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歐巴馬信仰仍被誤解 3成人認為其是穆斯林

2020-12-17 環球網

外媒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聯合歐維希市場信息諮詢有限公司(ORC)進行的調查顯示,對歐巴馬信仰和背景的誤解依然存在,但不像最近的一些民調所顯示的那麼普遍。歐巴馬出生在夏威夷,信仰基督教。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月13日報導,總的來說,當被問及「據你所知,歐巴馬在哪裡出生?」時,有80%的成年人回答說,他們認為歐巴馬出生在美國。另外20%的人說,他出生在美國以外的地方,其中有9%的人確信他出生在國外,另外11%的人只是猜測。

報導稱,對歐巴馬宗教信仰的誤解比對他出生地的誤解更為普遍,尤其是在共和黨人當中。總的來看,有29%的美國人表示,他們認為歐巴馬總統是穆斯林,其中有43%是共和黨人。

儘管有些民調表明,相當多的共和黨人,尤其是唐納·川普的支持者,對歐巴馬出生在美國表示質疑,但這一最新調查表明,大多數共和黨人認為歐巴馬出生在美國。

10個人裡有近3個人稱,他們覺得歐巴馬是穆斯林,但多數美國人認為他是一個基督徒。在所有成年人當中,有39%的人說,他們認為歐巴馬是新教徒或其他派別的基督徒,4%的人認為他信仰天主教,2%的人認為他是摩門教徒、1%的人認為他是猶太教徒,還有1%的人認為他信仰其他教派。另有11%的人認為他不信仰宗教,有14%的人表示他們不知道。

報導稱,黨派之間的回答差別很大,有61%的民主黨人說,歐巴馬是新教徒,這樣說的獨立人士和共和黨人分別是32%和28%。有43%的共和黨人和54%的川普支持者認為歐巴馬是穆斯林,這一比例比最近其他民調公布的調查結果要小。

相關焦點

  • 汶萊國王禁止民眾過聖誕節 稱這樣將損害穆斯林的信仰
    據英媒21日報導,汶萊國王哈吉·哈桑納爾·博爾基亞(Haji Hassanal Bolkiah)宣布禁止國民公開慶祝聖誕節,否則將面臨最高5年的監禁。這是因為他認為慶祝聖誕節將影響穆斯林的信仰。 汶萊宗教事務部在聲明中說:「這些執法措施的目的是控制過度和公開慶祝聖誕節的行為,因為這可能會損害穆斯林的信仰。」
  • 法媒:俄羅斯商店出售醜化歐巴馬菜板 遭美國抗議
    法媒稱,俄羅斯一家高檔連鎖商店銷售的一款切菜板上印著把美國總統歐巴馬畫成猴子的圖案,這引起美國使館的憤怒反應。這家連鎖店12月10日的就此事致歉。  據法新社12月10日報導稱,切菜板上是一個猴子家庭,最小那隻猴子的臉是歐巴馬的面孔。  這家連鎖店12月10日宣布,已經將這款商品下架,稱沒有意識到那是歐巴馬的形象。
  • 拜登馬上入主白宮,是歐巴馬的第三任期?美媒:是希拉蕊第一任期
    此前"歐巴馬第三任期"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但是美國Politico新聞網12月17日的文章給出了一個新的觀點:這是希拉蕊的第一任期。拜登的首選名單中,有不少人都是"白宮老人",有在歐巴馬政府內任職的經歷。美國媒體稱拜登選人的標準是"經驗"與"專業"相結合,光是在這一點就打敗了川普。 但同時也有聲音質疑,拜登是在組建"第三屆歐巴馬政府"。
  • 美媒:美國政體存弊端歐巴馬成「君王」
    海外網4月29日電 據中評社編譯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一直以來都被人指責繞過國會行事,更因「總統權力膨脹」而招致共和黨的攻擊。而自美國政府關張風波之後,美國政府的效率依舊低下。Buckley)專欄文章表示,歐巴馬成為「君王」總統並非出於偶然,亦非歐巴馬的個人原因所致。究其根本,源於美國三權分立總統制度根深蒂固的弊端。文章全文編譯如下:過去五年間,一直不乏把美國總統歐巴馬比作美國的帝王或是暴君的言論。儘管對很多美國民眾來說,這個說法可能有點誇張了,但這卻是根植在美國意識深處的想法。
  • 美媒:歐巴馬發錯誤信號 令中國認為可恣意妄為
    美國《投資者商業時報》評論稱,我們現在不但沒有享受歐巴馬的外交政策奇蹟(削減核武器,消滅賓·拉登),而且正在失去長期以來的「朋友和夥伴」,「我們的人」卡爾扎伊拒絕會見歐巴馬就是例子,這些人看到的是歐巴馬不斷食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歐巴馬明確表示不會在烏克蘭問題採用軍事力量,這會向別國發出錯誤信號,特別是讓中國以為在與鄰國的主權糾紛中可以「肆意妄為」。
  • 美媒:俄黑客去年入侵白宮電腦曾查看歐巴馬郵件
    中新網4月26日電 美國媒體25日引述美國官員的話稱,俄羅斯黑客去年入侵部分敏感的白宮計算機系統時,曾看過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非機密性電子郵件。報導稱:「白宮官員說,目前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總統電子郵件帳號被黑客侵入。然而最保密的調查結果顯示,黑客獲取信息包括歐巴馬部分通信。」
  • 美媒渲染美俄對抗:俄羅斯極具對抗性,不是歐巴馬時期的俄羅斯了
    【編譯/觀察者網 劉程輝】「拜登將面對一個極具對抗性的俄羅斯,這與拜登擔任副總統的歐巴馬時期截然不同了。」在即將開啟的拜登政府時期,美俄關係走向引發關注。美國《紐約時報》15日發表評論認為,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姍姍來遲的祝賀背後,是他對川普任期結束的「不快」。美俄關係面臨著諸多巨大挑戰,前景不容樂觀。
  • 美媒列出3個基本點:拜登註定走向失敗
    目前,美國大選已經基本落下帷幕,不過,拜登入主白宮的道路並不算十順暢,日前,美媒站隊川普,列出2點原因,稱"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實際上不佔優勢,所以註定會走向失敗"。
  • 川普的「穆斯林禁令」是否違憲?
    而康奈爾大學法學教授Yale-Loehr則認為這項禁令如果要生效則必須得到國會授權,而任何類似的法案幾乎無法得到高院的支持,因為這類禁令直接和第十四修正案中平等保護條款的精神所牴觸。而且川普的穆斯林禁令還會造成嚴重的國際法危機。Volokh教授和前美國移民律師協會主席Yanni都認為這項禁令和許多美國現有的外交協議相衝突。
  • 歐巴馬遭遇「西裝門」歐巴馬的淺色西裝便成了新聞發布會上的重點
    歐巴馬遭遇「西裝門」歐巴馬的淺色西裝便成了新聞發布會上的重點時間:2014-08-30 21:29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歐巴馬遭遇西裝門 美媒稱其穿傻帽西裝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總統歐巴馬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談及俄烏以及打擊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ISIS)等問題。
  • 美媒:被禁止使用伊萬卡家廁所,特工去了歐巴馬和彭斯家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隨著川普即將搬出白宮,「第一女兒」伊萬卡一家和新鄰舊裡之間的矛盾也被美媒一一曝出。除了疑似受到未來鄰居的排擠,伊萬卡夫婦還被指禁止特工使用他們家的衛生間,導致後者在外「漂泊」數月,不得不去歐巴馬和彭斯家「蹭」衛生間用。而他們華盛頓的鄰居,也被高檔社區裡的移動廁所惹怒了。
  • 英年輕穆斯林信仰虔誠 叫「穆罕默德」越來越多
    社會學家認為,一個社會中孩子的姓名可以顯示很多信息,如潮流時尚,有的父母因為「名人效應」,給孩子取和名人一樣的名字。比如,根據英國統計局的數據,有1378個男孩被取名為卡梅倫,叫做「戈登」的只有14人。而有的名字還能顯示人口組合、社會結構和社會現象等。
  • 大選前 歐巴馬與羅姆尼受採訪談最愛聖經經文
    近日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發行的Cathedral Age雜誌,就宗教與政治、以及個人信仰如何影響政策觀點的問題,採訪了歐巴馬總統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採訪中,他們兩個人被問到同樣的問題,羅姆尼的答案往往簡短,而歐巴馬傾向於更深入地回答。
  • 美國多位宗教領袖討論信仰在政治、分歧領域和共通點中的作用
    威廉士-斯金納堅持認為,儘管「宗教和對憐憫之上帝的信仰讓現在的我們應該團結起來」,但美國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分裂。她指出,在投票方式上存在很大差異的「兩個最具宗教活躍性的團體往往是對立的,而且對立不一定在他們的信仰信念上,而在政治上」:白人福音派基督徒和黑人新教基督徒。
  • 馬來西亞學者:親睹中國穆斯林信仰自由民族和睦
    中新社吉隆坡7月2日電 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1日在吉隆坡舉辦的座談會上,馬來西亞著名學者、國家語文局董事主席暨蘇丹依德裡斯大學教授阿旺沙裡安博士分享了走訪中國新疆和各地,親眼目睹中國穆斯林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和睦相處的現狀。
  • 雙語新聞:共和黨總統參選人 穆斯林不應當成為美國總統
    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本·卡森星期天表示,穆斯林不應當擔任美國總統,他認為伊斯蘭教的原則和美國的價值觀不相符合。卡森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與媒體見面」節目說,「我不主張我們讓一名穆斯林來統領這個國家,我絕對不贊同那樣。」
  • 摩洛人為何成為菲律賓穆斯林稱呼?其實是西班牙刻意的妖魔化
    西班牙人發現:他們最開始在菲律賓北部呂宋島上遇到的很大一部分本地人其實對伊斯蘭教義並不理解,他們只是從一些外來的穆斯林商人那裡學到了一些粗淺的皮毛,而且他們本身對於伊斯蘭教的信仰並不堅定,所以西班牙人得出了結論:這部分人並非真正的穆斯林。於是在西班牙天主教的強勢入侵之下,這部分人紛紛皈依到天主教的門下。
  • 歐巴馬嚼口香糖看印度閱兵 高調秀親密想給中俄看
    「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民主國家」的首腦高調秀親密,引起全世界的興趣和解讀,其中不乏「美印聯手制衡中國」或「制衡俄羅斯」的猜想。同時輿論普遍認為,此次歐巴馬訪印似乎象徵意義更大些,兩國達成的合作意向比具體成果要多,印度政治評論員馬利克對「德國之聲」說,「此行對具體成果的期待,應當會低於美國總統通常飛越半個地球對一個國家進行為期3天訪問時的標準期待值」。
  • 穆斯林兄弟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在如此背景下,1928年3月一名學校教師哈桑·班納與6名蘇伊士運河公司工人在埃及伊斯梅利亞市創建穆斯林兄弟會。班納出生於1906年的布海拉省馬哈茂迪耶市,他的父親是一名阿訇,家庭的宗教氣氛濃鬱。班納本人14歲就能背下《古蘭經》,1919年參加埃及反英大起義。
  • 911之後13年美國人仍分不清錫克教徒與穆斯林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大昕】據法新社1月26日報導,一項研究顯示,儘管911已經過去13年了,當美國人在街頭碰見纏著頭巾的錫克教徒時,大多還是會把他們當成穆斯林。由非營利性機構「國家錫克運動」發起的這項研究稱,儘管有相當數量的錫克教徒在美國同常人一樣進行學習、工作和生活,但事實上六成的美國人對此都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