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太原市所有中學全面複課。20萬名中學非畢業年級學生回到思念已久的學校。
為了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開學複課一方面要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要嚴格落實要求,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學校要打通校內與校外防禦陣地,與學生本人、監護人籤訂校外安全防控承諾書,構建起學校、家長、學生「三位一體」可追溯、可查詢的動態管理計劃。
01學校嚴格把好疫情防控關
從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我省大中小學幼兒園各個學段開學時間表之後,各個學校就啟動了全面複課工作。
進山中學校長吳裕民介紹,學校按照之前高三、初三開學的程序,成立領導組辦公室,組建了疫情防控組、班主任工作組、後勤保障組、醫療衛生組、消殺組、應急處置組、開學報到工作組等13個工作小組,細化工作要求,責任落實到人,確保防控到位。5月10日下午,吳裕民再一次檢點了開學安排,「有了高三和初三兩次複課經驗,大家對整個工作流程已經非常清晰。只是這一次同時複課的學生人數增多,大家一定要把工作細化,確保所有措施落實到位。」
開學前,學校對全校師生員工進行排查,對健康狀況建檔立卡,確保全覆蓋、無遺漏、精準摸清重點人群底數。提前安排好開學當天的工作流程,給家長下發了《非畢業年級學生返校復學的告知書》,詳細安排好開學複課的工作。對每個年級每個班的到校時間、每天的入校流程、測量體溫等工作都作了精細化安排,確保錯時錯峰入校。
該校根據家長自願原則,為學生提供午餐服務。儘可能保證學生「早上進晚上出」。整個學校採用了網格化管理,儘量保證學生之間保持1米的間隔。同時對食堂、宿舍、體育館、圖書館實行人流量控制。按照要求,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不再組織全校性學校間的聚集性活動,暫停家長開放日、學校運動會等活動。
02家長做好家庭防護
隨著開學的臨近,家有初中生的張紅梅忙著為孩子開學複課作準備。在疫情期間,她和全家人都養成了勤通風、勤消毒、勤洗手、出門戴口罩的生活習慣。從4月27日開始,她的生活又增加了一項內容,每天給孩子測量體溫,並在班級群裡給老師匯報。「這樣做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一定要認真做好。」孩子正常返校複課,對於一家人來說是當下的頭等大事。
由於疫情,孩子已經在家裡學習了近3個月。張紅梅非常擔心孩子的視力問題,「網絡上課,孩子自己的學習效果肯定不如在學校到位,特別盼望著開學,孩子能回到學校扎紮實實地學習。」她忙著給孩子列印好複課的各種信息表,準備好每天上學要帶的口罩、體溫計。連孩子的上下學接送也想好了,「以前孩子騎電動車上下學。現在疫情還不能掉以輕心,我打算每天和愛人輪流開車接送孩子。」一想到孩子終於能回到學校上課,生活能恢復到正常狀態,張紅梅不由地哼起了歌曲。
03學生承諾做好個人防護
「離開學校4個月了,我太想回學校上學了。」對於現代雙語學校初二學生張樂天來說,返校複課是盼望已久的好消息。從公布開學消息之後,他就自己做著開學準備,返校要準備的體溫計、口罩、衣物、作業、生活用品都已經收拾好。「我們學校是封閉式寄宿管理,回到學校嚴格按照老師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我相信我們能做好。」他說已經開始期盼學校生活。
而對於更多的走讀學生來說,回校複課還意味著一份責任。志達中學的郭夢說:「學校和家之間兩點一線,減少途中逗留。在上下學途中戴好口罩。在學校要按照要求保持和同學的安全距離。保護好自己,這是我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同學和老師們負責。這次疫情,對我們是一次生命教育,也是一次規則教育。尊重規則,保護自己。」
來源: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