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官網公布申報情況通報2019年度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名單,共有956人終審合格。其中美術創作類851人,理論研究類59人,專業教育類35人,組織管理類4人,新聞出版類7人。陝西美術創作類共24人,我省畫家劉超通過網上申報系統提交申報資料、經省美術家協會初審、中國美術家協會終審,正式成為中囯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全國各民族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組成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美術界的橋梁和紐帶,是繁榮社會主義美術事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獲批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意味著美術從業者在藝術技巧、表現形式、格調意蘊等方面都具備較高的水準和學術價值,成為一名國家級資質認證的美術家。
劉超個人簡介
劉超,陝西長安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畫家。中國人民大學山水畫創作與研究課題班訪問學者。中國畫院特聘畫家。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常務理事,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西安中國畫院畫家。陝西終南水墨畫院副院長。西安市山水畫院副院長,長安山水畫研究院院長。
作品多次在國家級書畫展覽中獲獎。被囯家級美術館,博物館及國內外美術團體及個人收藏。
出版有:《西部實力派書畫家劉超山水畫冊》,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名家書畫文庫,《劉超畫集》及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劉超山水畫集》等。
2002年隨陝西省美術家代表團出訪韓國辦展並進行書畫交流。
2013年和2014年應中國國家旅遊局,中國大使館,新華社等機構之邀,赴日本東京,高山市舉辦,人與自然一現代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及,大象無形一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作品巜南山秋韻》獲" 澄合杯"陝西省優秀書畫作品展一等獎。
作品《家山萬裡》獲新西部杯中國書畫大賽二等獎。
作品《家住白鹿原》獲陝西山水畫寫生展優秀獎。
作品《古原無聲》入選紀念"5·23"講話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作品巜風淡雲輕》獲美麗中國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獎
作品巜桐廬印象》入選詩鄉畫城瀟灑桐廬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古城新事》入選漢風唐韻水墨長安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作品《野火春風渡古城》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防萬映,百影百千畫大型國防教育公益主題展。入會資格獎。
開軒面場圃 把酒話桑麻
——品讀劉超和他的山水畫
著名山水畫家張立/文
認識劉超多年了,雖然過從疏淡,但在諸多畫友當中,他因筆墨老道,為人謙和而成為我最願意交往的一個。每當相聚,話語不多,但他炯異有神的眼睛裡流瀉出的那一份淡定和從容,卻讓我從心裡折服,「後生可畏!」
劉超先生是屬於那種從不顯山露水,有著象養育他的鴻固塬一樣的沉穩性格的人,同當今畫圈裡那些虛虛晃晃,裝腔作秀,追名逐利者比較,實在是顯得「老土」了。然而「君子比德如玉」在他身上並不缺少儒雅的詩人氣質。他除了畫畫、讀書、寫字,在家裡是個大孝子,多年來侍奉年邁的母親,端湯餵水,百般呵護,傳為佳話。常言「百事孝為先」,有著這樣的古道熱腸,在儒學文化的視野裡他便是仁人賢士了。中國畫論歷來強調「學畫先貴立品」,「故畫品之優劣,關乎人品之高下」。北宋郭若虛云:「人品即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即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所謂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單憑這點,劉超先生的畫品還用問嗎?
魏晉六朝便有品藻人物的風氣,劉超先生作為長安畫壇造詣頗深的新秀,同昔日蕭散出塵的「王謝之流」雖大相異趣,似乎不可類比,但在他的從藝理念和生命情調中,並不缺少痴迷山水的深摯戀情和詩人悲天憫人的情懷。品讀他的作品,一種溫潤淳樸的鄉情會油然而生,心頭不覺會泛出「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斜光照墟落,空巷牛羊歸」「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之類的詩句來,溫暖中頗有些哀傷,笑意中會淌下淚來。當他獨自徜徉在滻河川上,遙望終南;當他沉迷於蒼塬碧壑間,遊心騁懷,他的心頭也一定會泛起在曾熟讀過的李杜、王維的詩句,發思古之幽情,諸多人生況味會像秦川滾滾的麥浪向他奔襲而來,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便會在他的心頭徐徐展開。
那是一種生命體驗的深沉的悲哀,又是一种放飛心靈的陶醉。因而,劉超先生的畫,不管畫的是蒼塬窯洞,疏籬土屋,或者是牛欄雞舍,仄路小橋,一切景語都是情語,都會使人感動的落淚。只有經歷了人世滄桑炎涼世態的人才會深味那些畫中的內涵。對那些淺俗薄情的人,這些作品是很難理解的。《人間詞話》有云:「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又云:「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劉超先生將藝術之根深深扎進故鄉的熱土之中,以赤子之覺心,撫慰一石一草,讓他浸入生命的靈性,這便是他藝術靈魂裡最幽深、悲壯的表現了罷!
劉超先生的作品就其境界和風格而論,無疑是屬於蒼潤、沉雄、樸拙、荒寒一類,洗盡鉛華,歸樸返真,粗服亂頭,大巧若拙。凡見過劉超先生作畫的人,又會被他那沉著應對,活力充盈,「解衣盤薄」放筆直取的性態所震懾,此刻,他給人展示的是個性中風流倜儻的人生另一道風景。他深明「山水忌纖巧」的畫理,下筆沉雄凝重,「綿裡藏針」,筆力內斂,又若高山墜石,明快利落,皴擦點染,留在紙上的墨韻筆滋豐潤。筆墨是心源的外化,是精神載體,是畫家品格、學養的自然流露。劉超先生張弛有度的筆墨程式已漸趨成熟,那裡既有石濤的恣肆靈動又有龔賢的古雅沉靜,加上他骨子裡的樸茂無華,已形成了有別於他人的不俗的學術品格。然而劉超先生心中十分清楚,這一切才剛剛開始,他心中的悲劇式的大愛,正如老子所言「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他如夢般追索的傑作,還不能「瞭然於手」,還需要他付出更多的心血,上下求索。
畫家是永遠寂寞的,要喜歡上他的作品是需要有文化的。
2010年9月於寂廬書屋
作 品 欣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