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車流量為核心的智能交通燈自動控制系統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1、引言

汽車數量越來越多,而傳統的交通信號燈控制模式採用的是定時控制,由於車流量是隨時變化的,當此時沒有車通過,而相對的車要等到此方向的綠燈結束顯示紅燈才能通過,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應變性能較差,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還使得相對方向的車輛造成「堵車」現象。為克服這種少車路口綠燈時無車通行或多車路口綠燈通行時間短而堵車等資源浪費的現象,出現了智能交通燈控制系統。

目前的智能交通燈控制系統有以紅外感應車流量的、有桉預定時間段改變通行時間的、有以電視監控信息來幹預的等多種方法與手段,各有特點。本設計是一個以車流量為核心的智能交通燈自動控制系統,通過使用地感線圈檢測車流量,實現了十字路口交通燈的智能控制。隨著數位化城市建設的進程,對城市交通的要求不僅是智能化,而是網絡化、信息化。

2、系統結構

系統主控制器選用西門子的S7-300系列PLC,車流量檢測裝置採用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地感線圈,系統由PLC控制器、信號檢測裝置、信號轉換裝置、緊急按鈕、十字路口交通燈組和乙太網接口等幾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每個路口的各個車道均安裝地感線圈,當地感線圈感應到車量通過的信號後,該信號通過信號轉換裝置轉換為0~10V的標準電壓信號輸入到PLC,PLC控制系統通過判斷該信號的狀態,經過數據處理和計算得到各路口實際車流量的數據,自動控制系統根據各個路口的實際車流量自動調節其所在路口的信號燈的通行狀態。同時,系統在各個人行路口設置了緊急按鈕,按動此按鈕也會起到幹預路口交通信號燈狀態的作用。該系統所設置的乙太網接口,為實現多個路口之間的交通燈的聯鎖控制、交通燈的遠程計算機監控和交通系統的網絡化、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礎。

圖1   系統結構圖

系統選用的西門子S7-300系列PLC主要包括,CPU314IFM模塊1個、SM332開關量模塊1個、SM334模擬量模塊1個,電源模塊1個、通信模塊1個。該PLC為24V供電,系統共有36點開關量輸入信號、32點開關量輸出信號、6路模擬量輸入信號、4路模擬量輸出信號的容量,滿足了一個3~4車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燈的控制要求。

系統控制的是一個實際的普通十字路口交通燈,由主幹道和支幹道組成,每個方向都有三個車道,即直行車道、左轉彎車道和右轉彎車道;每個路口均設有紅、黃、綠色直行和綠色轉彎方向燈。

3、車流量檢測 3.1、地感線圈

地感線圈是本智能交通自控系統中的最主要的檢測元件,主要由埋設在地表面下的線圈和信號提取與輸出裝置構成。地感線圈的技術規格由車道的大小和埋設的深度決定,地感線圈主要由內徑,外徑,線徑和匝數四大因素組成,一旦這四大因素確定,線圈的規格型號即可確定。

地感線圈工作在最佳狀態下,線圈的電感量應保持在100uH-300uH之間,在線圈電感不變的情況下,線圈的匝數與周長有關係,周長越小、匝數就越多,線圈匝數參考表1。

表1  線圈匝數參考表

由於道路下可能埋設有各種電纜管線、鋼筋、下水道蓋等金屬物質,這些都會對線圈的實際電感值產生很大影響,在實際施工時應使用電感測試儀實際測試地感線圈的電感值來確定施工的實際匝數,只要保證線圈的最終電感值在合理的工作範圍之內(如在100uH-300uH之間),否則,應對線圈的匝數進行調整。

在理想狀況下(不考慮一切環境因素的影響),地感線圈只考慮面積的大小(或周長)和匝數,可以不考慮導線的材質。但在實際工程中,必須考慮導線的機械強度和高低溫抗老化問題,在某些環境惡劣的地方還必須考慮耐酸鹼腐蝕問題。在實際的工程中,建議採用0.1cm以上鐵氟龍高溫多股軟導線。

以一個60X60cm的模擬十字路口交通模型為例,根據實際十字路口的尺寸按比例縮放,得到的車道大小約為3cm。設計時選擇的線圈內徑為1.8*2.3cm、外徑為2.0*2.5cm、線徑為0.05cm、扎數為180n。

3.2、信號轉換裝置

地感線圈的工作原理基于振蕩電路原理,信號轉換裝置是由一種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信號轉換線路構成,該轉換電路主要由兩隻三極體組成共射極振蕩器和地感線圈(電感元件)、電阻、電容等元件組成的耦合振蕩電路組成,信號轉換裝置的電路原理如圖2所示。

圖2  信號轉換裝置電路原理圖

Ul和U2組成共射極振蕩器,電阻R3是兩隻三極體的公共射極電阻,並構成正反饋,地感線圈T作為檢測器諧振電路中的一個電感元件,與振蕩迴路一起形成LC諧振。當有大的金屬物(汽車)通過時,由於空間介質發生變化引起了振蕩頻率的變化(有金屬物體時振蕩頻率升高),將會使線圈中單位電流產生的磁通量增加,從而導致線圈電感值發生微小變化,進而改變LC諧振的頻率,這個頻率的變化就作為有汽車經過地感線圈的路面時的輸入信號,再將此信號通過由R7和C3組成的LC濾波電路,輸出穩定的直流電壓,此電壓即可輸入到PLC系統。

3.3、地感線圈的埋設方法

以十字路口中一個方向的道路為例,考慮到右行通道車輛可以直接通過,只在直行通道和左行通道上埋設地感線圈。在每個通道上均埋設了兩個地感線圈,具體埋設位置參考圖3。前一個緊挨停車線,檢測駛離該車道的車量數;後一個埋設在距停車線5~10cm處,一般考慮埋設在預計可正常停車數量所佔位置的1~2倍處,檢測駛入該車道的車量數;二者之差,既是該車道還存在的車輛數,也是等待通行的車輛數,此數據也是控制該路口交通燈狀態的依據。

圖3   地感線圈埋設平面位置圖

地感線圈埋設首先要用切路機在路面上切出槽來,在四個角上進行450倒角處理,防止尖角破壞線圈電纜;切槽寬度一般為0.4~0.8cm,深度3~5cm,同時還要為線圈引線切一條通到路邊的槽,將雙絞好的輸出引線通過引出線槽引出。地感線圈埋設是在車道路面鋪設完成後或鋪設路面的同時進行的,在線圈埋好以後,為了加強保護,用瀝青或軟性樹脂將切槽封上。

線圈安裝時,應該儘量避免焊接點,萬不得已則必須良好接觸並做好絕緣;為避免電磁幹擾,饋線使用屏蔽電纜,屏蔽電纜的屏蔽線在信號轉換器端良好接地;使用雙絞線,防止兩個相鄰線圈的饋線或與電源220v之間的相互幹擾。

4、系統軟體設計

系統的輸入輸出信號及其I/O地址分配如表2所示。

表2    I/O分配表

系統的主控制程序設計成功能模塊式,由正常運行模塊、車流量信號智能處理模塊、緊急按鈕動作模塊組成。

正常運行模塊:正常情況下各個路口的各個時間段的車流量基本相等,各個信號燈按照程序所設定的固定時間運行;當某路口的車流量發生變化,檢測到路口存在的車輛數達到設定值時,自動調用車流量信號智能處理子程序;當某個路口發生緊急事件,人要緊急通過時,按下該路口的緊急按鈕,程序自動調用緊急按鈕信號子程序;執行完子程序後,主程序自動返回繼續檢索各種運行條件與參數的狀態,程序控制框圖如圖4。

圖4  正常運行模塊程序框圖

車流量信號智能處理模塊:以一個方向為例,時序控制如圖5所示。

圖5  時序圖

當該車道的綠燈已經亮了20S,仍沒有檢測到有車輛通過時:表示無車輛等待通過,若其它三個路口也無車,則維持原正常通行時間;若其它三個路口只要有一個路口有車,則立即結束該路口的綠燈通行時間,給有車的路口「讓道」。

當該車道的綠燈已經亮了40S,檢測到有車輛「累積」在此車道上:表示有車輛等待通過,則要根據實際的車輛數決定是按正常的通行時間控制,還是延遲通行時間,車輛越多延遲時間越長;同時考慮其它路口等待的車輛狀態,是適當延時、還是無限延時。延遲時間段的劃分數量及其具體延遲時間根據各實際路口的狀態進行設定。

程序根據在不同的時間段檢測的各車道的實際車流量數,決定通行時間的長短;也就是根據各路口的實際車流量,智能地處理各路口的通行時間。

緊急按鈕動作模塊:系統在人行道上安裝了緊急按鈕,具有優先權,如在人行道上發生了突發事件,只要按一下該方向的緊急按鈕,5秒鐘後此通道及可通行;緊急事故通過後,又恢復到正常的狀態。

5、系統功能

智能化,根據各路口車流量的大小自動調節各路口信號燈的通行時間,在傳統十字路口交通燈控制的基礎上,克服了傳統系統的少車路口綠燈無車通行或多車路口綠燈時間短而堵車等資源浪費的缺點,提高了通行效率,減輕路口的交通堵塞壓力。

人性化,系統在各個路口都設有人行通道的緊急通行按鈕,能靈活地控制系統實現實時、延時切換,並具有一定的優先權,方便緊急事故中的人通行。

網絡化,系統的乙太網接口,可以實現多個路口之間的交通燈的聯鎖自動控制,實現對整個交通狀況的遠程監控,同時也為城市交通的數位化、信息化奠定了基礎。實用性,系統性價比較優,且安裝方便。

6、結束語

以車流量的智能交通燈控制系統,在道路一定、車輛一定的情況下,對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提高道路利用率、提升交通自動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意義。本設計投資少、製作簡單、安裝方便、硬體穩定可靠、功能實用,具有實際推廣應用價值。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定時器的PLC交通燈控制系統研究
    (3)綠燈閃爍頻率為亮0.5s,滅0.5s。 (4)系統循環工作。具體控制要求如表1所示。 表1交通燈控制要求 根據控制要求,交通燈PLC控制系統的I/0分配表如表2所示。該系統有兩個輸入點,分別是系統啟動按鈕和停止按鈕。啟動按鈕使系統開始正常運行,維修時用停止按鈕暫停系統。6個輸出分別是南北方向與東西方向的交通燈。 表2  I/0分配表
  • 基於FPGA的模糊控制交通燈控制方案設計
    目前,國內的城市交通燈大多數都是採用固定的綠信比(一個信號相位的有效綠燈時長與周期時長之比),不能滿足交叉路口車輛的時變性要求。 模糊控制技術作為智能控制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最大特點是針對各類具有非線性、強耦合、不確定性、時變的多變量複雜系統,在各個控制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並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 基於EDA的交通燈控制系統 (圖)
    環境下通過了編譯、仿真,並下載到cpld器件上進行編程製作,實現了交通燈系統的控制過程。---實現路口交通燈系統的控制方法很多,可以用標準邏輯器件、可編程序控制器plc、單片機等方案來實現。但是這些控制方法的功能修改及調試都需要硬體電路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功能修改及系統調試的困難。
  • 智能交通燈
    直接上功能:第一部分:基礎設計這次的智能交通燈是放在十字路口的,分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每個方向分別都有紅黃綠三個LED代表交通燈,2位8段數碼管顯示當前紅綠燈剩餘的秒數,並且這個數值可以手動由按鍵設置。由於單片機引腳數量的限制,所以我們要復用好每一個引腳。
  • 你只是過一個馬路,交通燈卻操碎了心
    從1922年開始,交通信號燈開始使用全自動的計時器來控制。加裝計時器只要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有學者論證,以紐約市為例,在六千名警員當中只需要五百名分配到交通隊,這使得城市省下了12,500,000美金的成本支出。這種計時器模式的交通信號燈也一直沿用到現在,所以,你覺得交通燈不便,是因為本質上,它是為了節省成本,而不是提高通勤效率。
  • 自動甄別紅綠燈:奧迪推「交通燈助手」
    對此,奧迪就研發了一款較叫「交通燈助手」(Traffic Light Assist)的系統,它可以提前告知司機下一個紅燈的距離。奧迪推「交通燈助手」(圖片來自2500sz)    奧迪表示,「交通燈助手」有兩個殺手鐧。第一個是,當前方為紅燈時,判斷前方紅燈與汽車相隔的距離。
  • 採用Arduino為核心控制的智能小車避障系統
    由此,設計了一種能全方位避障的智能小車系統,採用紅外單點避障與超聲波雙路避障相結合的模式,可實現多面自動探測,並實現全方位避障,有效提高了避障的成功率和效率。  1系統設計  設計的避障系統採用紅外單點避障與超聲波雙路避障相結合的模式,以實現對障礙物的全方位有效避障。
  • 根據車流量變色 智能紅綠燈成治堵新利器
    智能紅綠燈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種新途徑。今年11月,珠海市對全市100個路口的信號燈進行智能化改造,改造後的「智能紅綠燈」不僅能根據車流自動調節,還能幫助交警進行大數據分析,減少擁堵。此外,信號燈根據車流量調節紅綠轉換長短,還能通過聯網的方式分析車流總體情況,為其他路口「減壓」。日前,衢州市交警部門在全省率先給市區5處紅綠燈接入了區域AI智能交通燈控系統。
  • 智能自動水肥一體化控制系統,實現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
    智能自動水肥一體化控制系統,實現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 聖啟物聯農業 發表於 2020-07-05 11:33:58 一、自動水肥一體化控制系統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農業新技術。
  • plc控制示例,十字路口交通燈控制,附接線圖
    十字路口交通燈控制對十字路口交通燈的PLC控制是採用基本邏輯指令進行編程的,實際上,任何一個PLC控制程序都有一萬種編程方法。下面舉幾個十字路口交通燈的PLC控制程序,以供參考。十字路口交通燈的接線圖及布置圖如圖所示。
  • 智能化紅綠燈亮相西安 能根據車流量控制「秒數」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記者 李佳) 在車流量越來越多的今天,紅綠燈如果只是按照設定好的標準「讀秒」,顯然無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最近,西安交警對紅綠燈進行了一項智能化改造,通過改造,讓紅綠燈能像交警一樣,根據車流量變化「察言觀色」,實時安排合適的「秒數」。
  • ZigBee技術智能家居控制系統方案
    為此,上海澳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專門推出了智能家居系統解決方案。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無線網絡通訊技術、依照人體工程學原理,融合個性需求,將與家居生活有關的各個子系統如安防、燈光控制、窗簾控制、煤氣閥控制、信息家電、場景聯動、淋浴器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網絡化綜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實現「以人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體驗。
  • 乾貨|火電廠智能自動控制的技術路線
    (2)智能模塊構建應用邏輯1)模擬量「傻瓜自動」模擬量自動調節迴路「三態式自舉切換」,採用控制裝置品質條件以及工藝設備狀態條件自舉轉換自動調節迴路的工作方式,與「超馳糾偏」無縫銜接,模擬量調節迴路從手動到自動的過程只需經過一次人工操作,後續的控制都由算法邏輯自動完成,我們稱這種智能化、人工操作簡便的MCS為「傻瓜自動」。
  • 智能家居空調控制系統的設計
    正是因為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的發展,促使家庭實現了生活方式更加現代化,居住環境更加舒適、安全。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功能主要包括通信、設備自動控制、安全防範3個方面。隨著新技術和自動化的發展,傳感器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強,各種標準化傳感器模塊的出現給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設計提供了便利。
  • 智慧路燈控制系統
    智慧路燈控制系統,計訊物聯智慧路燈多功能合一,集照明控制、環境監測、wifi共享、一鍵報警、視頻監控、人流車流量監測、廣播發布、led屏顯示、道路積水監測、井蓋監測等功能於一體。計訊物聯智慧路燈專用網關+雲平臺,實現智慧路燈控制系統智能化管控,多級聯動統一管理。
  • 中國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技術變遷
    總體組根據《北京市城市交通自動控制方案(草案)》提出了計算機集中控制的線控制系統(又稱綠波帶,意為把一條幹線道路的多個交叉路口的信號機聯動控制,以優先保證幹線交通流一路暢通)的總體技術方案。 1978年5月至11月,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交通信號自動控制系統在北京前門至象來街正式試驗。控制系統的檢測設備包括地磁式車輛檢測器、二次諧波式車輛檢測器等。
  • Delta DLS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或ORCAWeb,實現與BACnet樓宇自控系統實現無縫隙集成。DLS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秉承Delta的傳統 - 簡潔至上。  DLS特點:  集成和簡單的:與BACnet樓宇自控系統實現無縫隙集成  Ø 節省初始投資:  n 與樓宇自控系統共用操作站  n 與樓宇自控系統共用編程、界面、操作軟體  n 與樓宇自控同為 BACnet/IP 網絡  Ø 操作和維護簡便:物業管理人員不需要掌握兩個不同系統。
  • 淺談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配置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已廣泛地應用到了建築防火中去,為及時發現和撲滅初期火災,保護建築物內人身和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怎樣才能使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在防火工作中發揮巨大的作用,這就取決於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的設計和施工,其中設計尤為重要。
  • 用PLC設計複雜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控制系統,讓交通井然有序
    通過分析交通複雜十字路口信號燈的控制要求,結合S7-200的控制性能,在傳統的交通燈控制基礎上增加了左轉控制功能,對系統進行了軟、硬體設計,實現了複雜十字路口的東西南北方向的直行、左轉及人行道信號燈的合理控制的功能,實驗驗證了方法的可靠性。
  • 人工智慧遇上交通燈 交通堵塞或成歷史
    英國經濟重鎮米爾頓凱恩斯宣布了一項300萬英鎊的「智能交通燈」安裝計劃,有望從9月開始安裝。智能交通燈可以提前監測到交通擁堵地段,放行行人和救護車,還能通知駕駛員改變路線以緩解擁堵壓力。開創性的人工智慧交通燈將為行人創造更為安全的道路環境,使路況高峰期的交通擁堵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