託育體系,辦理託育的流程,借鑑臺灣託育的現狀,實現社會價值。
豐富的學習區角與家長互動
網絡視頻可反覆觀看
3.課程售價?
199元
1、關注小魚研究員服務號,點擊「託育大課」購買
2、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
3、掃碼購買
如果購買遇到問題,聯繫
小魚助手16621625671
託育助手13052056710
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