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真的有一絲絕望,本來以為解禁之後過個一兩周,就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
結果現在東京的每日新增感染數又居高不下,各種集體感染更是四處爆炸。
7月22號日本政府才考慮讓在日居住的外國人返回日本,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徹底考慮完。(容我考慮一會兒......)
按照這個進度,最慘的20年語言學校新生,四月生,七月生,十月生的赴日時間怕不是都要拖到年底。是不是日本下半年,或明年要迎來一大批留學生!?
同時今年夏季考考情變幻莫測,沒有消化掉太多考生的話,明年的升學門檻豈不是水漲船高?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明年的入學考試難度如何,今年的考情對以後的考試是否會有持續性影響?
免責聲明:以下觀點均為網上數據+主觀結論。不是預言家,不能保證準確性,僅供參考。
海苔認為報考人數的上升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日本人升學志願度增加
留學生人數上漲
籤證原因導致升學計劃延後
20年夏季考沒有消化掉應屆考生
日本人考生增加,原因和國內有一點相似:為了逃避就職的壓力。雖然日本企業常年給人的印象都是,老齡化嚴重的買方市場,但今年確實有了一些變化。
2006-2020新卒求職倍率
企業求人倍率從12年,連續7年上升,在19年到達一個小高峰1.88倍後,在今年為1.83倍,又開始呈現下降趨勢,並預測在2022年會降至1.31倍。(倍率越高形勢越好)
此種下降不單是疫情關係到企業營收問題,還有以疫情為契機,開始的工作方式改革。許多公司開始嘗試遠程辦公,縮減了不必要的辦公用地和人員。
因此很多日本學生也為了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選擇繼續深造。
中國留學生數每年都在以8%左右的增長率遞增,但不確定因素也很多。例如:
因為歐美疫情的不確定性,和川老師的迷惑操作等等,可能導致日本留學升溫,明年有小幅爆發增長。
因為全球疫情的原因,同學們選擇國內考研的比例增大。
但學校也有逐年擴招的趨勢,因此我們這裡對大趨勢不做討論。而是分析前面提到的受今年疫情影響導致,本應該今年考試的同學的升學計劃延後,以及今年院試報考率和合格率問題。
考學計劃延後:基本是只針對今年四月生。因為大多數七月生,十月生會選擇進行半年到一年的備考參加來年的考試,何時赴日對其影響不大。
所以四月生是選擇在今年的夏季參加考試,還是等疫情穩定後,再赴日備考,參加來年的考試,才是決定報考人數的關鍵。
那麼20年夏季考有沒有消化掉應屆生?要從報考率和合格率兩方面考慮。報考率沒問題,但中國考生的合格率預計會下降。
報考率方面:因為有線上考試,和英語成績提交的寬鬆政策,使今年的考試方式整體是有簡化的。報考率與往年無較大差異
因此海苔覺得,今年可以考的同學沒有理由拖到明年再考。
另外,近年來機智的同學們升學方式也逐漸多樣化,比如跳過語言學校備考,選擇旅遊籤證考試。而且,在日本的針對留學生的補習機構也推出了線上課程,在國內的同學也可以備考。備考進程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合格率方面:但因為考試方式的變化,合格率和從前比有變化麼。因此我們進入下一點,我們的考試變難了麼?
今年最主要的考情上的變化就是:
取消筆試,只進行面試
加強了事前審查環節
(均為部分學校)
筆試取消的壞處:原本通過學校的過去問就可以把握出題方向,取消後就變得難以捉摸了。只進行面試,對日本考生更有利,對於口語表達和先行研究更加看重。
今年多少本是欣喜若狂的早大考生以為不用做題了,卻被塑料日語坑的苦不堪言。
加強了前期審查:因為沒有了筆試,本科時期的出身校、GPA、畢業設計,也可能將作為參考指標被重視起來。
因此大學院的入試有更偏向考察學生的綜合實力的趨勢,而不是一味的只看考試分數了。
所以這兩個改變,如果對選拔更適合的學生有幫助,學校很有可能會繼續沿用。
本科階段,努力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專業課成績
加強日語的學習,口語的表達
在備考階段,專業知識備考,和志願研究室的先行研究兩手抓
今天海苔不負責任的預測就到這裡了,不管考試怎麼變,我們都要做最充足的準備,以不變應萬變啦。
再次強調,強調,強調!
塑料日語面試前是可以練的!
沒有邏輯的研究計劃是可以提前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