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至14日,「百年變局,數勝未來」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在湖南衡陽舉行。
本屆高峰論壇由衡陽市政府聯合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湖南省科協共同主辦。李德仁、李蘭娟等10位院士與200餘名業界大咖聚集一起,圍繞「抗疫大數據應用」「產業數位化與數字產業化」「工業人工智慧發展方向」等熱點話題,探討傳統企業實現大數據轉型升級、構築大數據網際網路企業新業態等。
疫情之下,智能化產業需求爆發
「基於5G、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建設基於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實現從數位化到智能化發展」「工業人工智慧是智能製造的基礎」……論壇上,李德仁、柴天佑等院士帶來了大數據前沿知識。
智慧零售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火熱話題,從商場即拿即取的無人售貨機、到隨走隨付的手機支付,都是智慧零售的一部分。智慧零售區別於傳統零售和電商零售模式,它依託於強大的物聯網、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科技,實現了24小時線上線下融合、現場遠程一體、預約與現買兼顧、即食和外賣均可,既快捷便利,又節省人工成本,更確保了品質恆定,是前途無量的新經濟、新業態。
疫情之下,智能化產業發展需求再次被激發,這也意味著,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的機會已經來了。
機器人咖啡,助力傳統產業轉型發展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間,上海的一棟寫字樓大廳裡,一款「與顧客零接觸便可製作咖啡」的機器人,受到眾多年輕白領的青睞,在一個佔地2.5平方米的無人咖啡亭裡,一臺機器人正移動靈活的機械臂工作著。
它的周圍布滿了各種小器械和輔料,從點單到取咖啡,不到1分鐘時間,一杯熱乎的拿鐵便做好了。在咖啡店裡通常賣30元左右的咖啡,在這個名叫「COFE+」的機器人咖啡亭裡售價只需9.9元。
傳統咖啡店由於高租金、高裝修、高人工、高損耗,咖啡製作成本逐年不斷抬升。今年上半年星巴克關閉200家店面,瑞幸也涉嫌40億的巨額虧損,據統計70%的實體咖啡店不盈利。機器人咖啡亭COFE+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無需裝修、無人值守、24小時營業、只有3.5KW的額定功率、更小佔地面積、永不疲勞持續製作,使得一杯咖啡的成本直降70%。
同時,隨著咖啡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首選飲品,辦公群體對咖啡的需求量不斷增長,咖啡的消費方式不斷翻新,而且提高了對咖啡的品質要求,更多願意選擇高性價比和簡便的獲取方式,由此推動了無人自助智能咖啡機行業的快速發展。相較於開實體店,無人自助智能咖啡機具有成本較低、易於實現標準化操作的優勢。
在後疫情時代,COFE+機器人咖啡亭從智能科技入手,不僅突破傳統實體店模式,還升級了傳統售賣機的「陳貨擺列」的模式,現磨現制個性化定製商品,在多個環節減少了人與人的接觸,這種方式符合目前的形式,也將是未來的趨勢,為未來實體經濟的發展指出了一條新型科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