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又放假!!!而且還是放五天!對經歷了疫情「長假」的朋友來說,這個五一假期有點雞肋。皆因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掃清,難免令人心生擔憂。
剛好昨晚有粉絲私信老譚,問起古代人是如何放假的 ?於是乎,老譚翻遍史書研究起古代的放假制度。下面我們來嘮嘮古代放假簡史吧!
在古代,很多人從事農耕、桑植、經商等行業,自己既是打工仔也是老闆。工作休息可自由安排。累了,就給自己放一天假。而為政府工作的人,上到朝廷大員下至衙役,都需嚴格遵守朝廷法律法規來進行作息,比如周朝。
周朝:放什麼假?上班的日子不香嗎?
當時每年有兩次祭祀活動,所以當國家舉行祭祀典禮時也就是官員,就是這些古代上班族放假休息的時候。但他們也並非真正的休息,祭祀對國家是相當重要的,身為官員是需配合國家的安排的。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休息還是在上班,看來周天子有點不厚道啊!
秦朝:放假?那是不存在的!
周朝不地道,秦朝也不仁道。眾所周知,秦朝崇尚法家律法極為森嚴,大臣們活得那是非常累的。他們是沒有假期的,如果是婚喪嫁娶之類重要的人生大事,大臣們必須提早向皇上發出申請,批准了才能告假回家。簡直是把員工的剩餘價值壓榨到極點。心疼秦朝公務員們。
漢朝:打著洗澡的名義放假
在休假這一塊,漢比起秦算得上仁慈得多。在《漢律》曾記載到:「吏員五日一休沐」,大概意思是官員每五天休息一天,回家沐浴。
由於公職人員統一辦公以及住在集體宿舍,這五天上班時間內是回不了家的。期間內沒得洗澡換衣,久了這人身上都有味了,所以要放他們回家「洗白白」。
隨著漢朝放假制度的完善,後來還增加了節令假,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節假日,但是漢朝只過冬至,夏至,春節才過節令,不過聊勝於無吧。
唐朝:變著戲法休假,爽歪歪!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年代,放假制度方面比前朝也更加的全面。《假寧令》便記載了唐朝時候,每一年法定的節假日多達47天,像冬至,清明這樣的節日,我們一般放一天,他們卻放了七天的假,就衝這一點,老譚還真有點羨慕嫉妒恨呢!
至於婚假病假,唐朝政府開始有了明確的規定,官員可以憑藉病情情況決定,最多能夠請100多天的病假。(別拉著我,我要夢回大唐!)
唐朝律法還規定,只要在崗位上工作3年,便可以享受35天的探親假,婚假可以請9天。超過70的官員,就能夠申請退休了,政府一樣會發放前工資一半的養老金。對了在唐朝,老子和佛祖這兩位大佬的生辰都可放假一天哦。
宋朝:放假,我們是認真的!
要論假期最多的一個朝代,宋朝絕對是NO.1!宋朝人對節假日十分執著,就算沒有節日可以休息了,他們依舊可以創造個節日出來,然後美其名曰為了慶祝這個節日,我們應該放假休息。
在現代,一年中最長的假期估計要屬國慶長假了,這個假期一般大家是有7天休息的。在宋朝也有節假日是7天休息的,但他們一年有三個!三個!分別是元旦、寒食、冬至。除此之外,他們在上元、中元、夏至、臘月還有皇帝的生日都可放假三天。
據統計,宋朝的每年公共假期高達76天,若是加上休息日的36天的話,他們放假的天數相當於一年的三分之一了。不愧是會享受的朝代!
好了今天我們先聊到宋朝,明天我們繼續!不過看了上面幾個朝代的放假制度,然後回過頭再想一想如今的假期情況,工作五天可以休息兩天的你是不是覺得特幸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