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面試報名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所以這個時候面試備考該提上日程了。
1. 看當地的學校教材
雖然是全國統考,各個版本的教材都有可能涉及,但是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重點內容不會差太多,所以首先要了解你要面試的科目都有什麼內容,以及不同年級的學習重點應該放在哪一部分。
2. 練習寫教案
教案是每個老師必會的基本功,而且面試考試準備時間比較短暫,所以要在短時間內出一篇教案,前期不練習肯定是不行的。
今天,重點給大家說說如何寫教案:
1.教學目標
2.教學重難點
3.教學過程(涉及導入、新授、鞏固練習、小結作業)
4.板書設計
5.教學反思
「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順序是不能動的。
那麼,如何表述三維目標?
1. 行為主體
教學目標描述的是學生的學習行為而不是教師的行為,所以你不可以使用「使學生」、「讓學生」以及「提高學生」「培養學生」等描述。而應該用「能讀準」、「能熟記」表明達成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
2. 行為動詞
常用行為動詞舉例
知識與能力:認識、學習、學會、把握、了解、分析、區分、判斷、拓展、評價、掌握、運用、懂得
過程與方法:感受、嘗試、體會、參加、發表意見、提出問題、討論、積累分享、合作、探討、溝通、組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喜歡、體會、樂於、敢幹、抵制、有興趣、欣賞、感受、願意、養成、領悟
3. 目標表述的四要素:
體現了誰?(學習者——主體或對象)
做什麼?(可觀察到的學習行為)
在什麼條件下?(支持學習的環境)
做到什麼程度?(行為的標準)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提出的學習任務,客觀存在於教材之中。
教學難點則是具體的教學任務與學生主觀知識能力水平之間的差距,即學生掌握起來有困難或是容易記混淆的知識。
教學過程包含:導入、新授、鞏固練習、小結作業(體育除外)
1. 導入
導入的好壞就直接影響到了考官是否願意認真聽完你的試講,下面介紹兩個最常用的導入:
A.溫故知新
本節課的授課開端,先對必要知識點做鋪墊。在實際的課堂上,作為一名教師對於每一節課的設置都需要能聯繫整個學期或學年教學計劃,所以能在試講體現這一點是非常不錯的。
B.設置情境
通過設置具體的、生動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就能處於預設情景,促使學生參與課堂。
1.多媒體(圖片、視頻、音樂)
2.教師語言設置情境
2.新授(新課教學)
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為了能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我們就要設置多種互動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常用的互動方式有提問、小組討論、實驗探究、小組競賽、角色扮演等。
注意1:減少你的無效提問
有些考生在試講時由於緊張,設計的互動常常無法呈現,全程幾乎只有提問互動、小組討論,以此顯現自己教學中確實以學生為主體。但在他們不斷的提問中,就很難避免提出一些諸如對不對,是不是之類的無效問題,這不利於引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注意2:減少「這位同學回答的真棒」等無效評價
課堂評價用語一定要有針對性,多樣化,你不能對每一個孩子都回應同一句真棒,學會細節描述。
例如:
-××同學真聰明!想出了這麼妙的方法,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同學!
-你的思維很獨特,你能具體說說自己的想法嗎?
-這麼好的想法,為什麼不大聲地、自信地表達出來呢?
3鞏固小結、作業布置
作業的布置是項技術活,最好不做過多的機械操作背書默寫,而是能貼近生活上升到情感態度價值觀上,或者是採用多媒體工具、配合家長一同完成,上網查找資料,周末參觀博物館等可靈活運用。
板書設計
板書,作為考官評價的直觀畫面,字跡的工整、設計的巧思都對你的面試得分至關重要。所以,板書應該是你在備課時下面我們來提兩個最常用的板書設計
A.摘錄提綱法
摘錄教材富有標誌性的中心句、段中主句或關鍵詞句而形成「提綱式板書」的方法。這種方法簡便易行,需要基於教材自身內容的明確性、結構的條理性。
B.圖形示意法
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板書「圖形示意」,即用符號、線條、圖形,配以簡要文字示意教材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
這種方法,基於教師對教材認真的鑽研、高度的概括、獨到的表達,反映教師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技藝技能及審美情趣。
至此,教案的設計幾大模塊基本就形成了。
Tips:在練習寫教案的時候,如果你是新手,老師建議大家先從逐字稿開始練起,就是把你說的每一句話都寫下來,待到熟練之後就可以慢慢精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