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我,歡迎媽媽轉發分享)
介紹
年輕父母需要工作,不能時時刻刻陪伴孩子。此時,照顧孩子的重擔將落在老人身上。
老一輩和父母帶孩子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父母不可能讓孩子去養老。
爺爺以一種獨特的姿勢拿了一個2歲大的鞦韆,但是路人看得很清楚
網上有這樣一組照片,引起網友熱議。在正常的情況下中,孩子們在搖擺時直接坐在鞦韆上,大人在後面推。在這張照片中,孩子們的揮桿方式與普通人揮桿方式大不相同。
爺爺覺得讓孫子直接坐在鞦韆上很危險,於是一隻手抓住孩子的衣服,另一隻手拿在欄杆上,他讓他兩歲大的肚子靠在鞦韆板上,用他的「肚子」蕩鞦韆。
鞦韆被搖得很高,爺爺沒有採取任何保護措施,他似乎很害怕,如果小男孩非常有可能,他會摔倒的。很多網友都看過這組圖片「後怕」。
有網友說,爺爺讓孫子擺鞦韆的方式真是別出心裁,有點危險,如果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他會後悔的。
雖然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獨特的想法,這讓人害怕,但其實老人帶孩子有很多好處。
老人幫助帶孩子有什麼好處?
1、更有耐心
由於老年人與孫子之間存在「隔代親」現象,老年人在照顧子女的過程中會比父母更有耐心。
不管孩子們多吵,老人們都會寬容地對待他們。長期被老年人容忍的孩子們將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2、充足的時間
大多數老人都退休了,有更多的時間照顧他們的孩子。所以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老人有更多的時間來豐富孩子的生活。
與忙碌的父母相比,老年人確實有更多的時間優勢。
3、育兒經驗
這位老人以豐富的育兒經驗撫養父母。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孩子出了意外,老人們可以冷靜對待,及時處理。
不同於老年人的育兒觀念,如何有效溝通?
1、了解老人
雖然老年人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會使用一些不恰當的方式,但老年人的出發點是為孩子好。
基於這一點,家長首先要對老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千萬不要隨意誹謗老人,否定老人的做法。
否則,不僅會讓老人傷心,還會有一種表現對老人的不尊重。在父母的潛移默化影響下,孩子是非常有可能的,會變成不是孝順的老人。
2、讓老人學習先進的育兒理念
如果父母只批評老人的工作不好,直接當面和他說話,老人很難聽,與父母的關係也會疏遠。
對父母來說,正確的方法是帶老人一起學習育兒知識,比如帶他們去看一些育兒電視節目或書籍等。
這不僅會讓老年人改變育兒方式,也會讓老年人更舒適。
3、多重通信
當父母和老人在育兒方面有分歧時,應儘量與老人和平溝通。
例如,詢問老年人如何將自己帶入小時候或根據當時的感受與老年人交流。
這樣,雙方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都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改進。
媽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身體健康,我是@洛芸媽媽,幫你解決小麻煩(圖片來自網絡,入侵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