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綠熊是個簡稱。多肉綠熊指的是綠色的熊童子……我也是接觸了多肉之後才知道,熊童子不是只有綠色的,居然還有白色的!所以呀,綠色的熊童子叫做綠熊;白色的熊童子就被稱作是白熊了——話說,多肉控們給肉肉們取名字還真是簡單粗暴直接明了……
無論是白色的熊童子或者是綠色的熊童子,都是因為多肉的葉片長得像小熊的爪子而得名。熊童子的特點就是葉片毛茸茸的,長得像小熊的爪子。綠色的熊童子葉片尖端邊緣還會變紅,就像是綠色的熊掌染了紅指甲一樣。
知道了多肉綠熊的特點,我們就不難制定出拍攝方案——首先,是一定要突出綠熊葉片毛茸茸的特點;其次,如果遇到葉子尖端變紅的綠熊,一定要著重展示出「紅指甲」的特點。
大光圈&近距離拍特寫。
大部分多肉植物植株都不會很高。畢竟,多肉植物還是以顏值賣萌的。
所以拍攝多肉植物適合採用大光圈拍攝特寫,縮小景深範圍,把攝影背景虛化處理,讓畫面顯得更加簡潔。
具體到拍攝綠色的熊童子,採用大光圈拍攝,也更有利於展示出它毛茸茸的葉片。
單點對焦在葉片頂端。
綠色的熊童子如果養護得當,葉片頂端的細小鋸齒是會變成紅色的。熊童子的可愛之處,就在於此了,厚厚的葉片上長滿細小的絨毛形狀很像小熊的爪子;小熊的指尖微微泛紅,就好像染上了可愛的紅指甲一樣。
如果遇到了「染了紅指甲」的綠熊童子,定要著重拍攝它的葉片。單反設置可以有單點對焦,手機設置可以用微距。總之,景深範圍一定要小,綠熊童子的紅指甲一定要拍清楚……相應的,指甲周圍的絨毛也要拍的根根分明哦!
攝影背景要簡潔。
拍攝盆栽的植物,需要琢磨「怎麼擺」。畢竟,擺放的位置決定著光線的強度和攝影的角度。可能有人會覺得,採用大光圈拍攝和攝影背景的關係不大,因為,如果是拍攝特寫鏡頭的話,基本是沒有攝影背景的。不過,如果是拍攝一盆熊童子的整體形態,還是需要給熊童子找一個相對簡單的攝影背景的。
畢竟,背景簡潔更有利於突出攝影主體。如果攝影背景亂七八糟的,就算是虛化了,也會顯得熊童子比較凌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