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弱脾虛邪氣纏,久咳不停要祛寒

2020-12-22 金臺資訊

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 張忠德教授

醫案:朱阿姨,66歲,反覆咳嗽5年餘

江蘇人朱阿姨今年66歲,多年穿梭於莊稼地裡。早些年一連忙碌幾個小時都不覺得累,近幾年體力明顯下降,動不動就感冒。起初自己去藥店買點感冒藥,喝點紅糖生薑水就扛過去了,可後來只要一感冒,就要咳上大半個月。到當地醫院詳細檢查,並未發現異常。去年秋天開始咳到現在,疫情期間都不敢出門,生怕別人懷疑是新冠肺炎,時不時自服一些中成藥,可是今年夏天開始咳嗽加重了,三天兩頭去社區醫院吊針、開藥,未見明顯緩解,尤其是一到晚上咳嗽會加重,甚至咳到肋骨都痛,吃不下、睡不好,整個人都瘦了一圈。朱阿姨的兒子聽說德叔治療久咳、頑咳有一手,趕忙帶著媽媽來求治。

德叔解謎:久咳肺脾俱虛,外邪起而攻之

德叔表示,對於正氣充足的健康人群,當外邪侵襲,可通過體內正氣的「團結協作」或藉助一點點「外援」,比如喝點生薑水,把邪氣擊退。這個抵抗外邪的主力軍就是衛氣,衛氣的生成與肺脾腎的陽氣充足密不可分。但朱阿姨多年農田勞作,損耗了肺脾之氣。隨著年齡增大,肺脾陽氣日漸衰敗,出現胃口差、大便爛、疲倦乏力等症狀。外圍逐漸薄弱,給了外邪可乘之機。患病初期,體內正氣「存貨」尚可對抗外邪,隨著疾病遷延,加上反覆不規範使用抗生素、化痰止咳等藥物,導致肺氣愈加損耗,無力驅邪,餘邪潛伏體內,一有風寒等邪氣來襲,便共同興風作浪,咳嗽久治不愈。治療上,德叔在祛除外邪的同時,遵循「虛則補其母」法則,採取「祛風散寒、健脾補肺」的治療原則。服用兩周中藥後,朱阿姨咳嗽症狀明顯緩解,睡覺也安穩了。

預防保健:逐步添衣,腳部防寒

進入寒露以後,天氣逐漸轉冷,晝夜溫差大,即使是在廣東,到了寒露之後,尤其是一早一晚,也可以感受到陣陣涼意了。客家諺語便有「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指的就是天氣變涼,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赤腳趟水過河或者下田了。感冒作為此時節最易流行的疾病,無論老幼都易中招。因此德叔強調,要有意識逐步添衣,從長袖到薄外套,不要一下子從短袖直接切換到厚毛衣,不利於在室內室外增加衣物。俗話說「寒露腳不露」,此時腳部防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及時穿襪,同時可多用熱水泡腳。

德叔養生藥膳房

板慄無花果煲雞

材料:母雞半隻,慄子肉80克,無花果(幹品)40克,陳皮3克,生薑2-3片,精鹽適量。

功效:止咳化痰,健脾益氣。

烹製方法:將母雞斬腳、去內臟,洗淨切塊;慄子肉加水煮10至15分鐘,放涼後祛衣;上述食材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水量),先用武火煮沸改文火煲2小時,加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此為2-3人量。

(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沈中)

相關焦點

  • 【每日晉膏】常與感冒相伴,咳個不停,無精打採,你該需要它了
    肺弱脾虛邪氣纏,久咳不停要祛寒。有些人工作時間長、壓力大,長期勞動體力下降明顯,時不時得就會患上感冒,起初吃點感冒藥,喝點生薑水挺挺就過去了,後來一患感冒就咳嗽咳個不停,到了夜晚會更加嚴重,後又出現胃口差、大便爛、疲倦乏力等症狀。吃不下也睡不好,嚴重影響到了身體健康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醫認為需要祛風散寒、健脾補肺。
  • 寶寶咳個不停,到底是寒咳還是熱咳?學會這招就能輕鬆搞定
    寶寶一咳嗽,全家都害怕,尤其有的時候寶寶咳得特別頻繁,這個時候往往全家總動員,各種止咳藥、止咳偏方,全部用上。但是咳嗽分為寒咳和熱咳等不同的咳嗽類型,只有正確地辨別清楚,再對症處理寶寶才能更快恢復。不過很多媽媽糾結的就是自己分辨不出來,不懂寶寶是寒咳還是熱咳。其實判斷寒咳和熱咳並不難,只要根據寶寶的鼻涕和痰液的顏色就能判斷出來。
  • 夜咳,寒咳,熱咳,高效中藥方
    怎麼區分是寒咳還是熱咳呢?        最簡單的就是看痰:熱咳痰黃而濃,寒咳則痰白清稀。
  • 寒咳熱咳喝甜湯
    (圖片來自網絡,文章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微信號)咳嗽按寒熱來粗分,可以分為熱咳、寒咳。
  • 感冒久咳不愈、疲倦、頭暈是虛咳!
    感冒咳嗽最令人困擾的就是,明明吃了藥,但仍舊久咳不愈。到底該怎麼辦?其實以中醫理論來說,咳嗽可以分為寒咳、熱咳、虛咳等三類型。久咳不愈多數屬於虛咳,並伴有氣虛、頭暈、疲倦等症狀。
  • 寶寶寒咳還是熱咳?有哪些食療小偏方?
    看著寶寶咳咳咳,爸爸媽媽心裡著急,不免把想得到的方式都試試:止咳糖漿、冰糖雪梨水、川貝枇杷露……啥都試了,怎麼寶寶好像還是咳不停? 寶寶這個季節容易著涼咳嗽。看著寶寶咳咳咳,爸爸媽媽心裡著急,不免把想得到的方式都試試:止咳糖漿、冰糖雪梨水、川貝枇杷露……啥都試了,怎麼寶寶好像還是咳不停?那麼,問題來啦,寶寶秋季咳嗽,哪些小偏方是有效的呢?
  • 寒咳與熱咳治療護理要點
    第1頁:寒咳與熱咳治療護理要點 第2頁:寒咳與熱咳治療護理要點  根據天氣預報,我省將有冷空氣襲擊廣東,粵北地區將下降了5℃―10℃,其餘市縣下降1℃―3℃,這時,要注意寶寶的飲食治咳嗽。
  • 孩子咳嗽別著急,寒咳、熱咳要分清!
    首先要把咳嗽分類,也就是說把它的屬性分出來。一般情況下分為兩種:一個是外感咳嗽,一個是內傷咳嗽。外感咳感染了外邪而導致的肺氣不降造成的咳嗽,也就是說感染了外界的風寒暑溼燥熱,六淫之邪,克傷了肺臟系統而出現的咳嗽。中醫將外感咳嗽分為三種常見咳嗽: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和風燥咳嗽。一起來看看。
  • 怎樣辨別寒咳、熱咳?
    我和我的孩子吃煎  炸或太寒的食物時都會咳嗽,咳嗽時喉嚨會發癢,且一般晚上睡覺時和清晨起床時多見。請問這是否脾胃虛寒所致,是否是別人多說的寒咳?怎樣辨別熱咳和寒咳,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廣東中山市鍾女士  海軍醫院主任醫師張玉亮解答:中醫上咳嗽分寒咳和熱咳。
  • 感冒久咳不愈、疲倦、頭暈是虛咳!中醫:小柴胡加減調理超有效
    感冒咳嗽最令人困擾,明明有看醫師吃藥,卻仍然久咳不愈,到底該怎麼辦?中醫認為咳嗽可分為寒咳、熱咳、虛咳多種證型,其中西藥對於熱咳見效快,對其他證型則可能效果有限。久咳不愈多屬於虛咳,並有氣虛、疲倦、頭暈等症狀,中醫可依不同證型加以調理,就能遠離咳嗽帶來的痛苦不適。
  • 寶寶秋冬易出現「寒包火」咳不停?一碗止咳湯不分寒熱都能喝
    很多孩子的咳嗽往往又像寒咳,又像熱咳,別說家長難辨證,「名醫不看咳」,經驗不夠豐富的醫生也容易辨錯。今天我重點和大家聊的咳嗽類型,就屬於寒熱夾雜,俗稱「寒包火」的咳嗽。對於這種咳嗽,有哪些藥物、食療能一邊幫孩子驅外寒,一邊清內熱?如果家長實在分不清咳嗽寒熱,有一劑小白都能上手的寒熱皆可用的食療方,能給孩子調理。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寒包火」?
  • 寶寶寒咳還是熱咳?有哪些食療小偏方?這一篇告訴你!
    看著寶寶咳咳咳,爸爸媽媽心裡著急,不免把想得到的方式都試試:止咳糖漿、冰糖雪梨水、川貝枇杷露……啥都試了,怎麼寶寶好像還是咳不停?那麼,問題來啦,寶寶秋季咳嗽,哪些小偏方是有效的呢?寶寶咳嗽,不同症狀有不同的食療的小偏方~簡而言之,由熱性感冒引起的為熱咳,寒性感冒引起的為寒咳。
  • 怎麼判斷喉嚨癢是寒咳還是熱咳
    核心提示:熱咳是一種由肺熱而導致的反覆咳嗽的症狀,如果說平常的時候吃了比較多的像燒烤之類的容易導致上火的東西,而出現了喉嚨幹癢的情況的話,一般發生的都是熱咳。除了會出現喉嚨癢的症狀以外,還會伴隨著少痰或者是痰液的顏色是黃色的,質地比較粘稠這種現象。
  • 咳嗽分寒咳熱咳 需對症下藥
    近幾日,小編身體不是,總是咳嗽多痰,不明病因.於是看過中醫,想來咳嗽病小,原因頗多.民間就有「聽到病人咳,醫生眉頭皺」的說法。有人認為,晚上咳嗽多,那是寒咳;白天咳嗽多,就是熱咳;也有人說,痰稠者屬熱咳,痰稀者則屬寒咳等。事實上,單純從咳嗽的時間判斷寒咳或熱咳,未免過於牽強。
  • 久咳不愈怎麼辦?生薑鴨梨偏方
    久咳不愈怎麼辦?治療久咳偏方有哪些?我們最常見的咳嗽病症有熱咳、內咳、寒咳、傷風咳等。特別是在季節變換的時候最易發生咳嗽的症狀。甚至有些人久咳不愈,嘗試過很多的治療方法,也搜羅了很多的民間治療久咳的偏方。
  • 中醫常言道,肺氣虛者,久咳氣喘也!拯救肺虛咳嗽,中醫亦有妙招
    在中醫看來,這種情況屬於肺弱肺虛的表現,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肺氣虛。 中醫認為,肺氣虛病因大多有三種,第一種是久咳傷肺,咳嗽久了肺部受到刺激多了,自然容易越咳越弱。第二種是過度勞累抵抗力差,肺氣不足導致的。長時間的疲勞工作,自然很容易積勞成疾,使人體的免疫力大大下降,容易導致肺部受到外部的感染,從而引起肺氣虛。
  • 秋天咳不停,分清寒熱不亂吃!5步對比認清楚,咳嗽不反覆
    這幾天,到處都聽到咳咳咳的聲音,特別是小朋友,怎麼秋天就這麼容易咳?吃了各種糖漿和顆粒,怎麼就是止不住?其實,如果能在一開始咳嗽的時候就分清寒熱,咳嗽並不複雜。怕的就是,不管不顧亂吃亂用,才拖了這麼久。
  • 寒咳和熱咳怎麼區分?
    後來到一位老中醫處就診,老中醫告訴我得的是寒咳,一直以來誤被當作熱咳來醫治,沒有對症。用了他開的方子,我的病情明顯好轉。請問,什麼是寒咳,什麼是熱咳,患者應如何辨別? 專家:將寒性咳嗽誤作熱咳治療的患者不在少數。首先,寒性咳嗽的重要特徵是怕冷。患者的身體特別怕冷,手足冰涼,甚至呼出來的氣都是涼的。第二,患者咯出的痰清稀色白,不同於熱性咳嗽的痰黃黏稠。
  • 驗方治寒咳 療效百分百
    一般來講,外感風寒的人會伴隨「寒咳」,有咳嗽痰多、痰白質稀等症狀。每當出現寒咳,我就會以黑豆(炒)、陳皮各10克、生薑3片及適量蔥白煎水服用,百分百能治好。特此來信,望與《老人報》讀者分享良方。      (深圳餘先生)專家點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科主任醫師、教授佘世鋒指出,生薑、蔥白、陳皮煮水飲用確實能治療寒咳,但加上黑豆則會影響藥效,對於一部分患者甚至會加重病情。
  • 三種祛寒飲食方案,溫中暖陽防寒
    祛寒最強冷空氣來襲,如何防寒是每個人都關心的話題。專家告訴我們,冬季不同人群防寒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共性是都要注意保暖,而特性是防寒也要因人而異。到底這個冬天如何才能安穩度過?不同人群防寒有哪些側重點呢?冬季氣溫較低,很多人都有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容易感冒的情況。但不同人群防寒祛寒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請聽專家一一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