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兩篇Nature:運行溫度高於1K的量子計算平臺問世!

2021-01-10 騰訊網

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的基本單位。就像經典計算模擬位一樣,每個量子比特都表徵兩種狀態(0 或 1)進而形成二進位代碼。然而,與位不同的是,它可以同時顯示兩種狀態,即所謂的 「疊加」 狀態。

量子計算平臺有望在一系列重要問題上超越傳統計算機,從精確的藥物製造到搜索算法。然而,設計一種可以在真實環境中製造和運行的量子計算設備是一項重大的技術挑戰。

由於熱產生的振動會干擾量子比特進而影響其工作性能,現有的量子計算平臺需要冷卻至極低溫度。一般來說,平臺需要在約 0.1K(開爾文)即零下 273.05℃的溫度下運行,否則存儲在這些量子比特中的量子信息通常很快就會丟失,而達到這種溫度需要非常昂貴的成本和嚴苛的製冷技術。

本周三,《自然》雜誌同時發表兩篇論文,展示了可以在比現有技術高出數倍的溫度下運作的量子計算平臺。

德爾夫特理工大學 Menno Veldhorst 和他的研究團隊製作了一個能在 1.1K 溫度下運作的量子計算平臺。

新南威爾斯大學 Andrew Dzurak 和他的研究團隊演示了一個能在約 1.5K 的溫度下運作的量子計算平臺。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相對溫升很小,但對於將現有原型機擴展至更大更強的量子計算機來講,研究結果或能帶來重大的影響。同時,運行溫度的提高代表著現有量子計算平臺向實用性方面邁進的一個重要飛躍。

制約量子計算發展的溫度

想像一下如果將量子處理器單元插入傳統常溫的電子電路它們會怎麼樣呢,答案顯然是它們就會立即過熱。

一直以來,溫度是困擾量子計算平臺得到大規模應用的難題之一。在世界範圍內開發的大多數量子計算機只能以絕對零以上 0.1℃的溫度下運行,而達到這個溫度則需要數百萬美元的製冷設備。

因此通常來講,量子比特在特殊的 「冰箱」 中發揮作用,但它們仍由在室溫下工作的傳統電子設備控制,這也是阻礙技術進步的主要障礙。

現在,來自新南威爾斯大學的 Andrew Dzurak 教授和德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員 Menno Veldhorst 領導的研究人員已經分別一定成都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新南威爾斯大學的 Andrew Dzurak 教授(右)

Dzurak 解釋道:「添加到系統中的每個量子比特對都會增加產生的總熱量,並且增加的熱量會導致錯誤。這就是為什麼當前的設計必須保持接近絕對零度的主要原因。」

同時,Dzurak 教授表示:「我們的新成果為量子計算機從實驗設備到價格合理的量子計算機開闢了一條道路,可以在現實世界的商業和政府中得以應用。」

2019 年 2 月,Dzurak 的研究小組首次通過學術預印本檔案館(Academic Pre-print Archive)公布了他們的實驗結果。而在 2019 年 10 月,由 Dzurak 研究小組的前博士後研究員 Menno Veldhorst 領導的荷蘭小組宣布了使用 2014 年在新南威爾斯大學開發的相同矽技術的產生了類似結果。

世界相對兩側的兩個研究小組對這種熱量子比特(Hot Qubit)行為的確認,導致兩篇熱量子比特技術論文在今天的同一期《自然》雜誌上同時發表。

矽基量子比特技術

與世界上正在探索的大多數設計不同,在發表在《自然》雜誌的兩項獨立研究,分別報導了在溫度高於 1K(零下 272.15℃)的矽基量子計算平臺上進行的原理驗證性實驗。

Menno Veldhorst 和他的研究團隊製作了一個能在 1.1K 運作的量子電路,Andrew Dzurak 和他的研究團隊演示了一個能在約 1.5K 的溫度下運作的系統

矽能把超過 1K 溫度下正常運作的材料很好地與周圍物質隔離開,因此這兩項研究都將電子在矽中的自旋作為量子比特。在這種極低的溫度下,「冰箱」 強大到可以允許引入局域電子來校正量子比特,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將量子處理器擴展到百萬量子比特的必要條件之一。

由 Dzurak 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的單元包含兩個量子比特,它們被限制在嵌入矽的量子點中。這種矽材料擴大規模後可以使用現有的矽晶片工廠進行生產,並且可以使量子計算平臺無需數百萬美元的冷卻即可運行。使用矽的量子計算平臺與傳統的矽晶片集成起來也將更加容易,這將是控制量子處理器所必需的。

量子糾纏的藝術表現 圖源:QuTech

研究人員在矽晶片上進行量子處理器單元的概念驗證,其工作溫度為 1.5K,比 Google、IBM 等公司使用超導量子比特技術開發的主要競爭晶片技術高出 15 倍。

Dzurak 解釋說:「雖然這仍是一個非常低的溫度,但是僅用幾千美元的製冷價值就可以達到這個溫度,而不是將晶片冷卻到 0.1K,那將需要數百萬美元。雖然用我們日常的溫度概念很難理解,但是這種增長在量子世界中是極端的。」

德爾夫特理工大學博士生 Luca Petit 表示:「雖然溫度的升高僅有一點,但就可用的冷卻能力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在這些溫度下,量子比特不再必須在真空中工作,而是可以浸入液體中,這使一切變得更加實用。」

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已經克服了阻礙量子計算機成為現實的最困難的障礙之一。

團隊製作的演示視頻 來源:UNSW

量子集成電路的未來

研究人員認為,將工作溫度提升至 1K 以上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因為冷卻到這一臨界值以下既具有挑戰性同時成本高昂。

隨著溫度上升到 1K 以上,成本將大大降低,效率將顯著提升。此外,使用矽基平臺也是很有誘惑力的選擇,因為這將有利於使平臺集成使用現有矽基硬體的經典系統中。

舉個簡單的例子,能夠執行設計新藥物所需複雜計算的量子計算機,將需要數百萬個量子比特對,數百萬個量子比特的需求對設計人員提出了巨大挑戰。

當擴大量子比特的數量時,量子比特和電子器件之間的分離會引起問題。目前,需要一條單獨的電纜將每個量子比特連接到其控制電子設備上。當獲得一臺工作的量子計算機所需的數百萬個量子比特時,這不再可行。

在超低的溫度下,維持量子計算機有足夠的量子比特以供使用的前景令人望而生畏,原因在於這項技術成本高昂,並且將製冷技術推向了極限。

對於量子計算平臺未來的發展道路,Veldhorst 表示,現在量子技術的狀況與在 20 世紀 50 年代的計算機技術相似。

「那時,每個元器件都必須焊接在一起,這對于越來越大的電路需求來說是不可行的。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集成電路。它使得直接在晶片上構建組件成為可能,最終使數十億電晶體被放置在同一個晶片上。」

Veldhorst 補充道:「我們正在努力建立一個包含越來越多高質量量子比特的系統。工作在 1.1K 的溫度下有極大的好處,我們現在可以開始考慮將量子硬體和經典硬體集成到一個晶片上。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將創造量子集成電路。」

「 2015 年,我們首次展示了兩個可驗證的矽量子比特。現在到 2020 年,我們已經在實際溫度下取得了同樣的成就。再過五年,我們可能已經有了量子集成電路。那將是邁向未來量子計算平臺的一大步。」

參考資料:

https://www.eurekalert.org/emb_releases/2020-04/uons-hqb040820.php

https://qutech.nl/hot-dense-and-coherent-scalable-quantum-bits-operate-under-practical-conditions/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2020科技趨勢」,獲取《2020科技趨勢報告》完整版PDF!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AI女神」,獲取《人工智慧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學者報告》完整版!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AI10」,獲取《淺談人工智慧下一個十年》主題演講PPT!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GNN」,獲取《圖神經網絡及認知推理》主題演講PPT!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AI指數」,獲取《2019人工智慧指數報告》完整版PDF!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3D視覺」,獲取《3D視覺技術白皮書》完整版PDF!

相關焦點

  • 量子計算機「熱」了15倍!科學家將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1...
    而在更高溫度下工作的能力是擴大到未來商業級量子計算機所需的許多量子比特的關鍵。 而日前,兩個物理學家小組在Nature上發表了最新研究,表示他們已經獨立製造出可以在1開爾文以上的溫度下工作的量子設備,這種溫度比競爭對手所能承受的溫度高出15倍。
  • ...小麥「癌症」、多動症與睡眠障礙、新型電極、量子計算平臺運行
    ——新華網 6 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一開爾文以上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英國《自然》雜誌4月15日發表的兩項獨立研究,成功演示了能在以現有運行溫度的15倍溫度下運作的量子計算平臺。
  • 我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我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2020-12-04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量子計算前景一片大好?MIT新研究「潑冷水」|Nature
    為什麼量子計算如此「脆弱」?量子比特(qubits)的完整性是一個關鍵問題。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中的邏輯元素,每個量子比特都有一個「神奇的能力」,就是可以處於「量子疊加態」。這種能力讓量子比特可以同時存在2種狀態,從而實現了量子版的並行計算。因此,一臺量子計算機若是能夠在一個處理器上,擴展容納許多量子比特,那麼就會比現在傳統的計算機速度要快上很多,而且還能解決更為複雜的問題。但這一切都取決於量子比特的完整性。
  • 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九章」問世,量子計算了解一波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事業單位公眾號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九章」問世,量子計算了解一波,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20年年尾,中國又增加了一項量子計算的重大成果——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求解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
    我國科學家4日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以速度來看,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只需200秒,而目前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通常認為,50個量子比特是證明量子計算機有望超越傳統計算機的關鍵門檻。「九章」得名於我國古代一部知名的數學專著。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實現「量子霸權」的兩種路徑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量子計算改變計算方式 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但Horse Ridge能夠工作,這一成果令人激動,因為矽自旋量子位有望在略高於當前量子系統所需的溫度下工作。有趣的是,這款晶片的代號 Horse Ridge,正是美國俄勒岡州最冷的一個地區。如今,量子計算機在毫開爾文溫度範圍內運行,只比絕對零度高几分之一度。但是矽自旋量子位的特性使其能夠在1開爾文或更高溫度下工作,這將極大地減少冷卻量子系統的挑戰。
  • 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中國實現量子霸權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研究團隊在《science》上發表了重要成果,宣誓著量子計算機「九章」的問世,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獲得量子計算領域的量子霸權。作為量子領域的一名作者,我趕緊下載了這篇論文,同讀者分享。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量子比特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也稱之為「量子霸權」)。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又見「中國式浪漫」!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又見「中國式浪漫」!這一成果使我國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相關論文今天(4日)會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  我國科學家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在位於安徽合肥的中科院量子創新研究院,記者看到,這臺最新研製成功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幾乎佔據了半個實驗室,包含上千個部件。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
    這當中,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階段性目標,是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亦譯為「量子霸權」),即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在特定任務的求解方面超越經典的超級計算機。上面提到的量子計算「特定任務」,是指經過精心設計,非常適合於量子計算設備發揮其計算潛力的問題。這類問題包括隨機量子線路採樣、IQP線路、高斯玻色取樣。
  • 《Nature Nanotech.》又是石墨烯,這次對量子計算機下手了!
    谷歌宣稱Sycamore可以在「隨機線路採樣」中用200秒的時間完成世界上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Summit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量。但谷歌的量子計算機晶片基於低溫超導材料,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下工作(20 mK),為其大規模商業化帶來挑戰。谷歌的低溫超導體量子計算機晶片。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和Sycamore量子計算機。2020年12月3日。
  • 日本量子化學計算雲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
    據日本雅虎轉引IT Media Newsd消息,從事量子計算機應用程式開發的QunaSys株式會社於2020年10月20日開始試驗性提供基於量子計算機的化學計算雲服務—「QunaSys Qamuy」。
  • 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博士:我們為什麼需要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什麼?它將在各行業扮演怎樣的角色?它又將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的世界?騰雲智庫中的科幻大師吳巖正在寫一個劇本,看完這篇文章直說找到了一個點子。大家看懂量子計算了嗎?又開了什麼腦洞?歡迎在留言中分享。
  • 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中國已掌握量子霸權,美國這次真急了
    關於量子計算機,你知道的有多少?日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研究團隊構建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成功問世,之所以取名九章,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專著《九章算術》。九章到底有多牛?
  • 中國量子計算機 九章的問世,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
    #隨著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計算機的問世,傳統計算機在保密過程中的安全性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目前在計算機上廣泛使用的是公鑰加密算法 RSA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量子計算機是怎麼破解現在有公鑰加密算法的,對於某個運算:f(x),我們要計算得到f(0)和f(1),在經典計算器運算時需要運行兩次,而在量子計算器中,
  • 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量子計算機使用兩態量子系統比如電子的自旋、光的偏振等作為量子比特(qubit),由於量子態疊加原理能夠同時表示 0 和 1。量子比特較經典比特具有更多信息,且呈冪指數級別增加。 IonQ的競爭優勢是在離子阱方向具有領先地位(另一領先者為高達64量子體積的霍尼韋爾),而離子阱技術路徑相較超導可能更具長遠的未來前景(讀寫效率高、相干時間長、所需溫度環境更寬容)。可能的劣勢是尚無自有雲平臺,雲服務依賴於第三方的微軟和亞馬遜。 4.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超級計算機...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量子計算研究的裡程碑,「九章」閃亮問世!
    我是A微說科學,今天我們講講關於量子計算方面的知識,據央視新聞今天報導了一個爆炸性的新聞,我國科學家在2020年12月4日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