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設指南

2020-09-19 莆田市應急管理局

我國地震多、分布廣、強度大、災害重。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設,加強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增強廣大師生防震減災意識,提升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素質,是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的重要舉措,是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具體行動。

以「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為重點,通過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創建活動,樹立示範樣板,推進整體進步,使我國中小學校師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險和自救互救技能,帶動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的不斷提升,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

1 建設標準

(一)學校的建設工程應當高於當地房屋建築的抗震設防要求。

(二)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工作有專職校領導分管,具有相對穩定的防震減災知識專職或兼職教師,有經費保障,工作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納入學校年度考評(考核)內容。

(三)學校應當制定地震應急預案並適時進行修訂,校內設有緊急疏散路線標識清晰的地震應急避險場地。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由全校師生參加的地震應急演練。

(四)學校應有相對固定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場所,並配有地震安全教育的展教具。

(五)利用多媒體教室、宣傳欄、校園網、校辦刊物和新媒體等媒介

(或手段),學習並傳播地震安全知識,學校圖書館(室)收藏有一定數量的防震減災科普圖書及聲像製品供學生閱覽。

(六)學校地震安全教學內容形式豐富。每學期至少安排2課時專門講授地震安全知識,並通過社會實踐、宣傳教育、參觀考察、興趣學習等活動,把地震相關科普知識列為專題教學內容。在校學生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普及率達到100%。

(七)利用每年的國家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大地震紀念日、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重點時段,充分利用校園網、廣播、櫥窗、講座、影視、校辦刊物和新媒體等媒介(或手段)組織學生在校內外開展防震減災知識教育活動。

(八)組織師生成立地震科普知識興趣小組、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競賽等活動,形成良好的防震減災科普環境與氛圍。

2 認定程序

(一)每年市縣地震部門推薦報送參加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名單,省地震部門適時組織評審認定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二)在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地震安全教育示範學校)自願申請的基礎上,由省地震部門於每年10月底前推薦,報中國地震局

(三)中國地震局組成專家組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後命名為「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四)國家和省地震部門每三年對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進行抽查覆核,對不符合條件的責令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命名,並向社會公告。

來源:福建防災減災

鄭重聲明

本公眾號原創稿件,版權歸莆田市應急管理局所有。歡迎經申請授權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本公眾號轉載文章來自網絡,我們一註明出處,其版權和文責屬原作者所有。感謝作者的辛勞付出,如果出處有誤或不希望被轉載,請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

安全生產知識門類繁多,法規、標準更新快。網友之中藏龍臥虎不乏知識經驗豐富的專家人士,如發現本公眾號發布內容有不當之處,請不吝留言指出,讓我們一起傳播最準確的安全知識!小編在此代表廣大讀者、網友向您表示感謝!

關注莆田應急管理 幸福一路與您相伴

歡迎投稿:ptsajj@126.com

相關焦點

  • 海南省舉辦2020年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創建培訓班
    為進一步做好2020年度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創建工作,8月10日至12日,海南省地震局聯合省教育廳在保亭縣舉辦海南省2020年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創建培訓班,來自全省各市縣應急、地震、教育部門,以及中小學校、民間組織等相關單位和部門近140人參加培訓。
  • 四川26所中小學校 被認定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龐瑩) 「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必須從娃娃抓起!」日前,記者從四川省地震局獲悉,全省26所學校被認定為2016年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2016年,全省各級防震減災部門、教育部門、科學技術協會,認真貫徹落實《防震減災法》《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紮實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建設活動,全省廣大中小學生、教師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覺性進一步增強,科學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明顯提高。警報響起,雙流永安中學千餘學生迅速用書本、書包等擋在頭頂,按秩序、沿疏散線路有序撤離至指定地點……這樣的應急演練,在雙流永安中學經常開展。
  • 吳起縣應急局在第五幼兒園舉行「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授牌儀式
    吳起縣應急局在縣第五幼兒園舉行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授牌儀式今年11月,吳起縣第五幼兒園被延安市應急管理局、延安市教育局、延安市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2020年度「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12月29日上午,縣應急管理局、縣防震減災服務中心在我園舉行了「市級防震減災工作示範學校」授牌儀式。授牌儀式結束後,縣應急局領導要求我園今後要將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一步拓展和廣泛宣傳,充分發揮好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示範功能。
  • 山東省新增8個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記者從省地震局獲悉,日前,中國地震局公布了2017年度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國家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認定結果,我省8個基地、13所學校入選。  這8個基地是東平縣防震減災科普宣教中心、泰安市泰山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青島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濟陽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濰坊市金寶防震減災科普館、陽穀縣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青島市黃島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13所示範學校分別是濟南市章丘區東山小學、青島市黃島區海之韻小學、棗莊市薛城區奚仲中學等。
  • 省地震局檢查組赴績溪開展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
    12月10日至11日,省地震局應急救援處一級主任科員成業明率檢查組赴績溪縣開展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現場檢查工作,績溪縣應急局負責人陪同檢查。在縣瀛洲中心小學,檢查組通過查看科普宣傳設施、查閱學校申報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的相關檔案、詢問學校防震減災活動的開展情況,對學校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予以肯定。檢查組強調,防震減災意識要及早樹立,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主體作用,在普及文化知識的同時不忘地震等自然災害防治科普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學校帶動家庭、家庭影響社會的良好防震減災學習氛圍。
  • 四川82所中小學校被認定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人民網成都11月20日電 (袁菡苓)據四川地震局網站消息,日前,四川省地震局、省教育廳、省科協聯合開展了2020年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認定工作,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第四中學等82所中小學校被認定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其中新認定39所,按照中國地震局文件要求重新認定43所。
  • 四川的防震減災示範創建工作
    截至目前,四川共計創建了省級防震減災示範縣11個,其中國家防震減災示範縣5個。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創建學校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部位,學生既是防震減災科普的重點對象,也是重要力量。為了推進學校防震減災工作,2006年5月,四川地震、教育、科協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工作的通知》,規定了創建活動的組織實施、驗收、命名掛牌以及推廣辦法,由此拉開了四川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創建工作的序幕。
  • 捐贈防震減災科普圖書,攜手築夢安全校園
    近日,根據中國地震局統一安排,持續加大對西部地震多發區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支持,鼓勵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持續開展科普宣傳工作,中國地震局委託甘肅省地震局向我州6所省級科普示範學校捐贈1000餘冊科普圖書,攜手科普示範學校共同努力,關心和呵護中小學生健康快樂安全成長,以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滋養青少年求知的心田
  • 中國地震局 科技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意見
    (二)推進防震減災科普基地建設    創建防震減災科普基地,到2020年前,建成100個國家防震減災科普基地,建成1000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基地。繼續發揮各類科技館、科普展館、青少年宮、農村和社區科普活動站(室)、地震觀測臺站、地震遺蹟遺址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功能。中國地震局、科技部等部門共同制定國家防震減災科普基地指標體系和認定管理辦法,指導各地防震減災科普基地建設工作。
  • 鯉城區:如期完成「十三五」防震減災主要重點工程
    「十三五」時期,鯉城防震減災工作穩步推進。12月10日,隨著一處Ⅱ類地震避難場所提升工程通過驗收,鯉城區「十三五」防震減災重點工程已基本完成。一是實現全區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全覆蓋,第三方24小時運維全保障。
  • 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二期正式對外開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7日訊 7月27號,山東省防震減災科普館二期正式對外開放。
  • 成都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升級改造開工建設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3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3日從成都市應急管理局獲悉,該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白鹿館升級改造項目已開工建設。
  • 廬陽區2家單位成功創建省級防震減災示範
    近日,安徽省地震局公布了2020年度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名單,廬陽區三孝口街道安全教育體驗館和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分別被認定為「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安徽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2020年,廬陽區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管理辦法》《安徽省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申報和認定管理辦法》,認真開展安徽省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創建過程中,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部門通力協作,克服疫情影響,主動創新有為,嚴格創建標準,城鄉居民防震減災意識不斷增強,基層防震減災能力和災害應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 河津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館開館
    5月12日是全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河津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館舉行開館儀式。山西省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孫景慧,運城市防震減災中心主任武勝強,河津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希平,副市長王高紅出席開館儀式並揭牌。
  • 八區二十八項功能,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歡迎您!
    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崇州館是成都市人民政府為深入實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和五大興市戰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及正確避震逃生技能
  • 玉樹地震十年來青海省防震減災工作進展
    省地震局會同玉樹藏族自治州地震局始終將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管理作為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加強對玉樹災害恢復重建重點建設項目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積極為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提供抗震設防技術服務,特別是對46項災後重建重大項目開展了地震安全性評價。二是強化震災風險研究,開展活斷層探測和地震小區劃。完成了國家地震社會服務工程項目青海子項目建設,提高全社會地震災害的綜合防禦與響應能力。
  • 績溪縣防震減災科普館成功創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日前,安徽省地震局公布了2020年省級防震減災科普館名單,全省共16個單位「榜上有名」,我縣防震減災科普館位列其中。績溪縣科普館自建成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穩步成長。科普館布展面積320平方米,共分4個主題展區、16個互動展項,讓觀眾通過藝術圖文、視頻、多媒體互動以及親自體驗等方式了解地震、地震危害及如何避震自救等知識。為社會公眾學習防震減災知識,掌握防震避震技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服務平臺。
  • 防震減災科普教育
    來源:運城新聞網8月12日,在垣曲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老師向孩子們普及防震知識。暑假期間,該中心充分利用這一基地教育中小學生關愛生命,從小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能力。 特約攝影 崔松良 攝
  • 「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走進北京八一學校|組圖
    新京報訊 5月10日,2019年防災減災日北京市校園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舉辦,同時,第四屆北京市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科普創客大賽也正式啟動。大賽計劃在5月至8月開展。啟動儀式上,市地震局全面介紹了北京市中小學生防震減災科普創客大賽有關內容和賽事情況,並宣布正式成立防震減災科普志願者隊伍,倡導學生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科普志願活動。北京市八一學校的學生志願者表演舞臺劇《歡樂相隨》。宣傳展區陳列以地震災害為主的科學知識展板。
  • 西湖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數字體驗館上線
    西湖區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數字體驗館上線 2020-05-10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