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巖板大火。
雖然巖板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但真正爆發還是在今年,所以把2020年稱為「中國巖板元年」也不為過。
我們知道,一個品類甚至是行業的誕生和發展,必然要經過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這四個階段,正如一個人的成長,從出生到青少年時期,再到成年,最後到老年時期,這是萬物生長發展的基本規律。而巖板,目前充其量處於一個人的5-6歲時期。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基本技能、天賦,可以預測他未來的身高、體重和體型,也可以預測他未來的社交圈子和發展空間。
但是,一切都只是預測,只是未知數。我們如果一定要在這個階段去規劃它的未來,想讓它活成我們想要的模樣,我覺得為時過早。無論是人,還是一個品類,一個行業,它的發展一定要遵循規律,要經過需求端、供給端、營銷端、資本端、跨界端等各個維度的不斷檢測、迭代和整合。
巖板便是如此。
所以,針對近些時日行業內各種提出制定巖板標準的呼聲、討論巖板是否過百億巔峰的言論,我覺得,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吧,讓巖板自我發展、自我檢測一段時間,看看它真正的應用場景有多廣,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能夠以作為替代其它板材的身份進入家居領域,看看終端消費者是否真正能接受它、喜歡它並大量應用它。不然,就可能出現揠苗助長、矯枉過正等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情況發生。
現階段,我覺得我們需要搞清楚這四件事,才可以著手計劃巖板的未來。
巖板應用場景有哪些,分別佔比多少?
巖板之所以火爆,就是因為和瓷磚相比,除了具備瓷磚的上牆下地功能之外,還作為一種裝飾材料進入家居領域,可以有無限的擴展可能,具有無限的想像空間。所以,我們基於此開始憧憬巖板的百億巔峰,但是,事實真是如此麼?我們的百億巔峰有沒有數據依據?我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到底能不能適應於大家居這個產業?如果能適應,那麼不同的應用場景下,分別有多少的市場容量?
誰也不知道。
一切都沒有數據支撐,我們有的只是對家居應用領域的憧憬和期望,我們有的只是基於大家居總體市場容量對巖板市場份額的預測。
所以我覺得,在做有關巖板的一切分析之前,先要思考一下,巖板到底有哪些大家居行業的應用場景,分別佔比多少。
無論巖板如何定義,我們姑且把巖板的應用分為以下幾類:
1、用於背景牆的巖板,以高端客戶為主;2、代替護牆板,成為一種牆體裝飾材料;3、地面鋪貼巖板,主要是代替瓷磚的地面鋪貼功能;4、家具巖板,主要為餐桌、臺面等;5、衛浴巖板,主要為櫥櫃飾面、浴室臺面、洗漱池、廚房操作臺等;6、家居定製巖板,主要為飾面板、衣櫃面板等。
我們可以看出,巖板作為一種新型板材,應用場景極其廣泛,幾乎全屋都可以使用巖板。但是,這些場景中哪些是巖板的主要應用場景,哪些是次要應用場景,哪些是可以深挖用戶需求新拓展產品線,哪些需要我們通過技改和設計師一起合作推出的新產品。這些都需要我們通過調研家居行業的用戶需求、市場分析和競品分析,才能得出真正的巖板市場容量。
而在此之前,空想巖板在大家居領域的應用場景之廣、市場容量之大,都屬於鏡中花,水中月。
巖板怎麼賣?渠道需要重構嗎?
一個產業的發展閉環中,不僅有供應鏈端,還要有營銷端。
近期記者走訪過很多陶瓷品牌,絕大部分品牌都建立了自己的巖板生產線,但提及巖板如何銷售,走哪些銷售渠道時,大家都很迷茫。
因為在巖板出現之前,大部分陶瓷品牌並沒有和家居定製行業發生過關係!
而整個行業在幹什麼呢?整個行業都在談巖板又上了多少條生產線,有多少產能,有哪些規格,都在高談闊論巖板整個產業的生產端和供應端,有多少人在關注巖板生產出來怎麼賣,原來的傳統經銷商渠道能不能賣得動?
據了解,一些先行的巖板頭部品牌已經分得了第一杯羹,和一些家居定製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同時,一些巖板加工廠也和家具廠進行整合,生產並銷售了一些巖板餐桌、巖板衛浴產品。行業的先頭部隊似乎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營銷體系。
但是,從整個行業來看呢?大部分巖板廠家還是不知道如何銷售,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巖板銷售體系。我們來分析一下巖板的銷售體系,主要分為四個方面。
1、傳統的陶瓷經銷商渠道,只適用於銷售以背景牆、護牆板、鋪地巖板等原來類瓷磚功能、較少需要加工的巖板產品;2、用於巖板餐桌等家具類巖板,適合銷售往家具廠、巖板家具品牌等一些家具渠道;3、用於衛浴類的巖板,適合銷售往衛浴廠家、衛浴巖板加工品牌;4、用於家居定製類的巖板,適合於和整裝公司、裝修公司、大定製公司合作,做高端定製類巖板。
所以,從以上四點我們可以看出,對陶瓷品牌廠家來講,原來的瓷磚經銷商僅佔巖板銷售很小的一部分,新形勢下,巖板的銷售渠道需要重構,而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行業內整天談巖板的生產製造,不如也多花點時間來琢磨一下巖板的營銷體系。畢竟沒有好的營銷體系支撐,巖板也是賣不動的,將會陷入供大於求、粥多僧少的不利困局。
巖板的消費者需求是原發性剛需,還是引導性需求,抑或是偽需求?
9月22日,公眾號執行官發表《小心!40天增20+條生產線,巖板火爆可能只是一時......》一文。文中指出,巖板的「火」要弄清楚兩點:1、是行業力推之下的火還是消費者需求導致的熱潮,如果是前者那麼相當危險;2、是消費者一時的嘗鮮還是未來會成為家具的基本構件。
該作者認為是前者,原因是:一、替代性的新材料已經出現,無論是貼面還是其他材料,巖板帶來的新鮮度不外乎質感和花紋,這兩者均可替代;二、巖板與木板的結合存在相當的技術、安裝隱患;三、巖板的生產企業不掌握銷售能力,而掌握銷售能力的定製家居企業不掌握生產能力,這種跨界的背後是嚴重的分離,將根本上阻礙巖板的前景。
對於該作者的言論,我不予置評,但是,該文章提出的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因為它關係到巖板能否真正進入大家居領域,那就是:巖板是不是消費者真正的剛需,還是引導性需求,抑或是偽需求?
首先,我不認為巖板是消費者的剛需。因為巖板是一種可替代性裝飾材料,一方面,它是替代別的裝飾材料而產生的;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種全新的裝飾材料。因此,無論從哪方面而言,巖板都是一種非剛需的替代品或裝飾品,至少目前而言,不是消費者的剛需。
其次,現在不是剛需,不代表未來不是剛需。因為巖板的各種優勢和特性,將會有大量的消費者來應用它、喜歡它。這就要我們巖板廠家、裝修公司、家居定製商和設計師一起來推廣應用它,挖掘和引導用戶需求,教育市場和消費者,從而逐步將巖板這種材料發展成消費者的剛需。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覺得規劃巖板的未來之前,必須把這一點搞清楚,同時制定出相應的巖板應用和市場教育路徑。
巖板作為一種可替代性材料進入家居領域,面臨的競爭有多大,完成市場教育和真正替代的周期有多長?
大家都知道,巖板進入家居領域,是一種可替代性材料。但是,我們有沒有分析一下,家居領域被替代的材料有多大市場份額,有沒有一定要被巖板替代的理由,替代的周期有多長。這些問題,將直接關係到巖板的家居應用可能和發展周期。
這個問題不搞清楚,我們就高談巖板的百億巔峰和家居應用場景,同樣是不合時宜的。
關於巖板的爭論很多,但大體是圍繞發展前景、應用場景、標準制定、產能產量、家居應用等方面去研究,很少有涉及消費者需求、銷售渠道、競爭品類等方面。我覺得,與其高談闊論巖板供應鏈端,不如靜下心來,讓子彈飛一會兒,讓巖板再發展一段時間,可以高屋建瓴提出一些指導性的建議,但更多的是讓巖板圍繞市場規律去自我發展。
作 者: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