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藺縣,觀文鎮永安村的百鳥沙泡樹早已遠近聞名。近期,永樂鎮簡陽村又發現一株百年古樹,樹上也聚集了上百個鳥窩,白鶴、蒼鷺、白鸛等野生鳥類生活在一起,宛如人類社會中的「大雜院」。
百年古樹養百鳥
暮春時節,黃桷樹才發出新芽,遠遠望去,光禿禿的樹枝上聚集著上百個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鳥巢,一個挨著一個,仿佛點點繁星綴在枝頭。
黃桷樹蒼勁的枝幹上,不同形狀的鳥窩鑲嵌其中,不規則地分布在黃桷樹枝丫間高高隆起,一層層地由細草和幹樹枝搭成。
鳥巢裡有的鳥兒駐足張望,有的低頭銜草築巢,有的蜷縮一團閉目養神,寧靜和諧的場景宛如一幅美妙的畫卷。
每年春天,東方白鶴等鳥兒都會回來
古藺縣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從外貌判斷,這些鳥兒有東方白鶴、東方白鸛、長嘴蒼鷺等。有小夥伴或許要問了,東方白鶴、東方白鸛有什麼區別呢?
東方白鶴多見於我國東部,主要以魚類和一些動物性食物為主,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東方白鶴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在東北中、北部繁殖,越冬於長江下遊及以南地區;
長嘴蒼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川南地區較為常見。
當地村民說,每年開春,黃桷樹上的鳥兒總會按時回來,它們有的修葺老巢、有的再築新窩,然後開始繁衍後代。等到七八月份,小鳥長大了,鳥群又會在入秋後陸續遷徙到南方過冬。
村民自發組織一支護鳥隊
「最開始,樹上只有一個蒼鷺鳥窩,後來又陸續來了不少鳥兒築巢,連白鶴、老鸛也來了,至少有三種鳥類在樹上安家。」劉波說,鳥兒聚集應該和當地退耕還林後,生態環境改善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樹上的鳥兒越來越多,簡陽村村民們自發組織了一支護鳥隊,確定專門人員對這棵古樹和鳥窩進行保護。
據劉波介紹,前些年,樹上的鳥兒經常會受到老鷹的威脅。「護鳥隊會根據老鷹出沒的時間,及時來到大樹下,或大聲吼叫、揮手勢嚇阻,或用竹竿揮舞驅趕。經過一段時間後,老鷹就再沒出現過。」
劉波說,保護鳥兒還要隨時提防人類的破壞。「有時也會有不懂事孩子拿彈弓打鳥,每次遇到,護鳥隊員都會嚴厲制止和勸導;若是遇到受傷的鳥兒掉到地上,他們都會帶回家養好傷後再放飛。」
如今,百年黃桷樹上的百鳥窩已成當地一大景觀,永樂鎮也啟動了對黃桷樹的古樹申報保護工作,希望加強對古樹的保護,為鳥兒創造一個更安逸的棲息環境。
【來源:光明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