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北市八仙水上樂園,未受傷的民眾照顧受傷遊客
臺灣新北市八仙樂園27日晚舉辦「彩虹派對」起火,導致助燃性粉塵爆炸。臺灣新北市衛生局28晚發布統計數據表示,截至28日晚間6時為止,八仙樂園粉塵起火爆炸事故傷員人數總計498人,分別送至43家醫院,有大陸居民2人,香港居民4人、澳門居民1人。據稱這是新北市救災史上受傷人數最多的意外。衛福部門表示,目前資料顯示無人到醫院前死亡。新北市長朱立倫27日晚要求八仙樂園立即停業。警方帶回現場活動負責人、設備和特效人員連夜偵訊,昨日上午移送地檢偵辦。
慰問 國臺辦對爆炸事故表示慰問
臺灣新北粉塵爆炸事故造成2名大陸居民受傷,得知事故消息後,國臺辦、海協會立即啟動相關工作機制,分別向臺陸委會、海基會聯繫,了解受傷人員情況,表達慰問,並表示大陸願全力提供協助。臺灣方面對此表示感謝。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昨日上午表示,海協會與臺海基會將保持聯繫,會同有關方面為受傷大陸居民家屬赴臺提供協助。
目擊 舞臺周邊噴出粉塵 遊客瞬間身處火海
27日20時30分,新北市八仙樂園舉辦的派對活動氣氛熱烈,臺下穿著各式泳衣的遊客跟著音樂擺動身軀,舞臺周邊噴出綠色等各種顏色粉塵,臺下頓時煙霧瀰漫,舞臺前方角落突然躥出火光,剛剛還在群舞的人們猶如置身火海中,嚇得尖叫著四散奔逃。
「著火了、著火了」現場上百人頓時陷入驚慌,不斷往後推擠,遠處有遊客高喊「不要退、不要退」。
有遊客被送上救護車前全身顫抖,嚇得無法言語。由於彩虹派對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參加,不少家長聽聞消息,陸續從臺北市、桃園等地趕往八仙樂園,焦急地向警方打聽兒女下落。有家長到醫院看到孩子被火燒傷,心急如焚。
一位男性目擊者表示,有些打赤膊的遊客受傷很嚴重,連「皮都被燒掉了,現場太亂、很慘」,看到一片火瞬間就燒過來,現場仿佛人間煉獄。
另據臺灣媒體報導,受輕傷的周姓男子治療後,今天凌晨離開急診。他表示,他獨自到八仙樂園玩,距離舞臺20多米,意外發生時先看見一團火往上衝至2米高,「以為是特效」,根本沒想到是爆炸,後來發現整個地板幾乎全是火焰,才覺得情況不妙,但雙腳已被燒傷,趕緊往外跑,聽見不少人慘叫。比起急診室內許多傷勢嚴重的遊客,他覺得自己算幸運的。警方、消防人員初步研判,由於現場人群密集,加上許多民眾身著泳衣,彩色粉塵淋身時易引燃,火勢直接灼傷皮膚加重傷勢。
追責 朱立倫要求徹查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日表態,指示臺灣的行政機構和新北市政府要全力救援醫治。新北市市長朱立倫27日晚抵達現場,了解救援狀況。朱立倫在現場要求,徹底調查起火原因,追究責任,八仙樂園立即關園停業;動員所有醫療資源與機構,給所有傷者最好的救助;社會局及志工代表市長前往各醫院慰問傷者,重傷者先發新臺幣1萬元慰問金,輕傷5000元。
調查 5名負責人被帶走
警方27日晚案發第一時間,將現場噴撒彩色粉塵的兩名工作人員帶走,隨後又帶回多位相關人士連夜偵訊,並將現場活動負責人呂忠吉(41歲)、現場設備人員邱柏銘(33歲)、特效師廖俊明(39歲)、負責噴撒二氧化碳加七彩粉末的員工盧建佑(19歲)、沈浩然(42歲)於凌晨3時移送至蘆洲分局持續偵辦。警方將呂忠吉等人,依業務過失重大傷害與公共危險等罪嫌,移送士林地檢署偵辦。
活動的主辦單位對外致歉,負責人被帶回警局前表示,這個活動已舉辦多年,但這次是第一次到八仙樂園舉辦。事發時活動已接近尾聲,現場決定噴粉讓大家盡興後散場,並不是電源走火,現場也未安排噴火表演。疑因風勢大引燃火勢,「風勢助燃,玉米粉本身是不會燃燒的」。園方配合新北市與檢警調查、救援,園方會暫停營業,並負起應負的責任。
密閉桶內揚麵粉 遇火爆燃
6月27日晚間,臺灣新北市八仙樂園發生粉塵爆炸事件,現場一片火海。
事發後,相關部門夜赴爆炸現場查扣相關證物,包括噴發氣體與粉塵的鋼瓶。導致爆炸的鋼瓶內包含玉米粉和二氧化碳,當這些粉塵在空間中密度較大時,就容易產生靜電,再接觸到如舞臺光源、器材電流等熱源,即容易發生爆炸。
爆炸元兇:染色玉米粉塵
據報導,事發後,士林地檢署3名官員,夜赴爆炸現場查扣相關證物,包括噴發氣體與粉塵的鋼瓶。導致爆炸的鋼瓶內包含玉米粉和二氧化碳。
當這些粉塵在空間中密度較大時,就容易產生靜電,再接觸到如舞臺光源、器材電流等熱源,即容易發生爆炸。不過,詳細的起火原因和起火點,仍要經由火場現場勘查才能確定。
據現場目擊者指出,活動現場疑似因主辦單位大量噴射玉米粉,造成空間內粉塵濃度過高,碰上火花發生粉塵爆炸。臺灣材料專家痛批,用玉米粉玩「彩虹派對」相當危險,只要稍有火花,就會引發閃燃。
另有目擊者稱,當時主持人在臺上先喝酒後抽菸,疑似有人丟菸蒂。
學者指出,近年流行的彩色派對活動,以鋼瓶噴射染色玉米粉。實際上,玉米粉就是澱粉,屬於碳氫氧化物,基本就是一種燃料,當它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時,再遇到適當的「熱源」,就會產生化學變化而爆炸。
臺灣學者吳宗新指出,玉米粉爆炸的熱源,包括多人擺動身體、擊掌、燈光過熱等。
「彩色跑」拋撒物主要為玉米粉
據央視報導,在現實生活中,「彩色跑」成為近年流行的體育活動,它起源於印度,人們互相投擲彩色粉末迎接春天向冬天道別。「彩色跑」拋撒物的主要物質是玉米澱粉,染色工藝各有不同,早先的彩色跑的拋撒物是用玉米澱粉和花粉等自然材料作為染料,對身體有益,後來自然染料逐漸被工業產品替代,在臺灣,彩色跑的拋撒物是由玉米澱粉和食用色素組成。
密閉桶內揚麵粉 遇火爆燃
昨日上午,在消防員配合下進行了麵粉爆燃的實驗。首先,記者將切割好的油桶倒置在桌子上,並將酒精棉點燃後放入桶內。
之後,把裝有麵粉的器皿塞至桶中,在保證空間密閉的情況下,通過打氣筒將麵粉揚起,充分分布在空氣當中。
麵粉顆粒在與火源接觸的瞬間,連帶性地全部被點著產生爆燃。記者注意到,火焰爆燃的過程中熱量極大,1毫米厚的塑料油桶壁在麵粉爆燃時發生變形。
消防中隊朱中隊長告訴記者,麵粉能夠引燃,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並達到了燃燒的濃度。
「麵粉遇到火源後,由於其本身的可燃性,加上以適當的濃度在空氣中懸浮,同時又有充足的空氣和氧化劑助燃,因此才會瞬間傳播於整個混合粉塵空間發生爆燃。」消防隊朱隊長表示,物品燃燒存在一個濃度範圍,如果空氣中麵粉量過少或者過多,都不會發生起火。
例如市民家中的麵粉袋,除非是在遭遇揚塵且火源條件充分的情況下才可能發生燃燒,「如咱們用火機直接點麵粉,肯定不會起火。」
淘寶2元一袋無危險提示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活動中都可以看到彩色粉末的使用。上周末,在北京園博園舉辦的彩色跑活動中,就有彩色玉米澱粉的應用。
記者在網上看到,淘寶網上就可以買到彩色跑的粉末,一般價格為2元一袋。在產品的說明裡注釋著彩色澱粉是在加工過程中,由玉米澱粉和各種食用色素人工合成的,完全無毒害副作用,對人體及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損害,但記者注意到,這種彩色粉末的包裝上並沒有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
消防人員告訴記者,事實上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麵粉、澱粉、鋁粉在一定儲存和使用不當的情況下都有可能發生爆炸,並且破壞力很大。粉塵爆炸是在可燃性粉塵遇到熱源明火或者高溫時極速發生化學反應,釋放大量能量,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高溫高壓造成的爆炸,其破壞力很大,不同類型粉塵的爆炸極限是不一樣的,在開放空間裡一般沒有危險。
易燃的粉塵一旦在空氣中懸浮形成粉塵雲,有足夠空氣和氧化劑的情況下遇到火源或者摩擦即可能發生爆炸。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控制儲存空間的溫度、溼度和含氧度,在集體活動中應當保持空氣中粉塵的濃度防止出現危險。綜合新華社、《北京晚報》、《法制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