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人,早給自己安排了退路

2020-12-15 騰訊網

社會疾速發展,時代變化洶湧,面對這個不確定的世界,有遠見的人,早就給自己安排了一條退路。

別只顧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

生活中,我們有很多人,在日復一日的穩定工作裡,失去了適應變化的能力。

唐山收費站下崗姐姐說:「除了收費,啥也不會」。這是很多人面對變化時,內心恐慌的根源。

因為在那份虛構的「穩定」裡,我們以為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所以安逸地朝九晚五,安逸地吃喝玩樂,安逸地做一隻被溫水煮的青蛙。

當變化降臨,手足無措,崩潰彷徨。

這個時代,知識周期不斷縮短,人工智慧虎視眈眈,跨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可能你今天做的行業,明早醒來,就成為時代的過去式,打敗你所在行業的,可能是你從來沒當成對手的路人甲。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現狀偏見」,是說幾乎所有人都有一種思維傾向,不喜歡冒險,喜歡維持原狀。這是我們大腦程序裡的一個巨大bug。

參與創建英特爾公司的前CEO安迪·葛洛夫曾說,創新是唯一出路,淘汰舊的自己,否則競爭將淘汰我們。

若想經久不衰,切勿經久不變。思維僵化、故步自封,只會使路越來越窄,最終無路可走。

所以,不如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儘可能多地接觸工作以外的世界,坦然接納日新月異的變化。

走的遠的,往往是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是個新概念,來源於英文Slash,它指的是,擁有多重職業能力的人。

成年人也是如此,當你總是擁有多種能力,始終追求改變,你就不會呆在原地,就能夠選擇與誰同行,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這個世界也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優秀的人,從來都不會擁抱安穩。

比如,有太多你無法左右的東西。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

比如,很難再有一份永遠不錯的工作,一個長盛不衰的行業,一家永遠不倒的公司。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抵禦不確定的方式?

最好的辦法,只能是在做好現有工作的同時,打造多種職業和專業能力。

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那麼你就改變自己,做一個斜槓成年人。

這樣,不管怎樣,你都能具備對抗一切風險的能力。你一直掌握主動權,你才一直有路可走。

唯一不會背叛你的,是你的認知和能力

這世上從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能力。

從諾基亞這樣的行業巨頭轟然倒塌,到大潤發易主,再到未來AI時代,50%的工作都要消失,在時代車輪的碾壓下,沒有誰能逃離。

如果沒有危機意識,沒提前做好職業規劃,即使你再努力,當噩運來臨時,你往往會招架不住,猶如天塌。

職場裡還有另一種老員工,每天非常勤奮努力,可那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低品質勤奮者,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你每天忙碌卻是瞎忙;你一人多崗,卻都只能淺嘗;你擁有全能的技能,卻沒有一技之長;你樣樣通,卻樣樣不精。

真正的穩定是你在風暴之前就未雨綢繆,抓住機會學習,野蠻生長,而不是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傾,更不是在你最好的年華,滿足於優越感和舒適區。

在這個時代,你的工作也許會背叛你,你的行業也許會背叛你,而唯一不能背叛你的,是你的認知和你的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女人到了40歲,記得給自己留好3條退路,這樣晚年才不遭罪
    有人說「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我並不認同這樣的觀點,40歲的女人也是一枝花,正是女人最成熟有韻味的時候,只要自己的生活過得精彩,女人只會越活越年輕,尤其是當女人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要學會對男人和孩子放手,這樣未來的生活才會幸福地像花兒一樣。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到了40歲,記得給自己留好3條退路,為自己而活,這樣晚年才不遭罪。
  • 一個人越來越有遠見的三種跡象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很多人都在談遠見。做人要有遠見,這樣才能不被眼前的誘惑所迷惑,不被眼前的人和事所羈絆。到底什麼是遠見?世間所見,難逃「人、事、物」,看人要看表裡,看物要看本末,看事要看始終。看得透徹,就是有遠見。成大業者必有遠見。
  • 背水一戰,給自己一片沒有退路的懸崖
    主要說的就是人要切斷自己的退路,給身後留一片懸崖。當你沒有任何退路的時候,往往能夠激發出最大的潛力,調動所有的激情,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一位中國留學生剛到澳大利亞的時候,為了尋找一份能夠餬口的工作,便騎著一輛舊自行車沿著環澳公路走了數日,替人放羊、割草、收莊稼、洗碗……只要給他一口飯吃,他就會暫時停下疲憊的腳步。
  • 如何做一個有遠見之人
    一個人,要想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遠,不僅要權衡眼前利益,更要善於謀劃未來。只有把眼界放寬,把視線拉長,並腳踏實地去堅守,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相反,如果把目光投在眼前,只看到既得利益而沒有未雨綢繆的思想,那麼成功也只是暫時的。所以,我們要做一個遠見之人。
  • 一個有遠見的人必須具備以下9個方面
    相信你能使自己活得更好,這只是第一步,要是自己的遠見真正有價值,還必須與另一種能力結合起來,如何使遠見變為現實,有遠見但不能把它變為現實的人,只是個空想家,你需要一套實現你遠見的戰略和步驟,下面這9個方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人的遠見有多廣,他的世界就有多大
    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如人生路途中的一盞燈,時刻照亮前方,幫助我們前行,讓人不會有在黑暗中摸索的痛苦。諾貝爾當初在自己的實驗室裡研究炸藥,失敗了千百次,甚至連他自己也受了好幾次傷,可當家人對他抱怨甚至要阻止他時,他總是笑著說:「沒事,下次一定能成功。」試想,如果沒有這份積極、樂觀,他怎麼能堅持不懈,最終成為傑出的發明家?
  • 假如當年臺灣失守,蔣介石有沒有為自己安排後路?
    但是蔣介石對自己的國民黨軍隊情況心知肚明,400多萬人的軍隊說倒就倒,軍隊腐敗、紀律渙散、戰鬥力低,只要解放軍發起全面進攻,臺灣也不一定能夠守得住。因此在敗退臺灣以前蔣介石就為自己的後路做了謀劃。其實蔣介石的退路有多條可以考慮:第一條退路,去往美國按常理來說,宋美齡在美國,跟美國政界的關係也比較好,因此前往美國是蔣介石不錯的選擇。但是,解放戰爭後期,美國放棄扶持蔣介石,轉而扶持李宗仁,這讓蔣介石很惱火,他認為國民黨的敗退跟美國的隨意幹涉有很大的責任。何況現在的蔣介石大勢已去,美國對蔣介石不再感興趣。
  • 真正城府很深的人,與人打交道時,會留下這幾條「退路」
    很多人都不喜歡城府很深的人,覺得別人城府很深,可能會算計自己,總是覺得有陰暗的一面。其實,城府很深的人,一方面是維護自己的利益,一方面是給別人留退路,從而達到人生「進退自如」的境界。真正城府很深的人,與人打交道時,會留下這幾條「退路」,是與人鬥智鬥勇的過程,體現了他的思維模式與別人不一樣,並且不隨便加害於人。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炫耀孩子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三緘其口」,因為他們明白:當孩子處在嫩芽成長期,做一個不多說的父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 不炫耀 當紅主持人撒貝寧 不攀比 很多人忙忙碌碌了大半生,到最後,其實都是為了成就孩子的人生,希望孩子出人頭地,希望孩子光宗耀祖。 然而,有一種成就,叫成全;另一種成就,卻是摧毀。
  • 一個有遠見的人,做人做事,往往懂得這二條天規!
    曾國藩在《挺經》中總結自己一生的三大遠見。一是克服萬難,組建湘軍,剿滅太平天國,是判斷形勢有遠見。二是通達人心,舉薦李鴻章、左宗棠等,是識人用人有遠見。三是助剿濟遠,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是籌劃謀局有遠見。曾國藩的遠見卓識,也讓他建立不世之功,所以名留青史,深受世人尊崇。
  • 有遠見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孩子來到學校,進入社會,會有許許多多的困惑,苦惱,怎麼引導,確實需要學問。家長要幫助孩子處理來自方方面面的信息,肯定正面信息,剔除負面信息,正確看待中性信息。比如,孩子說,「誰誰買了一雙耐克鞋,花了1000多。」你要說,「父母也可以給你買,但是如果是你將來自己買的你會更自豪。人的外表穿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要有學問,有品行,有內涵。」
  • 富士康和蘋果有足夠的時間,為Mac電腦和iPad準備退路
    蘋果Mac電腦和iPad生產線外遷越南,我們想好了退路沒有由於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蘋果公司一直擔心在我國的代工問題會不會受到影響,所以蘋果公司一直在尋找退路。其實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早已經開始投產使用了,不過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印度的工作效率很低。其實這一點絲毫不出意外,畢竟世界上和我們國人一樣努力、聽話的不多了。不過不管效率如何底下,有句話叫做量變引發質變,效率再低也可以用人數去堆。富士康和蘋果已經想好了退路,那麼面對日益複雜的中美關係,我們有沒有想好退路?
  • 愛一個人,不要無條件信任,給自己留點「隱私」,才有「退路」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隱私或大或小,或是自己,或是家人,或是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或是一些不想公開的秘密。如果你打著無條件信任的旗號把自己的所有隱私都告訴了「外人」,一旦最後遭遇了辜負和背叛,光是「你的隱私成了公開的秘密」這一點,就足以讓你很痛苦。花花就有過這樣的感情經歷,自以為男朋友值得自己信任,自以為可以向他吐露所有心聲,結果最後卻被無情背叛了。「愛一個人,不要無條件信任!」
  • 世事自有因果,老天早有安排
    不要害怕看到一個人正在發光,也不要因為自己不夠明亮而感到遺憾,他們發光能說明他們優秀,但你不發光,不代表你不夠好。或許是時間未到,或許是還沒想開,或許是準備不夠,種種原因,都有可能。等到你覺得自己準備好了,等到你覺得自己也可以想其他人一樣展現自己,一樣發光發熱的時候,就是時機成熟了。不用著急,也不必著急,如果你著急為了合群,那你只會讓自己過早地失去自己的獨立特性,假如你急著取悅誰而改變自己,那反而會讓你失去分寸,變得不想自己。
  • 一個有遠見的人,會從哪幾個方面去思考問題?仿佛能看到未來光芒
    一個人的遠見來自於哪裡?來自於家庭的教育?來自於學校的教育?來自於社會的教育?其實遠見這個東西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擁有的。有些父母很有遠見,會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會嚴格要求孩子去積極看書,會讓孩子參加各種實踐活動。每一次的成長都在幫助孩子增強他們的遠見。
  • 做一個有遠見的人,成功就在不遠處,利用規律,造福人類
    當今社會是一個從高效率的節奏社會,所以生活在其中的人往往目的性過強,功利心過強,急於求成,急於見效,因而失去處世的泰然,做事應有的遠見。植樹節來臨,眾人討論該在枯死的柏樹的位置補種一棵什麼樹?急於求成的人要求種一棵夾竹桃,因為家豬頭像他們要求的那樣,可以以最快見成效,有遠見的人則會建議種柏樹,儘管他們可能看不見柏樹長大的樣子,但他們的遠見定會造福後人。
  • 「四有」父母:有修養,有原則,有格局,有遠見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語,列夫·託爾斯泰也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首先父母也應做到有修養。
  • 教育遠見是農村的「稀土」
    高中階段的教育,一般家庭都可以承受得起,高等教育雖然成本較高,但國家優惠政策較多,無息貸款、助學金、獎學金等政策,加之來自社會的資助都提供了一種積極上升的渠道。實際上,真正盤在農村地區上空的是教育信仰不能落地,教育遠見不能生根。很多人沒有如願進入教育園地,更多地是因為一種對教育的信心不足,他們從教育那裡讀不出希望,看不到未來,摸不到現實的真切、真實。
  • 遠見超童與其他學習產品有什麼區別?
    遠見超童與其他學習產品有什麼區別?遠見超童,30多年的研究而成的教育理論模型+6000多個具體教育方法點基礎研發而成的自學型能力訓練系統,與其他學習產品對比,到底有什麼區別?家長端有詳細的學習分析報告,包括級別、詞彙量、語音變化情況等。即使出差加班,不在孩子身邊,也能知道他的情況。
  • 退路太多,所以你才沒有出路
    其實,這些都是非常「恰當」的理由,也確實非常有道理。可成功,往往就是在不講道理中產生的。你又想保證生活質量,又想要足夠的休閒娛樂,還不放棄職業進步,天底下又哪有這麼好的事情?人給自己設定退路都是非常容易的,誰都能在幾分鐘內想到十幾個出來。可這樣的藉口和退路,除了用來說服自己外,還有其他意義嗎?犧牲,是我想講的第一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