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專家向德國機構提供中醫抗新冠經驗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楊文明 趙強 攝

 (抗擊新冠肺炎)安徽專家向德國機構提供中醫抗新冠經驗

中新網合肥5月27日電 (記者 趙強)應德國施特拉爾德孔子學院邀請,27日晚,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同主辦中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德研討會。安徽中醫藥大學校長彭代銀,安徽省衛健委中醫藥發展處處長、安徽省中醫藥學會秘書長肖鋒,安徽省防治新冠肺炎中醫藥專家組組長、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楊文明,以及中德兩方有關專家參加會議。

會上,安徽中醫藥大學校長彭代銀與德國施特拉爾松德孔子學院院長Falk H?hn分別代表雙方致辭。

楊文明介紹,安徽在疫情防控中,堅持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暴發之初,該院的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岐黃學者等根據中醫對傳染病認識經典理論和歷代醫家臨證經驗,特別是吸收了中醫藥防治重大傳染病積累的豐富經驗,結合安徽省地域特點,制定了安徽省預防新冠肺炎中醫方藥、茶飲和香囊等多種方法,將其送至省內社區、街道及交警、臨床防疫一線人員手中,安徽省未發生一例抗疫一線人員感染新冠肺炎。

安徽專家向德方提供中醫抗新冠肺炎經驗 趙強 攝

同時,該院還在國家衛健委防治方案推薦的清肺排毒湯基礎上,結合安徽省地域特色,進行了方藥優化和中藥增減,並結合一些非藥物的方法,比如中醫音樂療法、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針灸、推拿方法等,有效提升了防治效果。

楊文明表示,安徽省中醫藥學會中醫院管理專業委員會也於去年10月邀請過Falk H?hn教授在合肥做過《傳統中醫藥在德國的困境及應對辦法》的專題講座,「作為老朋友、作為同行,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毫無保留、盡己所能來分享中醫藥防控和救治經驗,積極貢獻『安徽經驗』、『安徽方案』。」

與會專家、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診療中心張國梁主任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派,於2月20日馳援武漢,參加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專家巡視組,指導中醫參與重症和危重症病人診療工作。他在巡視工作中診視大量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結合中西醫治療的成功案例,提出中醫介入治療7個方面的關鍵環節。他在交流會上與大家分享了一例中西醫結合治療危重症病人的成功案例。

當晚,中德專家還分別作了講座,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互動交流探討。(完)

相關焦點

  • 中醫藥抗疫經驗走出國門!沒特效藥的時候,全世界都想起了中醫!|...
    她說,她今年65歲,2月20日因確診新冠肺炎住進雷神山醫院,來的時候因病情嚴重,是坐輪椅來的。住院後,主要是中醫治療,每天喝湯(中)藥、針灸,十多天,現在就完全康復了!(據《中國中醫藥報》)中醫的好處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中得以顯現。據北京市衛健委公布,北京新冠肺炎中醫藥治療率為87%,治療總有效率達97%。
  • 新冠病毒考驗德國的聯邦制
    次日,根據德國負責疾病控制和預防的聯邦政府機構兼研究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Rober Koch-Insitut)發布的數據,德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為2369人,死亡5人。論感染人數,排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之後,列歐洲第四位。 默克爾首次公開就新冠疫情表態,說明德國疫情已經進入較為緊急的狀態,德國媒體評論,這「已經成為大領導的事了」。
  • 中國抗「疫」英雄與世界分享新冠診療經驗 104個國家加入「國際...
    馬雲個人微博為幫助海外醫護同行獲取中國抗擊新冠肺炎實戰經驗,3月18日,「國際醫生交流中心」在「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covid-19.alibabacloud.com)緊急上線。截至3月25日,該中心累計已收到104個國家和地區的443家境外醫療機構的申請。
  • 這個面向國際的防治新冠中西醫結合診療建議方案,多國頂級專家表態了
    基於中醫藥所發揮積極作用正日益為國際社會所重視,在積極向國際社會分享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科研實踐的經驗和做法中,深化疫情防控中的中醫藥國際合作十分必要,要在國際抗擊新冠肺炎合作機制中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及時向有關國家提供中醫藥援助,分享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經驗和藥物,必要時還可以派遣中醫醫療隊到國外參加臨床救治工作。藉此推動中醫藥成為各國共同增進人類健康福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載體。
  • 助菲抗疫三日,翁山耕兩度介紹「中國經驗」
    4月8日,是中國援菲律賓抗疫醫療專家組在菲的第三個工作日。三日來,專家組行程密集,考察了當地醫院、熱帶病研究所等地,明確了助菲抗疫工作方案。專家組組長、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翁山耕教授兩度介紹防控新冠肺炎的「中國經驗」。「未來兩周內,我們專家組將在新冠肺炎檢測、醫護、疾控人員及志願者培訓方面努力幫助菲律賓,期望他們服務更多的患者。」
  • 多國醫學專家熱議中西醫結合抗疫經驗與方案
    基於中醫藥所發揮積極作用正日益為國際社會所重視,在積極向國際社會分享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科研實踐的經驗和做法中,深化疫情防控中的中醫藥國際合作十分必要,要在國際抗擊新冠肺炎合作機制中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及時向有關國家提供中醫藥援助,分享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經驗和藥物,必要時還可以派遣中醫醫療隊到國外參加臨床救治工作。藉此推動中醫藥成為各國共同增進人類健康福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載體。
  • 德國研究所:廉價新冠疫苗問世不遠了
    藥業早已展開有關新冠病毒疫苗的競賽。德國主管疫苗審批的聯邦機構-保羅·埃爾利希研究所稱,不久就將有一種廉價疫苗問世。另兩個疫苗研究項目亦有長足進展。保羅-埃爾利希-研究所所長齊修特克(Klaus Cichutek)在接受德國新聞電視臺ntv採訪時表示,生產商不久就將能以"近於成本的價格"提供新冠病毒疫苗。他指出,能向世界提供幫助,同時又在價格上不讓世界為難,對企業而言,"這當然是一個聲譽問題"。
  • 中意醫學專家就中醫藥抗疫經驗在線交流
    新華社羅馬4月22日電(記者李潔)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的「中醫藥抗疫經驗專家對話—義大利專場」全球直播活動22日在線舉行,來自中意兩國的數十名醫學專家就中國抗疫中使用中醫藥的經驗開展了交流,來自40多個國家的9萬多名觀眾收看了在線直播
  • 助力全球抗疫 中國日報推出抗擊新冠病毒「中國方案」英文網絡主題...
    助力全球抗疫 中國日報推出抗擊新冠病毒「中國方案」英文網絡主題頁面 中國日報網 | 2020-03-19 09:20:21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採取全面、徹底、嚴格的防控措施,防控形勢持續向好。
  • 石大教授翻譯疫情防護手冊,向世界傳遞「中國經驗」
    半島記者 孫雅琴 通訊員 楊安 王宇鵬新冠肺炎當道,全國上下一心共同抗擊疫情,而我國的疫情防控經驗也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2月28日,記者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了解到,該校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朱珊與團隊成員完成了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英文版的翻譯工作,目前已收到多個國家和地區11家出版機構的合作意向,將更好地把「中國經驗」傳播出去。主動請纓,翻譯新冠肺炎預防手冊中醫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何良方?密切接觸者應該怎麼辦?
  • 安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徐曉玲「飛援」義大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委派,昨天中午,安徽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徐曉玲教授作為中國政府第三批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顧問從福州飛赴米蘭,支援義大利疫情防控。
  • 連花清瘟抗新冠、甲流、SARS均發揮重大作用
    其組方吸取了歷代醫家治療疫證的用藥精華,以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專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湯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中專治疫病的銀翹散化裁,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證用大黃經驗。麻杏石甘湯,宣肺洩熱、止咳平喘;銀翹散,清瘟解毒、辛涼宣肺,兩個藥方針對疫病發熱咳嗽、喘促氣短用藥。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兩個藥方都具有良好的退熱、止咳、抗炎、抗病毒作用。
  • 德國聯邦疾控機構:未來德國新冠死亡病例或將繼續增多
    來源:央視原標題:德國聯邦疾控機構:未來德國新冠死亡病例或將繼續增多當地時間3日,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警告當前嚴峻的疫情形勢。該研究所所長威勒指出,雖然德國如今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的發展趨勢較為穩定,但依舊處於較高水平,尤其需重視老年人的防護工作,因為近期養老院頻頻暴發聚集性感染事件,新冠死亡病例更是顯著增多。△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研究所所長威勒在記者會上(圖片來自網絡)據威勒透露,德國各地的衛生機關嚴重超負荷,已經無力追蹤和阻斷感染鏈,重症監護病床也瀕臨極限。
  • 國際社會: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經驗為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鑑
    國際社會: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經驗為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鑑 2020-04-08 14:03:39   來源:央廣網
  • 前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清華大學...
    由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分會名譽會長、前外交部部長李肇星、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清華大學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親筆籤名,眾多中國前駐外大使和中西醫結合專家聯合署名致函古巴相關機構,表示:向古巴人民提供2萬隻醫用外科口罩,2000副醫用外科手套和200人份根據中醫經典古方、古巴地理氣候配製的煮散劑及中成藥。
  •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主席Wieler:預計德國未來幾周新冠...
    2020-12-10 17:13:57來源:FX168 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主席Wieler:預計德國未來幾周新冠死亡病例將上升。
  • 京城名醫後代向抗疫一線推薦祖傳中醫驗方
    京城名醫後代向抗疫一線推薦祖傳中醫驗方 2020-02-14 14:18:49 施小墨/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京城名醫後代向抗疫一線推薦祖傳中醫驗方  中新網北京2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獲悉,中國科協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之一、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之子施小墨,日前通過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議,希望將父親施今墨的寶貴驗方《氣管炎咳嗽痰喘丸
  • 健康|中醫抗不抗病毒?專家:調節全身緩解症狀
    新冠疫情防控的實踐就再次充分證明了,中醫藥為守護人民群眾健康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但中醫藥也引起了一些紛爭。比如,中醫究竟抗不抗病毒?王彤介紹說,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過程中,我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利用中醫中藥儘快緩解症狀,縮短病程,讓病人感覺舒服,「不一定是中藥,還有中醫的很多治療方法。」
  • 安徽與友好省州舉辦首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交流會議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外辦獲悉,3月24日下午4時(波蘭當日上午9時),安徽省與波蘭下西裡西亞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交流視頻會在中科大第一附屬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遠程醫學中心召開。這是安徽省與友好省州舉辦首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交流會議。
  • 連花清瘟抗新冠肺炎作用明確
    組方吸取歷代醫家治療疫證的用藥精華,以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專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湯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中專治疫病的銀翹散化裁,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證用大黃經驗。麻杏石甘湯,宣肺洩熱、止咳平喘;銀翹散,清瘟解毒、辛涼宣肺,兩個藥方針對疫病發熱咳嗽、喘促氣短用藥。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兩個藥方都具有良好的退熱、止咳、抗炎、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