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儲存孩子的臍帶血,以備日後不時之需。不過,對於自存臍帶血,我們也經常會聽到「自存臍帶血沒有用」「存儲臍帶血是花冤枉錢」等不一樣的聲音,而某些醫院的違規宣傳臍帶血的現象也讓市民無所適從。
究竟臍帶血有什麼作用?儲存有無必要?如何辨清採集機構的真偽?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臍帶血是國家認可的造血幹細胞三大來源之一
臍帶血是新生兒娩出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其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首先提出用臍帶血代替骨髓做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理論,該理論於1988年在法國獲得成功實踐,一位8歲的範克裡斯貧血患兒接受了世界首例臍帶血移植手術後被治癒。
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上了解到,根據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2017年2月14日頒布的 《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下簡稱「規範」),我國認可的造血幹細胞來源包括血緣和非血緣供者的骨髓、外周血或臍帶血。這三大來源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現已應用於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淋巴瘤等11大類疾病的治療。
《四川日報》5月18日報導
此外,據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在屬於神經系統範圍的自閉症、腦癱等疾病上,臍帶血的治療方案已經取得了研究進展。同時,在心腦血管疾病、整形外科、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臍帶血的臨床應用前景同樣可期。
因此,為孩子儲存臍帶血,作為對於未來不可預知疾病風險的一個應對措施,其價值值得肯定。
家長儲存臍帶血應選擇合法的臍血庫
據了解,在省衛計委的指導下,我省各大醫院均依法開展了臍帶血的科普教育及採集工作,不過記者也注意到,某些醫院存在不合法的宣傳及採集現象。
某些生物技術公司甚至打出來「胎盤造血幹細胞」的概念來規避政策限制
「規範」中明確規定「實施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來源必須合法,供移植用非血緣骨髓造血幹細胞應當由中華骨髓庫提供,供移植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應當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批准設置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提供。」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批准設置的合法臍血庫只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山東省、廣東省和四川省等7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貴州省幹細胞庫」並沒有採集資質。根據有關規定,無資質機構非法採集存儲的造血幹細胞,不僅醫院臨床不準使用,而且非法採集機構也涉嫌違法,可追究刑事責任。
為了保障臍帶血儲存家庭的合法權益,我省衛生行政部門亟待加強對新生兒臍帶血採集的監管,同時市民在選擇儲存臍帶血時,也要擦亮眼睛,謹防受騙上當。
原標題:儲存臍帶血,擦亮眼睛辨清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