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天體物理知識科普及英國G5物理專業推薦

2020-12-22 唯尋在帝都
圖註:《流浪星球》宣傳海報

大年初一,根據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流浪地球》在全國上映。老王百忙之中(無聊)慕名到電影院去觀看了影片。整部電影氣勢恢宏,講述了太陽將變成紅巨星,人類驅動地球逃離太陽系的故事。沒有劇透成分

這部硬核科幻裡蘊涵了諸多物理學原理,想擁有更為卓越的觀影體驗,弄清楚這些東西是十分重要的

地球逃離計劃得以實施,地球成了一個交通工具。具體做法,是先進入「剎車時代」,讓地球停止自轉

然後是「逃逸時代」,全功率開動安裝在全球的發動機,逃離太陽系。然後進入「流浪時代I」,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然後是「流浪時代II」進行漫長的減速。最後是新太陽時代,即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三體》中的三體文明就存在於這裡),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1 關於太陽的衰老和死亡 —— 紅巨星

太陽系GIF圖

當一顆恆星度過它漫長的青壯年期——主序星階段,步入老年期時,它將首先變為一顆紅巨星。紅巨星是恆星燃燒到後期所經歷的一個較短的不穩定階段,根據恆星質量的不同,歷時只有數百萬年不等,這與恆星幾十億年甚至上百億年的穩定期相比是非常短暫的。紅巨星時期的恆星表面溫度相對很低,但極為明亮,因為它們的體積非常巨大。在赫羅圖上,紅巨星是巨大的非主序星,光譜屬於K或M型

圖片來自唯尋的課件

恆星依靠其內部的熱核聚變而熊熊燃燒著。核聚變的結果,是把每四個氫原子核結合成一個氦原子核,並釋放出大量的原子能,形成輻射壓。處於主星序階段的恆星,核聚變主要在它的中心(核心)部分發生,輻射壓與它自身收縮的引力相平衡,恆星內部氫的燃燒消耗極快,中心形成氦核並且不斷增大

隨著時間的延長,氦核周圍的氫越來越少 ,中心核產生的能量已經不足以維持其輻射,於是平衡被打破,引力佔了上風,有著氦核和氫外殼的恆星在引力作用下收縮坍塌,使其密度、壓強和溫度都急劇升高,氫的燃燒向氦核周圍的一個殼層裡推進

這以後恆星演化的過程是:內核收縮、外殼膨脹——燃燒殼層內部的氦核向內收縮並變熱,而其恆星外殼則向外膨脹並不斷變冷,表面溫度大大降低。這個過程僅僅持續數十萬年,這顆恆星在迅速膨脹中變為紅巨星。氦聚變最後的結局,是在中心形成一顆白矮星

太陽在引力坍縮期內會持續變大,體積會一直膨脹至現在太陽的992萬倍,其太陽外表會直接到達地球軌道,吞沒地球與月球

2 利用木星加速 —— 引力彈弓效應

圖註:《流浪星球》宣傳海報

引力彈弓就是利用行星的重力場來給太空探測船加速,將它甩向下一個目標,也就是把行星當作「引力助推器」。

利用引力彈弓使我們能探測冥王星以內的所有行星。在航天動力學和宇宙空間動力學中,所謂的引力助推(也被稱為引力彈弓效應或繞行星變軌)是利用行星或其他天體的相對運動和引力改變飛行器的軌道和速度,以此來節省燃料、時間和計劃成本。

引力助推既可用於加速飛行器,也能用於降低飛行器速度。

那為什麼流浪地球計劃為什麼一定要利用引力彈弓效應呢?不用可以嗎?答案是不利用木星的引力加速,地球上的行星發動機是無法把地球加速至第三宇宙速度的,無法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就無法飛出太陽系

圖註:彈力弓效應示意圖,直線是木星軌

當地球以某一個角度接近木星的時候,引力彈弓效應就開始悄然發生了。這個過程其實可以被當作一個彈性作用(elastic interaction)。流浪的地球逐漸進入木心強大的引力場,獲得加速度之後再次被「甩」出去。為了便於理解,其實可以把它當成動量中的彈性「碰撞」,即能量和動量都守恆的「碰撞」。在這種「碰撞」中,兩個物體的速度差會保持不變(這個在下圖中會有所證明)。所以說如果一開始在引力彈弓作用之前地球和木星相向而行,地球的速度是v1,木星的速度是v2,他們的速度差是v1+v2,那麼在作用之後,地球和木星變成了通向而行,木星速度依然是v2,為了保持速度差不變,地球的速度會變成v1+v2+v2,所以說地球的速度增加了2個v2,這是何等的高妙啊。(當然,這個情況過於理想,只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而簡化的,真實情況要複雜許多)

圖註:證明彈性碰撞中速度差保持不變的

3 關於地球的解體 —— 洛希極限

圖註:地球的部分大氣層已被木星的引力

洛希極限是指當行星與衛星距離近到一定程度時,潮汐作用就會使天體本身解體分散。這個使衛星解體的距離的極限值是由法國天文學家洛希首先求得的,因此稱為洛希極限。當天體和第二個天體的距離為洛希極限時,天體自身的重力和第二個天體造成的潮汐力相等。如果它們的距離少於洛希極限,天體就會傾向碎散,繼而成為第二個天體的環。它以首個計算這個極限的人愛德華·洛希的名字命名

計算表明,地球和木星的距離如果低於103萬公裡,那麼大氣就會在潮汐力的作用下脫離地球;如果距離低於7.44萬公裡,那整個地球都會被撕碎。

潮汐力有多可怕,我們拿一個茶壺和茶杯舉例子:

我們在杯壁頂部倒一些水,讓它在重力作用下向著杯底滑落。越靠近杯底,水滴會越拉越長,最後被拉扯到了撕裂的極限。這個極限就可以被認為是這個茶杯對水滴的「洛希極限」

木星的引力場,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茶杯」。地球尺寸很大,當它靠近木星時,離木星較近一側受到的引力,將比較遠一側大得多,因此會像水滴一樣被逐漸撕裂

《流浪地球》電影中,地球已經到達了地木「流體洛希極限」(地木距離103萬公裡)。在此處,液體和氣體不再能被地球引力束縛,而傾向於逃逸;而巖石還勉強能憑藉自身的硬度堅持一會兒

再靠近木星一點,地球將進入地木「剛體洛希極限」(地木距離7.44萬公裡)。在此處,就連堅硬的巖石都會被引力差撕碎,地球將徹底解體

在木星引力場的作用下高速運動,最終成為了木星環的一部分

4 核聚變發動機 —— 真的能燒石頭?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也經常涉及核聚變堆的概念,核聚變確實是一勞永逸地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終極手段。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為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上萬座高聳入雲的核聚變發動機,燃燒的不是氫,也不是氦,而是石頭,真佩服大劉的知識面和想像力。大劉的燒石頭不是燒成石灰石的化學過程,而是組成石頭的元素的原子核發生聚變的燃燒。

圖註:給聚變行星發動機提供燃料的巨大

石頭的組成元素非常複雜,但主要是氧、矽、鋁和鈣等等這些原子序數較大的元素。這些元素能聚變嗎?能!但實際上,難度恐怕高階外星人也做不到吧。

宇宙當中,這些元素的核聚變發生在大質量恆星演化末期的核心處,這裡的大質量最少也要8顆太陽質量以上了。實際上,我們身邊的元素,除了氫和氦,基本都是在恆星燃燒、超新星爆炸以及中子星合併過程中形成的。有句話說的很好「我們其實都是核廢料」

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喚起了我們對於硬科技的嚮往和追求

終於可以「往前看」,而不是「往後看」

(如果不知道劉慈欣可以谷歌一下)

老王看後其實還是有很多疑問的?看看同學是否也有(或者更多更深)——

除了流浪地球,還有什麼其他生存方案嗎?如果有需要突破目前哪些現有技術?

除了半人馬座比鄰星可以作為逃離目標。如果發生「意外」,有沒有備選方案?

現實中真的能移動地球麼?如果可以,需要多少頓推力才能逃離太陽引力?

如果同學們對天體物理學感興趣,大學本科階段就開始設置相關學科:

天體物理

天體物理學是物理學和天文學的一個分支。它研究天空物體的性質及它們的相互作用。天空物體包括星、星系、行星、外部行星,宇宙整體

物理學科介紹

物理學屬於理學,也是一門應用型學科,研究的是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主要是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作為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同時也是眾多技術學科的支柱。

物理專業本科院校推薦

圖為英國一家比較權威的大學排名網站出的2017年大學物理和天文學科的排名,這裡推薦的也只有牛津、劍橋及帝國理工。

老王建議別太在乎什麼學生滿意度,學習本身就是逆水行舟,想舒舒服服念完本科,那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圖為英國一家比較權威的大學排名網站出

物理學對於A-Level錄取成績要求

牛津大學

A-Level成績要求:A*AA(要求數學和物理,其中A*必須是數學、物理、高級數學三者之一)

圖片來源:https://www.ox.ac.uk

帝國理工學院

A-Level成績要求:A*A*A(其中要求數學A*,物理A*/A)

(圖片來源:http://www.imperial.ac.u
(圖片來源:http://www.imperial.ac.u

畢業去向:

成為國家物理實驗室研究分析員

能源和氣候變化部業務研究員

研究工程師

BAE系統工程師

創新分析師等

相關焦點

  • 那些和「物理」有關的專業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三大學科之一,也只中學課程理科學習主要的學科。浙江新高考改革,家長和考生在選擇選考科目時,考試院給出一個數據,大學專業設置和物理相關的專業數量是最多的。當除物理學(光學)、力學,以及在文章第二節要介紹的以物理為主幹的工科專業外,在大學學科專業設置中,還有一些和物理相關,即以學習和研究的物體對象的物理性質為主的理科專業。
  • 唯尋「定向專業」挖掘機|倫敦大學學院——天體物理學
    天體物理學不僅要學習大量的理論知識,還要進行頻繁的實驗研究,應用材料科學、光學和電子學等學科最為前沿的技術。開設該學科的學校並不多,而UCL是英國G5中唯一單獨開設天體物理的學校,今天小編就帶你領略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天體物理學吧!
  • 【國慶充電攻略③】物理碗、英國初級物理奧賽、BPhO、PUPC都是什麼?— 帶你了解國際學科競賽(物理篇)
    那些大學選物理為專業的人,後來都在做什麼?所以,你看到學物理的出路有很多,物理是化學的基石,《物理化學》是一門重要的生化環材專業的A類專業課。物理是天文的助推器,我國2020年7月底發射了探測火星奧秘的「天問一號」探測器,該探測器從飛行器軌道函數的測算,著陸高度的計算,飛行速度的控制,火星空間磁場環境的探測,到火星礦物組成與分布等等,均離不開物理知識。
  • 西安高新一中國際班天文與天體物理奧賽獲獎等學校資訊
    西安高新一中國際班奧賽西北地區唯一獲獎2020年5月,英國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英國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奧賽 (BAAO) 由英國物理奧賽組委會主辦,主要針對 A-Level 年級學生,成績優秀的 GCSE 學生也可以嘗試。試題基於應用於廣義宇宙的核心物理,新穎的題型激發學生的靈感,使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旨在普及自然科學知識,促進天文學及其他科學的發展,提高青少年對天文學、物理學及航天學的興趣。
  • 學院秀 | 地球物理學院
    本科生系列學術論壇地物大講堂研究生青春舞會金獎「銘記芳華,逐詩意遠方」地球物理學院各學科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為國內外與油氣及礦產資源、水利水電建設、環境工程勘察、地震監測、空間信息處理、計算機軟體開發與應用等相關行業的大中型國營企業
  • 天體運動與人造衛星專題,2020高考物理複習必備!
    今天給大家帶來了 2020高考物理微專題3:天體運動與人造衛星,請往下閱讀正文。考點一 宇宙速度的理解與計算宇宙速度的理解和計算問題是高考常考的熱點。這類題目一般難度不大,但考生不易得分,原因是對宇宙速度的理解不透徹或因為計算失誤而丟分。
  • 喜歡物理選什麼專業
    物理在自然科學各學科中處於基礎地位,是眾多專業的基礎學科,很多專業(特別是工科、理科)是物理的某一分支或以其為基礎。例如,力學類、天文學類、海洋科學類、電子科學類、地球物理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土木類、機械類、信息與電子科學類、安全科學與工程類、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類、航天航空類、兵器類……物理與化學、生命科學、技術科學等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 新高考選科:揭秘與地理有關的19類專業
    新高考地理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學科,從教學內容來看,地理必修與選修的內容與19類專業產生了直接的聯繫,但是這些專業中大多數專業的選科要求是物理。  筆者統計了2020年在京招生選考科目要求目錄後,發現只有不到10類專業明確提出了選考地理。
  • 「孔孟之導」解讀「名稱相近」的大學專業(二)「物理篇」
    D、.天體物理--天體物理和天文學是物理的理論和方法用到研究星體的結構和演變,太陽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關問題。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基礎物理課程和實驗技能,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以及工程技術的初步訓練。適應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要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要掌握系統的數學、計算機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
  • 唯尋「專業」挖掘機|物理:給我一個支點,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每年會有一大批的物理愛好者前往英國深造。不過,除了選擇好的專業之外,選擇一所好的大學也至關重要。再來看英國本土物理專業排名,除上述牛劍外,英國TOP5還有帝國理工(英國第三)、倫敦大學學院(英國第四)和曼切斯特大學(英國第五)——這個排名與上一期的化學專業排名基本一致。接下來,唯尋牌專業挖掘機就為你深入挖掘一下這五所英國大學的物理專業。
  • 物理專業去英國留學?哪所院校適合你?
    英國名校眾多,物理專業的學生去英國留學有哪些院校推薦呢?每所學校都有什麼特點?今天天道留學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物理專業的英國名校哦~
  • 北京大學專業介紹: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學是用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內部的科學,她也是一門以觀測為主要手段的學科。通過利用先進的電子和信息技術、精密儀器技術、探測技術等現代高科技手段對各種地球物理場進行觀測與研究,從而探索地球內部的介質結構、物質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與其相關的各種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拓展人類的知識視野。
  • 2016考研專業:理論物理專業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6考研,對考研專業了解越多,考研人越易選出適合自己的方向,中國教育在線考研頻道將陸續推出2016考研業解析系列,進行基本的專業介紹,探析就業前景與方向,推薦知名院校,介紹相近可調劑專業,並以一所高校為例對課程設置進行說明。
  • 最美物理實驗之一驗證地球自轉?我想帶你去看看
    通過傅科擺實驗證明了地球自轉的存在,被譽為"物理最美實驗"之一, 而這個設計精妙的實驗也讓傅科獲得了榮譽騎士五級勳章。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證實地球自轉的傅科擺實驗之外,傅科的一生對物理學有多方面的重要貢獻,尤其在力學、光學、電學方面更為突出。他的研究工作偏重於儀器的製備、新實驗方法的設計,以及對物理量的精確測量。他的最出色的工作是光速的測定、「傅科擺」實驗以及提出渦電流理論。
  • 就讀英國物理專業有哪些優勢?推薦的專業院校有哪些?
    從牛頓、法拉第、麥克斯韋、瓦特、到霍金斯,英國在物理學方面培養的精英可謂熠熠生輝。英國的科學研究歷來享有一流的聲譽,在最近的學科評審中,英國的物理學教學質量持續獲得優良成績。下面為同學們介紹英國物理學專業的相關資訊。
  • 【物理定律】1687年萬有引力定律就已問世,為何直到1798年才測出地球質量
    直到英國科學家亨利·卡文迪許的出現,這位著名的科學家在約翰·米歇爾利用扭秤測量磁力規律時受到啟發,改進出一種新的扭秤。亨利·卡文迪許最終卡文迪許測出了的引力常數數值為6.754*10^-11N·m2/kg2(現代值為6.67408*10^-11N·m²/kg²),由此就能得出地球的質量(這個推導過程,只需簡單的中學物理知識即可完成
  • 《流浪地球》火了!中國航天類最牛高校盤點:北航、哈工大、南大…
    2019年春節,代表著中國科幻電影崛起的《流浪地球》火速刷爆全球,不僅票房大賣突破40億,還點燃了成千上萬考生的「空天夢」,恐將帶來相關專業的報考行情高漲。有關人士認為,科幻電影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該影片中諸多「上天入地」的新事物和各種高科技,可以說昭示了未來發展的一些趨勢。
  •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物理專業排名如何?附2020英國大學物理專業排名
    這是英國地區一所世界頂尖的綜合研究型大學,一直以來這所大學在海內外中都享有享有極高美譽。尤其是,物理專業作為該校的王牌專業之一,一直以來都備留學生受青睞。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物理專業排名 2020年衛報英國大學物理專業排名,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物理專業排名第39位。
  • 地球物理專業如何科學擺攤
    電法勘探(地電學):根據地殼中各類巖石或礦體的電磁學性質( 如導電性、導磁性、介電性)和電化學特性的差異,通過對人工或天然電場、電磁場或電化學場的空間分布規律和時間特性的觀測和研究,尋找不同類型的礦床和查明地質構造及解決地質問題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而地電學包括研究大氣、海洋、固體地球電性及電場分布。
  • 《流浪地球》真的可行嗎?為什麼有專家認為推動地球是自尋死路?
    《流浪地球》是一部優秀的國產科幻片,自從播出後,很多人都是這樣說的:「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硬核科幻電影」,這部電影不僅取得了票房的豐收,口碑也相當的好,大有與好萊塢電影相媲美的趨勢。我們都知道科幻電影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的拿手戲,無論是《復聯》,還是星際系列,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為人們帶來了一場又一廠的視覺盛宴,而這些科幻電影的大名也被很多人所熟知,現在就有一部分網友拿《流浪地球》和好萊塢科幻電影比較,然後發表自己的觀點說《流浪地球》毫無科學依據,推動地球就是自取滅亡,他們的觀點是地球內部是高溫的液態物質,就像雞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