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開始自學微積分 31歲獲得菲爾茲獎 被譽為數學界的莫扎特

2020-12-16 遨遊世界科學

他就像莫扎特,數學是從他身體中流淌出來的,不同的是,他沒有莫扎特的人格問題,所有人都喜歡他。有人稱他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天才,還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數學家。

甚至連神童查爾斯·費弗曼也這樣稱讚他:莫扎特的音樂只有一種風格,而他的數學卻有很多種風格,他大概更像斯特拉文斯基。

相比於這些世界級的稱讚,我更熱衷於他童年時的天才表演。

他就是來自澳大利亞的華裔數學家---陶哲軒,小時的數學便天賦異稟,甚至7歲開始自學微積分,9歲便學習大學數學和物理,曾參加SAT(美國高考)數學部分(800分為滿分)的測試,得了760分的高分。12歲就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小編表示這還是人嗎?簡直是神吶!)當然,或許和成長的家庭環境也有所關係,陶哲軒的父親陶象國和母親均畢業於香港大學,都是高材生。

陶哲軒長大以後,並未泯然眾人矣,而是如眾人期望的一般,一路驚豔到底。

17歲,他來到美國,21歲獲得博士學位。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2008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艾倫沃特曼獎。

2006年5月22日至30日,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因陶哲軒在調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獲得了本屆菲爾茲獎。他也成為繼1982年首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獲菲爾茨獎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獲獎時剛滿31歲的陶哲軒,不僅是本次菲爾茨獎得主中最年輕的一位,同時也是第一位獲得菲爾茨獎的澳大利亞人。

2014年6月23日,突破獎基金會揭曉了2014年數學突破獎的獲獎名單,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陶哲軒,因調和分析、組合論、偏微分方程及解析數論等眾多突破獲獎。高等研究院的Richard Taylor,因自守形式理論的眾多突破獲獎。獲得了300萬美元的巨獎。

陶哲軒父親曾經這樣說:哲軒從來沒有和別人爭執過,他想的都是怎麼開開心心地和別人合作,而不是互相指責,爭權奪利。

小編也認為,真正的領域者從來不會為外界的名利所動,他真正關心的只有突破自己的領域,發掘人類的極限,因為這是他人生的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澳籍華裔陶哲軒創造數學界傳奇 31歲獲菲爾茲獎
    上個月,他剛滿31歲。  目前在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數學系任教的陶哲軒(Terence Tao),是贏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位澳大利亞人,也是繼1982年的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  本月22日至30日,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該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大會開幕式上專為40歲以下傑出數學家頒發的菲爾茲獎,則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他7歲自學微積分,8歲上中學,被譽為「數學屆莫扎特」!
    後來,陶哲軒還是放棄了讀小學轉而進入這個年齡該去的幼兒園就讀,在母親的教育下,年僅3歲半的陶哲軒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就自學完成了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聽起來真的很讓人不可思議,但這也表明了陶哲軒的天才能力。5歲時,陶哲軒一入小學就是二年級生,但是與一般的二年級學生不同的是,他的數學是跟隨五年級學生上,而7歲的陶哲軒理論上是四年級生,但他卻已經開始自學很多大學生都頭疼的微積分,甚至他數學課也發生了改變,開始去中學旁聽自己的數學課,與此同時,僅僅7歲的他甚至出了一本關於用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的書,這聽起來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正是陶哲軒7歲時的經歷。
  • 盤點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
    得獎者須在該年元旦前未滿四十歲。菲爾茲獎是據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的要求設立的,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未設數學獎)。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是丘成桐。菲爾茲獎是以已故的加拿大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菲爾茲(John Charles Fields)命名的。
  • 祖籍上海的華裔天才數學家:24歲成美國名校教授,31歲獲菲爾茲獎
    有這麼一位華裔,他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31歲獲得了菲爾茲獎。這個傳奇的數學天才,名字叫陶哲軒。然而,菲爾茲獎於1936年首次頒發,截止2018年,世界上也只有60位數學家獲得。
  • 他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被譽為「數學界莫扎特」!
    陶哲軒1975年出生於澳大利亞亞阿德萊德,華裔數學家,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陶哲軒是贏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位澳大利亞人,也是繼1982年丘成桐之後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父母的眼裡也好看出陶哲軒的數學天賦,在幼兒園的一年半,他的母親就指導陶哲軒自學數學,上二年級時,數學水平就在五年級了。八歲半進入初中,之後參加SAT(美國高考)數學部分的測試得了760分(滿分800)。13歲時就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是目前最小贏得金牌的人。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魔咒到底是啥
    年齡的限制是菲爾茲獎跟所有其他大獎最大區別之一,回顧一下年齡限制起源,菲爾茲獎在剛剛開始頒發的時候並沒有年齡限制,菲爾茲獎第一次設置是在20世紀30年代,是由菲爾茲本人發起,他當時對這個獎的要求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說表揚已經完成的工作。但是他跟別的獎很大的區別是,需要激勵獲獎者取得更進一步的成就。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
  • 陶哲軒智商超過愛因斯坦,7歲自學微積分,31歲獲「數學界諾獎」
    31歲就斬獲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華人陶哲軒就是一位高智商的華人。陶哲軒自幼就表現出了極高的數學天賦,7歲時就自學了微積分。年紀輕輕的他在數學界有很高的威望。雖然他不算是真正的中國人,但他身上流淌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液,所以他也是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 陶哲軒,當今數學界唯一的莫扎特
    大概在他7歲的時候,陶同學開始自學微積分。貌似數學大牛們,10歲之前都已經掌握了微積分。小學豈會困住陶同學5年?8歲半的時候,陶同學就已經開始中學教育了。但是他的數學能力已經到了大學水平了,一年多以後,陶同學開始在離家不遠的弗林德斯大學研習數學和物理。
  • 14歲讀大學,17歲讀博,31歲獲得菲爾茲獎,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
    1975年7月17日,陶哲軒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陶哲軒的父親陶象國和母親均畢業於香港大學。父親陶象國在上海出生並在香港受教育,後來成了一名兒科醫生。母親梁蕙蘭是物理和數學專業的高材生,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童年時的陶哲軒不僅是個濃眉大眼的萌娃,更是早早地顯示出了過人天賦——兩歲時,他就開始教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數數;三歲時,還會用洗滌劑在玻璃上噴寫算術。
  • 全世界智商最高的華人,數學界的莫扎特,智商超愛因斯坦和霍金
    全世界智商最高的華人,數學界的莫扎特,智商超愛因斯坦和霍金要說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可能有人說是愛因斯坦,可能是霍金,尼古拉斯等等,不扣否認的是他們的智商真的是非常高,也是因此即使死後大腦也一直都被人用作研究,克隆,但是在當今世界上有一位智商高達
  • 7歲自學微積分,12歲獲得國際奧數金牌,21歲博士畢業,天才之路
    ,也有很多超過20歲的考生,同樣是20歲,有人剛步入大學校園,而有人已經開始攻讀博士學位,那麼年齡最小的博士生多少歲?這個答案可能來自被譽為世界最聰明的人——華裔教授陶哲軒!他的智商測試230,遠高於愛因斯坦、牛頓、霍金等人,從小陶哲軒就顯示出天賦秉異的表現,在陶哲軒面前,20歲讀博士並不是稀奇的事,因為他21歲已經拿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
  • 他是拒絕菲爾茲獎的怪才,在事業巔峰退出數學界的代數幾何上帝
    其實,數學界還有這樣一位同樣是拒絕了菲爾茲獎的「怪才」——格羅滕迪克(Grothendieck,1928-2014),這兩位大師後來均選擇退出數學界、隱居起來,更神奇的是,兩人相貌竟然有點……
  • 他7歲自學微積分,14歲上大學,31歲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因諾貝爾獎未設置數學獎,菲爾茲獎常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60位數學家獲得過菲爾茲獎,其中2位為華裔數學家,分別是1982年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和2006年獲獎的數學家陶哲軒。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他的父母都畢業於香港大學,是新一代的澳洲華裔。
  • 智商230分超過愛因斯坦,陶哲軒8歲時高考760分,現在如何了?
    ——張衡每個領域都擁有自己的最高獎項,數學界最高榮譽獎項是菲爾茨獎,國人還未登過頒獎臺。到今天為止,僅有兩位華人後裔獲得過此獎,其中一位就是本文要介紹的,智商230被譽為神童的陶哲軒。像莫扎特年少出名一樣,2歲時陶哲軒就展現出了對數學的超常天賦,母親向兒子授課時發現此時他已經學會了小學六年級的課程。為了不耽誤他的前程,年僅3歲半的陶哲軒被送一所小學讀書,但由於年紀太小,無法和同學融洽相處,不久後又回到幼兒園。在幼兒園期間,他自學學會了小學的全部課程。1980年,他進入一所公立小學讀二年級,課程是和五年級同學一起上。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全世界60位獲獎,其中2位華裔數學家
    1983年,年僅33歲時丘成桐就獲得代表數學界最高榮譽的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於是,他3歲半時被送進一所私立小學。然而,儘管智力明顯超常,但他卻不懂得如何與比自己大兩歲的孩子相處。幾星期後,父母明智地將小哲軒送回了幼兒園。在幼兒園的一年半時間裡,由母親指導,他自學了幾乎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其間,父母開始閱讀天才教育的書籍,並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天才兒童協會。陶哲軒也因此結識了其他的天才兒童。
  • 數學界莫扎特,華裔神童被名校錄取!頂尖人才為什麼都愛美國?
    =數學界的莫扎特莫扎特4歲時已經作曲,被視為神童的代名詞於是在別人讀幼兒園的一年半時間裡,陶哲軒由母親指導,自學了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7歲,開始學習微積分,並每天去附近中學旁聽數學課。不久,就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內容是關於用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
  • 當年8歲高考得760分的陶哲軒,測試智商超過牛頓,如今怎麼樣了?
    在母親的正確引導下,陶軒哲只用了一年半時間就自學完成了小學數學的全部課程,同時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天才兒童協會。5歲那年,父母為了讓他更加系統、更加靈活地學習到數學知識,把他送到了一家公立學校。在濃厚興趣的驅使下,陶哲軒的數學能力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上二年級的他,數學課要在五年級上,7歲就開始自學微積分,還自己出了一本書,內容是關於用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
  • 他是北大數學天才,35歲獲得「華人菲爾茲獎」,受聘哥大終身教授
    雖然北大和清大都是兩所綜合性高校,但是民間總是認為北大的強項是文科,清大的強項是理科,其實不然,北京大學的數學學院就非常的厲害,其中這三位學子經過努力,成為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們分布在數學界的不同領域,可謂是「三足鼎立」,他們分別是:2000級數學學院惲之瑋、2000級數學學院張偉、1978級數學學院張益唐。今天,小編就要跟大家介紹其中一個人物,他就是摘取了「華人菲爾茲獎」的數學家——張偉。
  • 當代華人數學界未被翻越的三座高峰,除了丘成桐和陶哲軒,還有他
    解決Calabi猜想,證明單連通Kahler流形若有非正截面曲率時必雙全純等價於復歐氏空間, 並給Frankel猜想一個解析的證明 在1982年丘成桐獲得了數學界的最高榮譽獎章——獎-菲爾茲獎,菲爾茲獎被稱之為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