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寒若
我們總是羨慕別人能夠寫出重點突出、條理清晰的好文章,其實他們是掌握了基本的寫作原則。那這些寫作原則是什麼呢?答案就在這本《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裡面。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的作者布蘭登·羅伊爾是加拿大人,就讀於哈佛大學,後在考試培訓機構Kaplan擔任主管。
任職期間,他潛心研究英文寫作、語法和邏輯推理教學,《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便是他的經典著作之一。
這本書主要分為寫作的結構、風格、可讀性這三大部分,列舉了20條寫作原則進行詳細地闡述。
結構是文章內容的組合構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現。它關乎文章組織以及表述觀點的順序。
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寫說明文會先告訴讀者文章的大體意思,然後再提出支撐觀點的事例,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意。
這就採用了「自上而下」的寫作方法,先進行總結,再做具體的描述。
我們寫文章的時候,都需要確立主題。主題需要例子來進行說明,最好是分解成二到四個部分,然後再運用引導句。
什麼是引導句?引導句是對整篇文章內容的一個總結,提示文章接下來要講什麼內容,主要討論的事項和順序。這類似於,小時候老師要求我們寫文章的內容概要。
我們確定了文章內容後,需要使用轉折詞提示寫作的方向。轉折詞也就是表示某個事物的轉變,變化,強調變化後的狀態。
與轉折詞相關的關聯詞有:可是、但是、儘管……還,雖然……但是,卻、不過、然而、只是、儘管……可是……
轉折詞的作用:對比、舉例、接續和總結,作者布蘭登·羅伊爾把轉折詞稱為語言的交通燈。
最常見的六種寫作結構有:範疇結構、評價結構、時間結構、比較結構、線性結構、因果結構。
使用這六種寫作結構的好處就是使觀點的順序安排得當,不同的結構對寫作的順序也會有所不同。這就要看你選擇用哪一種文章結構了。
當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不要讓所描述的觀點太過分散。最好是先完成一個主題的討論,再接著討論其他主題。這樣不會造成讀者思想混亂,分散注意力。
「風格」是指文章作品從整體上表現出來的獨特而鮮明的風貌和格調。不同的作家,他們在創作上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都不盡相同。
好的作品和普通的作品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你是否使用了準確,具體的例證。所以我們在文章裡應該使用準確,具體的詞彙去支撐所講的內容。
作者布蘭登·羅伊爾在書中還提出了一個提升論證的技巧:
在寫作用語上,不要只說「是什麼」,還要說「為什麼」。提及「為什麼」既為寫作提供了支撐,又暗示了作者的寫作原由。
增加個性化的例子,可以讓文章更加難忘。也就是要多使用代詞「我」「你」,使用代詞還能與讀者拉近距離。實現例證個性化還可以用到軼事、引用、類比、明喻和暗喻這些手法。
用簡單的詞語表達你的觀點,也就是保持簡潔。作者布蘭登·羅伊爾在書中指出,簡化寫作最基礎的方式是使用較簡單的詞彙。但是也不能太簡潔了,連中心思想也沒有表達出來。我們可以根據讀者的特點來選擇用詞。
我們在讀文章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讀到長句。長句讀起來不但費勁,還不明白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我們可以把長句拆分成2~3個短句,讓文章變得更加清晰。好的短句可以快速地抓住讀者眼球。
關於這一點,作者布蘭登·羅伊爾列舉了大型黑啤酒品牌的廣告語進行說明短句的好處:
黑與眾不同。黑精緻高雅。黑精明敏銳。黑堅定果敢。黑神秘莫測。黑性感魅惑。黑光滑細膩。黑是欲望的另一面。
威廉·斯特朗克(William Strunk Jr.)說過:
文章有力貴在簡潔。句子不應包含不必要的詞語,段落不應包含不必要的句子,同理,一篇文章不應有不必要的段落,機器不應有不必要的零件。這不僅要求作者應保持所有句子簡短,避免細枝末節,僅扼要闡明主題,更要斟酌所說的每一個詞。
那麼這個時候就要刪除不必要的詞。也就是要刪掉過多的限定詞,多餘的語句,避免不必要的短語。在語態方面,作者布蘭登·羅伊爾覺得要多使用主動語態。也就是多用主動句,少用被動句。
作者布蘭登·羅伊爾認為:
主動語態更以行動為導向,更直接、簡練,減少了必需詞彙量。
也要多用動詞,少用名詞。不要把動詞和形容詞名詞化,名詞化容易弱化文章的內容,因為它會使句子變得很長,讓讀者讀起來費力。
如果文章中有相似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方式表達就可以了。保持一致、平行的形式表達可以讓句子的表達清晰有力,這就是要使用平行句式。
我們還可以通過變換句子的長度和開頭,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在文章中我們也需要選擇恰當的語氣,也就是控制寫作的語氣,儘量用積極、個性化的語氣寫作。
如果一篇文章用了消極的語氣,相信讀者不會願意看,畢竟沒有誰喜歡看到消極的情緒來影響自己的心情。
「可讀性」是指讀物所具有的閱讀和欣賞的價值,怎樣才能讓文章具有可讀性呢?
1.在文字周圍增加更多空間,以增強可讀性。
2.使用粗體、斜體、破折號、項目編號來突出關鍵詞和短語。
3.用數字列出項目,給小節標題加陰影強調每個部分開頭。
4.用標題或題要拆分或歸納文章。
作者布蘭登·羅伊爾最後提到,當文章寫完後,一定要對文章進行回顧與修改。這個部分是每一個寫作者都必須要做到的一步,也是必須經歷的一步。
即使是大師級別也不例外。很多優秀作家的作品,都是經過了無數次的修改,才呈現在大眾面前。
其實寫作與做其他的事情是一樣的,都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寫出一篇質量好的文章。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裡面所講的這些原則雖是最基礎的,卻都是大家平時經常會忽視的。如果你也喜歡寫作,不妨把這本書當作指引,成為你寫作的入門書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