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盛偉 文/攝 通訊員 範少傑
6月9日上午,738名高考後的學子在衢州二中舉行了畢業典禮,除了拿到高中畢業證之外,每個畢業生還拿到了一份特殊的畢業禮物——一本名為《夢想開始的地方》的書。
這是一本記錄老師家長學生語錄的書:2017年7月,這群孩子正式步入高三,16個高三班主任一合計,決定讓老師、家長、學生每天寫一句語錄,激勵學生在高三階段努力衝刺。這本書完整地收集了245段類似的心得式語錄。
衢州二中校長潘志強在畢業典禮上深情寄語畢業學子:「希望那些曾經觸動過你、溫暖過你、激勵過你的話語不被歲月的塵灰所淹沒。願這充滿善意和暖意的語錄始終伴隨著你們。」
「這本書記錄著我在高三時奮鬥的每一天每一步,我會一直珍藏著它。」畢業生鄭霈琦捧著書,很珍惜。
高三前的暑假,老師家長學生聯手試水起「每日語錄」
劉春生是衢州二中的一名生物老師,也是高三8班的班主任,同時兼任著高三年級組副組長,他是每日語錄的策劃者與參與者。
去年高考,衢州二中有幾個班級一本上線率為百分之百。劉春生說,這讓即將步入高三的老師家長們「備受鼓舞」,他們希望孩子們向師兄師姐們學習,取得更好的成績。
於是,去年7月,高二學生暑假季開始,劉春生就和老師家長們溝通,決定每天寫一句語錄,要求老師家長學生用心用情去寫,目的是讓大家感同身受,抱團取暖一起努力,時刻不要鬆懈。
老師組還對家長提出了要求:家長們用工整的字跡抄錄每天更新的語錄,目的是「一起努力做件小事,成就孩子的人生大事」。老師家長學生意見很快達成一致。
去年7月15日,第一篇語錄由高三年級組老師討論後,由老師藍建龍執筆——
很多時候都覺得優秀的人是因為有了天賦,其實天賦秉異的人是很少的,真正讓他們出類拔萃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和用心付出,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時候。優秀是靠日復一日的持續努力,同學們,努力吧。
寫好的語錄,除了用微信推送給每一位家長外,家長還用工整的字跡抄送給了每一個孩子。而藍建龍更是用毛筆小楷工整書寫後拍攝給每一個老師家長。「老師帶頭認真是這個事情能夠堅持下去的前提。」劉春生說。
霈琦和母親領回了新書 盛偉攝
245條語錄背後,遠不止245個故事
除卻休息日,每日語錄要記錄到高考前一天,「245條語錄背後遠不止245個故事。」劉春生說。
年級共有738名學生,還有這麼多家長,高考臨近時還有學弟學妹的祝福,這245條語錄是怎麼選麼出來的?「背後的故事能叩擊人心,激勵學子奮發圖強的。」劉春生說這是挑選語錄的標準。
高三8班的鄭霈琦寫下的語錄在第28天選中,她在語錄中這樣寫道:最後一年,期待每天早晨與第一縷晨光打招呼,期待比你更優秀努力的人帶領你一路前進,讓奮鬥的足跡和拼搏的力量在我們的青春裡刻骨銘心,加油同學。
這段文字寫於去年暑假結束後的開學季。00後的鄭霈琦父母都是有高級職稱的醫生,「努力學習,和父母一樣成為優秀醫生」是她的夢想和奮鬥目標。
進入高三後,她每天都是早晨5點半起床,這就是她語錄裡「每天早晨與第一縷晨光打招呼」的由來。
鄭霈琦說,整個高中段,她都是早晨5點30起床學習,從沒間斷過,她要「信守寫下語錄時的承諾。」
鄭霈琦的母親餘潔說:「我很開心女兒的奮鬥,只要她的青春留下了奮鬥的故事,她就有理由擁有精彩的人生,我們不刻意要求她達到某種結果,但很開心看到她曾經努力地追逐過自己的夢想。」
鄭霈琦說,無論將來走到哪裡,都會帶上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浸透了高三的歡笑淚水。」
校方:集結成書是想讓孩子帶著夢想奔跑
每日語錄截止日期是2018年6月6日,也是高考的前一天。
6月6日是每日語錄的第245天,也是《夢想開始的地方》的最後一回,由高二16班的學弟學妹們送上祝福,在祝福中,學弟學妹們稱:「你們會成為老師口中傳奇的上一屆,成為最優秀的學長學姐。」
而早在今年5月,衢州二中就決定將這些語錄集結成書送給孩子們做畢業禮物。「持續了幾十天後,這些語錄都成為孩子們課餘的精神食糧,家長也看到了孩子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不鬆懈的學習勁頭,我們意識到,該集結出版送給孩子們了。我們希望這些點滴會永遠留在孩子們的記憶裡。」
「和他們一樣,這些語錄也感動了我,將這本書取名為《夢想開始的地方》,是希望孩子帶上夢想朝著陽光奔跑。」校長潘志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