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成立環節,通過財務介入,進行策略籌劃來方便為了進行稅收控制。你知道在公司註冊的時候如何通過納稅籌劃來合理避稅嗎?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稅務籌劃。
很多人聽到稅務籌劃,首先想到的是偷稅漏稅、避稅。其實不然,如今國家政策如此強大,誰敢橫刀立馬?其實稅務籌劃首先降低的是企業的涉稅風險,其次才是減輕企業的稅務壓力,避免因為稅務知識的匱乏而導致多交冤枉稅。該交的一分也不能少,不該交的一分也不要多。稅務籌劃,主要從財務的日常做帳和稅收優惠政策來做稅收籌劃。
先說財務做帳,舉個例子,企業可提高壞帳準備提取比例達到減少利潤的目的,企業設定折舊費用是縮短折舊年限,增加每月折舊均攤費用,從而使利潤減少。再比如推遲納稅義務時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等等。您可能會說,不就是把公司搬到園區去嗎,我們在本地交稅肯定也搬不走啊。那說明您對稅務籌劃還不夠了解,從稅務籌劃的角度,我們考慮的是如何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為你現有的母體企業節稅。這需要經過非常專業的籌劃,比如利用不同的納稅主體稅負差異節稅,利用組織形式改變節稅,比如分設,合併,新辦節稅。改變自身現有條件,如改變企業性質,改變產品構成,改變從業人員身份等等。
舉個例子:1.上海某建築設計公司,一年不含稅營業額為900萬元,房屋、人工成本及各項費用共200萬元有效憑證,部分成本費用發票無法提供,採用查帳方式,將面臨高額稅負。
2.節稅方案:這時可以將設計公司某部門剝離出來成立一家個人獨資企業,團隊獨立核算,提供外包服務,一方面原企業可以解決合理費用支出缺失問題,另一方面個人獨資企業按照企業經營所得依法享受低稅率納稅申報,稅後所得自由支配,提高收入。
所以,企業進行適當的稅務籌劃還是很有必要的。
註冊公司做稅務籌劃之前首先就要考慮:註冊什麼樣的公司,納稅最少?
為何有些公司是月報,有些公司是季報?有些公司能享受核定徵收,有些公司卻需要查帳徵收?這一切早已在公司註冊就定好了!老闆們想合理合法合規的享受節稅,公司類型你必須鬧懂~
常見的公司類型:1.有限責任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3.國有獨資公司、4.個人獨資企業、5.合夥企業、6.個體工商戶、7.外商投資企業、8.私營企業、9.另外還有以前登記的企業,現在已不能登記這種性質的企業: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
還有要注意的是註冊資金與稅收關係
公司納稅多少跟公司註冊資本無關,主要根據收入計算,當看到大部分的公司執照時,註冊資本只是反映了股東所付的責任(公司股東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付責任),並不反映公司經濟實力。只有實繳制公司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反映了公司經濟實力。因為公司總要進行經營活動,有可能賺了也有可能賠了。往後,公司註冊資本不反映公司經濟實力。所以,公司註冊資本從來都是反映所有股東的責任大小。而大部分時候不反應公司的經濟實力(在實行實繳制公司開始的一段時間,註冊資本等於公司經濟實力)。
認繳制指的是公司注資不必驗資,而且出資期限不再限定。也就是說,股東認繳完註冊資本後,可以分期繳付,只要股東之間同意,可以一直都不繳付資金,而註冊資本還是那樣。但是股東們的責任是以認繳的註冊資本(即出資額為限)為本的。
那不同類型的公司所得如何納稅?
(一)企業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
1.一般企業,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2.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3.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4.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繫的,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稅率為20%。
(二)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稅〔2000〕91號第四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舉個例子:假使我們註冊類型選擇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賺錢以後需要繳納25%的所得稅,股東分紅需要繳納個稅20%,平均稅負達到40%。(不考慮優惠政策的前提下)你賺了200萬,想從公司拿出來,實際到手的只有120萬!
如果公司類型選擇註冊個體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賺了200萬,最高稅率才35%,和上面的慄子,稅率差5%,還有速算扣除數6萬可以抵扣。平均稅負只有32%。註冊不同公司,稅負差竟高達7%!
以上就是關於註冊公司時如何做稅務籌劃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