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戳戳:國內外知識分享盛宴,盡在"HSE數據前沿"↑
發送格式要求
郵件標題為:關注本群的個人微信號_姓名_應聘崗位代碼
注意:【HSE數據前沿】關注用戶會定期收到高薪職位。
感興趣的小夥伴兒們,簡歷發至 sidamingzhu_2046@163.com
演練的目的是檢驗預案、磨合機制、完善流程、查缺補漏、持續改進,提升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協調聯動能力和綜合應急處置水平。企業應進一步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強化事故應急演練,真正把準備工作做實、做細,真正建立起一支訓練有素、指揮科學、反映迅速、戰鬥力強的應急處置隊伍。
有限空間,指封閉或部分封閉,未被設計為常規作業場所,自然通風或照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分為密閉半密閉設備、地下有限空間、地上有限空間三類。(工貿行業)
受限空間,是指進出口受限,通風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或缺氧,對進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的封閉、半封閉設施及場所,如反應器、塔、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閉、半封閉場所。(化工行業)
有限空間,是指僅有1-2個人孔,即進出口受限制的密閉、狹窄、通風不良的分隔間,或深度大於1.2m封閉和敞口的只允許單人進出的圍截的通風不良空間。(塗裝行業)
Confined space means a space that: (美國OSHA)
(1) Is large enough and so configured that an employee can bodily enter and perform assigned work; and
空間足夠大,可以容納勞動者進行指定的工作;
(2) Has limited or restricted means for entry or exit (for example, tanks, vessels, silos, storage bins, hoppers, vaults, and pits are spaces that may have limited means of entry.); and
有限制出入的地方(例如:罐體、船艙、倉庫、儲物箱、料鬥等);(3) Is not designed for continuous employee occupancy.
結構設計不適合長期在內工作。
小編匯總了以往有限空間作業引起的死亡事故,原因如下:
未落實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安全風險辨識不到位。在清淤清汙和檢維修作業過程中極易造成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中毒和缺氧窒息事故。
現場應急救援處置不當,事故單位和現場人員缺乏基本的應急常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缺失個體防護器材和應急裝備。
管理制度和作業規程不健全、不落實,,沒有應急預案或現場處置措施缺乏針對性,未開展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演練,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
從業人員對有限空間作業程序不清楚,監護人員缺乏監護救援知識和能力。
從上面原因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有3處提到關於人員應急救援知識。而實際工作中,這也是企業在有限空間作業中薄弱的環節,也恰恰是營救人員最後的一道防線。在國內幾乎很難找到對應急演練有效的親臨指導,很多企業可能連應急設備中的三腳架都沒有配備。為此,小編分享下國外有限空間實戰場景模擬視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應事先做好一份書面應急預案,但應針對本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特點作進一步完善。書面的預案應當優先考慮實施非進入救援的可能性。在編制預案時,應考慮以下關鍵要素:
a) 準確辨識空間的危害,比如空間內的有毒有害氣體、內部結構等;
b) 報警裝置和詳細的信息溝通途徑,包括監護人使用什麼溝通工具,或最近的報警按鈕;
c) 用於救援的裝備應在進入口(點)或位於其附近,救援人員的個人防護裝備配備到位且所有人員都能正確使用;
d) 在進入前,把應急預案的副本交給救援組(非常重要,但極易忽視);
e) 確定救援的方法時,要考慮危險的特性、任何要避免的要素和救援組可能面臨的任何特殊危害;
f)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救援演習,辨識並且改正在程序、裝備、培訓或資源方面存在的不足。應確保參加此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救援人員都進行過救援演習或者在作業前再進行一次針對性演習;
g) 救援人員的選擇至關重要,應要選擇合格的救援人員,包括救援人員對救援方法、急救技能的掌握等均須經過評估。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原作者不同意,請聯繫刪除。感謝原作者整理分享】
免責聲明:本號內容來源於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客服郵箱:sidamingzhu_204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