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最美秦可卿,中途放棄拍攝赴美留學,張蕾:現在很後悔

2020-12-11 扒皮醬Hedy

紅學大師王倫曾經談到:「有些讀者談起《紅樓夢》書中人物來,他們不喜歡黛玉、寶釵、湘雲、探春、晴雯等等,而喜歡秦可卿,我以為這是被陶醉於秦可卿所給人的那種縹緲感覺」。

秦可卿始終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而在87版的紅樓夢中,飾演秦可卿的張蕾也如外界所揣測的那樣,也是一個「謎」一樣的女人。

她出生於高幹家庭,家庭條件優越卻內心壓抑

張蕾從小出生於南京,因為張蕾的父親是黃埔軍校畢業,位居高職,所以張蕾從小的家庭條件很好,同時也被保護得很好。

但由於軍人家庭的特殊性,張蕾性格也被家庭環境壓抑的不太張揚。她從小就不愛說話,但卻將性格中所有的熱情傾注到跳舞這件事上。每次家裡來客人的時候,媽媽都會喊張蕾出來「眺一個」,張蕾都會很開心地給客人展示自己的芭蕾舞《小天鵝》。

和所有文靜的女孩一樣,張蕾就是一個「乖乖女」。她的少年時光都是在書海中度過的。她愛好看古今中外的文學書籍,無論是外國名著還是古典小說,張蕾都悉數了解。因為看書讓她有了很好文學積累,所以張蕾常常在作文方面也得高分,被老師點名表揚。

中學時代的張蕾因為喜歡藝術,走上了藝術的道路。她考進河北省藝校話劇團,成為一名話劇演員。畢業之後,她被分配到部隊,又成為一名文藝兵。

在還未選入《紅樓夢》劇組之前,張蕾在部隊的時候就出演了話劇《第二次握手》《紅巖》,還有幾部電影等,這些登臺的表演鍛鍊了張蕾的表演技巧,也讓她逐漸成為一個合格演員。

她拍攝《紅樓夢》中途放棄,為理想出國留學

1983年中央電視臺正在籌備《紅樓夢》的選角工作,聽聞這個消息的同事告訴張蕾:「你形象不錯,去試試吧」。張蕾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見了幾個負責選演員的負責人,負責人一看張蕾就覺得她像「楊貴妃」飾演者林芳兵,並且自帶憂鬱氣質。於是就趕緊叫她去劇組在導演面前試了一場戲。當時的張蕾對於這次試戲並沒有抱太大希望,畢竟演紅樓夢,她更想出國留學見見世面。

當時的八十年代正流行出國潮,許多一夜爆紅的韋唯、陳衝、王姬在國內爆紅後,都想去外國鍍層金回來。在還未參加紅樓試鏡之前,張蕾就將自己的資料遞到領事館了,等待出國的通知。

當她收到紅樓夢試鏡成功的通知後,她既開心又激動。她和鄧婕一起成為了培訓班的第一批學員,在培訓班三個月的時間裡,張蕾和學員們一起跑步、練功、練嗓,上課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她不僅加深了她對紅樓夢原著的理解,同時還深刻認識了秦可卿這個角色。

紅樓培訓班

那時候的她對角色鑽研到何種程度?她家的鄰居,一個中文系畢業的大學生要寫有關秦可卿的畢業論文都來找她指點。而她拿出她培訓期間做的一大本筆記,給這位大學生講解《紅樓夢》知識、專家觀點、角色分析等等。在她的幫助下,這位大學生最後論文答辯得到老師一致好評

回憶起那段中途拍攝《紅樓夢》完就去美國上學的經歷,張蕾覺得一點也不後悔,「因為我還是有志向的,我就想出國學一些,東西方結合的,開闊一下眼界」。張蕾那時根本不知道自己當時所拍的《紅樓夢》會大火,以至於讓許多人30多年過去了至今難忘。

她揮別往日輝煌,甘做一個平凡人

張蕾曾在採訪中說「人有時候就是這樣,一旦做了某個決定,就不會往回撤,你就會往前走,不管前面的道路是什麼樣子」。

張蕾在拍完《紅樓夢》後沒有留在國內,而是義無反顧地前往美國留學。她先是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電影製作專業,畢業之後她並沒有堅持做演員,而是選擇轉行在洛杉磯修讀會計,開始另一段嶄新的人生旅程。

1987年,紅樓夢在大陸播得紅紅火火時候,張蕾還在太平洋彼岸啃著麵包考會計證。那時候的張蕾早就忘記自己曾經的演員身份,每天她和姐姐一起去圖書館拼命學習,攻克英語,只為拿到在美國安身立命的執照。

回憶起那段令人難忘的艱苦歲月,張蕾坦言雖然國內的演員生活輕鬆,但我只懷念卻不眷戀,我不後悔當初這個決定。一切往前走儘量去努力,做好自己真誠的去對待生活——這是張蕾的人生信條,在美國打拼的日子,張蕾一直踐行著這個人生信條。

學業結束後,張蕾順理成章的和丈夫結婚生子,在美國洛杉磯定居,兩人一起經營公司,她擔任財務長一職。2003年,遠在美國的張蕾收到了《藝術人生》寄來的磁帶,她沒想到十幾年前拍攝的電視劇紅樓夢,現在還有人記得她。她迫不及待的和美國朋友分享,他們才知道自己的朋友張蕾居然是中國熱播劇《紅樓夢》的主演,許多人表示要去讀這本書《A Dream of Red Mansions》(紅樓夢)。

張蕾和丈夫

在美國的30多年,比起娛樂圈的光鮮亮麗,張蕾更喜歡相夫教子,充實穩定的家庭生活。對比自己曾經演藝事業的成功,她一點也不眷戀。在她心中,更讓人自豪的還是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張蕾的丈夫是美國一所大學的教授,同時還擔任過前全美華人協會副會長。她的兒子如今也在加州大學讀計算機科學專業。

回想起自己離開演藝圈30多年的平凡人生,張蕾坦言「自己很平靜,也很幸福」。

你說她有遺憾嗎?也有,就是沒有繼續從事自己喜歡的演戲。

但張蕾說只要自己去盡了力,其實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

小可愛們不要忘了留言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87版秦可卿飾演者張蕾:驚訝美國人也愛《紅樓夢》
    年輕時的張蕾眼神憂鬱,眉目如畫。在87版《紅樓夢》劇組裡,她曾被戲言是「紅樓第一美」。她是黛玉的候選人,最後飾演的卻是金陵十二釵中最先死去的秦可卿。書裡,在她「情海情天幻情身」的判詞旁,畫著一座高樓,上有一美人懸梁自盡;戲外,試圖自殺、窮困潦倒,這樣的傳言曾緊緊圍繞著她。
  • 赴美留學,選擇還是放棄?
    由於疫情和美國近期出臺的一系列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不友好政策,今年英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中國學生首選留學目的國。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對子女赴美留學開始擔心,這將會進一步促成中國留學多元化時代的到來。近日,美國科技類網站TechCrunch報導了美國國務院公布的留學籤證發放數據,表明今年4月至9月,美國向中國內地申請人籤發的F-1學生籤證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99%。
  • 那些放棄美國留學的人,現在後悔了嗎?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也因為美國政策的變幻,小德和同學、家長們聊天時發現,大家普遍都會美國留學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擔憂。並且,有一部分人已經將擔憂轉化為行動——放棄美國留學。那些中途下車,改變人生規劃的人,都考慮什麼?
  • 前景未卜,還會有人赴美留學嗎
    在中美摩擦升級疊加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國在美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7月6日,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ICE)出臺新規,規定2020年秋季學期的留學生如果僅上網課,將無法取得赴美籤證或維持當前籤證。這規定一出隨即遭遇廣泛反對,美國政府很快在高教界和社會壓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撤銷該籤證新規。不過眼下,新規雖撤,廣大中國留學生在美求學的前景仍不明朗。
  • 赴美生子問題多 華人孕婦後悔當初盲目選擇(圖)
    赴美生子問題多 華人孕婦後悔當初盲目選擇(圖) 2015-05-06 13:47: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南若然     赴美生產的孕婦曾遭到當地居民的抗議
  • 赴美留學籤證驟降 記者調查:留國內深造成首選,也有人「轉戰」英國...
    「今年不少剛申請美國高校的中國學生和原本有意赴美的學生,因考慮到辦理不了學生籤證,都延期到明年,甚至直接放棄了。」趙峰說,在該機構,也出現了赴美學生人數銳減超九成的情況。 趙峰透露,相較於其他國家,美國留學費用略高一點,一年大概四五十萬,其他一些國家每年大概只需要三十萬元左右,但這並未阻擋大批學生赴美留學的步伐。
  • 她曾是我國高考狀元,赴美深造卻一去不返,現在成為國際權威
    很多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紛紛去國外留學。在國外他們能接觸更多的人,學習那個國家的文化,開拓自己的眼界。而這些留學生中的一部分人,因為外國擁有更好的資源,更好的發展前景便永久定居在外國,還有一部分人會回到中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下面我們來說的這個人是袁鈞英,她曾是我國的高考狀元,赴美深造卻一去不回國,現已成為國際權威。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劉廷芳赴美留學時間考
    但可惜的是,由於現在許多人的閱讀習慣問題,也很少人會去光顧這本稍顯枯燥乏味的歷史著作。 不過,出於筆者對劉廷芳博士的特別關注,在寫完《詩化人生》之後,依然搜集史料之便,繼續對劉氏的生平加以整理。近期,在寫溫州教會歷史時,看到一些有用的資料,特別述及劉氏入上海聖約翰大學預科和赴美留學的情況介紹,特別將它們作為最新史料發現,來澄清一些具體的時間。
  • 疫情衝擊下赴美留學明顯降溫
    長江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武漢也有留學中介機構陷入經營困境。武漢多家出國留學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赴美留學意願明顯降低,主要還是受疫情影響。」不少學生放棄出國留學打算一家在武昌專門做赴美留學的機構負責人透露,去年他們送走了40個赴美留學生,今年銳減到3個,還需要延期。
  • 放棄985名校留學歐洲的孩子們,現在後悔了麼?
    這一次,「爸爸真棒」找來了分別在德國、荷蘭和瑞士留學的5位同學,來講述他們走過的歐洲留學之路。 有意思的是,這5個學生大多是自己主動選擇了歐洲留學,有人看中了具體專業強勢,有人是因為歐洲安全、有文化底蘊,還有人非常實際的表示是因為便宜……那麼,在真實經歷過之後,這些學生還滿意他們當初的選擇嗎?
  • 赴美留學,涼涼
    圖片來源:unsplash作為世界第一大留學目的地國,美國這回急了。美國國務院最新門戶報告顯示,2018-2019學年新國際學生入學率下降了0.9%,首次出現三年下滑。受籤證等問題的影響,中國赴美留學人數的增長率創下十年新低。
  • 中國科學家10年前放棄美籍回國,如今赴美參會頻遭拒籤
    【環球時報記者倪浩白雲怡】在美學習工作長達22年,2007年放棄美國國籍回國,10年後赴美進行學術活動卻屢遭拒籤,這是中國生命科學界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兩年間的遭遇。在最近一次被拒籤後,此事引起美媒關注。
  • 赴美留學GPA低被退學轉社區大學是唯一出路嗎?
    赴美留學GPA低被退學轉社區大學是唯一出路嗎?最近這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出國留學人數也在逐年增加,一度每年留學突破五十萬,勝者高達六十幾萬之多。其中赴美留學生就佔據了三十幾萬。但是學生也隨著增加,很多同學肯能將會面臨著警告、停學甚至開除等情況。在後悔和苦惱的同時留學生應該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應該注意什麼呢?
  • 「殺人犯女兒」沈恩京將赴美 電影預演留學生活
    「殺人犯女兒」沈恩京將赴美 電影預演留學生活 時間:2010.04.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Ben
  • 1872年的第一批赴美留幼童——發展史不可或缺的力量
    赴美留學當下,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出國留學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然而你能想像在思想閉塞的清朝年間,一群平均年齡在十二三歲的幼童,被政府選派出國學習西方技術,是多麼讓人驚訝的事情嗎?向西方蠻夷之人學習本就夠可笑的了,更何況是前往大家口中的」蠻荒之地』』。所以基本上沒有父母願意送孩子出國,這讓原本在上海開展的首批招生工作變得愈發困難。
  • 赴美留學,距離徹底涼涼還有多遠?
    此前,有議員曾表示,將禁止中國留學生申請美國高科技領域的理工類專業,並說只允許中國學生申請文科類專業。種種跡象表明,留學生,成為美國打壓中國的犧牲品。中國老百姓看到了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大家對美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羨慕、敬仰和欽佩,這種感情轉化為我們奮鬥的動力,同時也塑造了70後、80後和95前對美國的仰慕,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系、強大的軍事實力、先進的科學技術等等,都投射出某種魔力,一批又一批中國年輕人,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踏上了赴美留學的道路。
  • 國家培養的天才少年,赴美留學立志報國,卻娶美妻入美籍成美國人
    —— 李四光從華夏始祖黃帝到現如今的21世紀,中國經過了幾千年文化的沉澱,這幾千年由衰弱到繁盛到衰弱再到繁盛如此循環,亦才有了現在的中國新世紀。可就是在這幾千年中的一小段時光,盛世繁榮景象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剝削壓迫腐朽不堪,文化的遺失與踐踏引來了無數學子的反抗,更是有人願意放棄國外安逸的生活回歸祖國的懷抱,為祖國的改革以及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鄧稼先、錢學森、李四光等等,他們都是為祖國的繁榮做出巨大貢獻之人。那時候的愛國之情是多麼的熱血澎湃。
  • 在當紅時出國留學,這些明星現在後悔了嗎?
    那麼,那些在正當紅的明星,選擇出國留學這個決定是否正確呢?大家都知道有一個香港女歌手叫陳慧嫻,就是唱《千千闕歌》和《飄雪》的那位著名女歌手,她就是在正當紅的時候選擇出國留學。陳慧嫻在那個網絡不發達的年代選擇了出國留學,曝光度完全下降至0,只留下幾首傳唱度很高的歌曲,人們也漸漸地淡忘。留學回來後,陳慧嫻真的沒有以前那麼紅了,畢竟在她留學期間出現了很多新人歌手,很多人都不記得陳慧嫻的臉,只知道她唱過的那幾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