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次重要會議。
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黨的十九大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進一步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經驗,深入分析了黨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強調要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既是我黨勇於自我革命的宣言書,也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動員令。
1
68年前的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在從西柏坡去往北京的路上,興奮地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笑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2013年7月11日,同樣在西柏坡,習近平重提趕考話題。
習近平說:「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常懷趕考之心,就需常具憂患之念。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指出:「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5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不忘初心,才能使「趕考」之志愈堅;迎難而上,才能使黨建之路愈暢。
1945年7月,著名的民主人士黃炎培訪問延安時,曾向毛澤東提出「跳出中國歷史盛衰周期律」的出路問題。對此,毛澤東充滿信心地回答:「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的思想,並諄諄告誡全黨:「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兩個務必」,體現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憂患意識,體現著堅忍不拔、奮鬥不息的使命意識。
偉業銘刻史冊,豐碑昭示未來。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從開天闢地到新天新地,從革命到執政,從解放到復興——回望歷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奮鬥,把民族復興推進到今天這樣的境界。
2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麼管、憑什麼治?靠的就是嚴明紀律和思想建黨,「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 。
2012年12月4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不到20天,習近平就召開政治局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
短短600多字的八項規定,對調研、會議、簡報、出訪、警衛、報導、文稿發表、勤儉節約等提出具體要求,很多都是從小事抓起,從現實問題出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由此起步,把規矩立起來、嚴起來。
2013年6月1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
八項規定,反對「四風」,堅持什麼,反對什麼,旗幟鮮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為全黨劃出了紅線,明確了底線。
在「7·26」講話中,習近平語重心長地指出:「只有進一步把黨建設好,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我們黨才能帶領人民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3
人民軍隊是黨絕對領導下的武裝力量,搞好軍隊黨的建設,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軍隊建設發展的核心問題,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關係到我軍性質宗旨,關係到部隊戰鬥力的長遠建設。
事實證明,如果缺失了勇於向內從業治黨的銳利「刀口」,陳疾痼病就會滋生,不良風氣就會蔓延,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就會受到浸染,軍內黨的建設就會因之留下對戰鬥力核心建設的全方位汙染。
因此,就必須牢牢牽住落實管黨治黨責任這個牛鼻子,突出「三個維護」這個根本任務,堅持綜合施策體系推進這個思路方略,進一步強化「四個意識」,更加堅定自覺地高舉旗幟、維護核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常思老一輩革命家的趕考之憂患與迎考之坦蕩,悟透新一代領導集體關於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堅決指向,就更能清晰而明確地看到,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軍,全面加強紀律建設,持之以恆抓好作風建設,才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堅強思想和政治保證。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過去式」!
軍媒推薦
央視軍事(CCTV-7_Junshi)
中央電視臺軍事節目中心官方發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