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用iPad記筆記半年了,上幾張用iPad記筆記的圖片:
答主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就比較傾向於用記筆記的方法學習,後來在紙質筆記時代幾乎做到了對於紙張開發的極限,再來上幾張高三的複習筆記:
像不像手工版OneNote?!
如果有正在上高中的同學看到了這篇回答,對我做紙質筆記方法感興趣,請多鼓勵我,讓這篇回答被更多人看到。
進入復旦後,我發現大學的學習模式和高中有很大不同,不同大學之間的學習方法也有很大不同。
在上大學之前,我對大學的想像主要來自於網絡上網友的神回復,後來發現其中誇大與自黑的成分居多,作為一名大學生不要想著怎麼偷懶、划水,還是要好好學習。
在中學階段有多麼努力,大學裡至少應該繼續保持同等的努力。
說這一點是因為,如果大家有機會來到復旦課堂(有些老師允許旁聽),會發現在通識課、選修課上有一半的同學會在上課時打開電腦,還有四分之一的同學會用iPad,剩下的同學則會「玩手機」,只有少數同學會完全使用紙筆。
不明就裡的同學可能會以為他們上課在「玩」。其實不然,雖然大家用著最貴的電子設備、扛著超極重的遊戲本,但大部分依然在課上認真聽講,課後努力。
不過當年剛入學時還是很吃驚的,於是坐在教室後排看大家拿電子設備都在幹什麼。
很多人會用Windows自帶的oneNote記筆記,還有些人會用iPad + 鍵盤記筆記,其他用iPad的同學我雖然看不到他們的屏幕,但是通過手裡的觸控筆也可以判斷他們在記筆記。
這種學習方式對於中學階段嚴禁使用電子設備的我造成了很大衝擊。
在大一伊始,我依然選擇購買筆記本記筆記,畢竟曾經的校名禮品筆記本現在成了自己的作業本,每天看著印有復旦logo的筆記本封面就很滿足。
停下來再說一句,不同大學學習情況不同,有些大學仍然會禁止學生上課使用電子設備,所以我的答案僅供參考。
我大一一學期大概有12門課,其中專業大類基礎課只有3門,其他的多是政治課、拓展知識面的選修課。這給我記筆記造成了很大麻煩:我買了很多筆記本,每個都寫上了課程名稱,但很多課程一學期下來都沒有記下幾句話,後來才知道這些非專業課就是——水課。
為它們專門準備筆記本其實是在浪費生活費與書包空間。
但如果把其他課程的筆記都放在一個筆記本上,則雜亂無章。
所以在大一結束後,我寢室裡多了一堆寫上了課程名字的空筆記本,送人也送不出去,留著當草稿紙又是雞肋……
當時沒想過要買iPad,總覺得iPad是智商稅,也用電腦記筆記。因為我不打遊戲,所以買的輕薄本,每天攜帶還比較方便。
在用Windows記筆記的人群中,絕大多數有都是使用oneNote的。
於是我也在知乎上查攻略學習使用oneNote。大家可以看一下成果:
雖然說相對於傳統筆記方便了很多,但是不知是電腦適配的問題還是軟體本身bug(正規渠道買的電腦、微軟激活使用,不是盜版),使用中總是會出現令我不適、但又不會處理的「痛點」:
字體總會跳動
總會自動建立文本框 紙張背景永遠對不齊字符,這一點就能把我強迫症逼的復發。
oneNote對於非觸控屏幕來說,有一半功能是閹割的,比如繪圖、自由標記;
和其他設備互動少(這一點在下文和iPad比較時會得以彰顯)
如果是非觸控屏幕,oneNote不適合在有大量符號的課程上做筆記;
當然oneNote還是有很多人性化的地方,比如錄音功能:在教室安靜、老師講話清晰的條件下,幾乎可以放著讓oneNote「自己動」,下課後檢查一下筆記少數錯訛就好。
但是筆記本電腦畢竟還是佔用一定空間,所以我之前背的都是17寸大書包:
現在已經送人了
大一下學期做家教、加上消費習慣的調整,省下來一筆錢。作為一個數碼產品愛好者,買了一臺iPadpro 10.5和Applepencil 玩玩。於是漸漸開始從PC端向Pad端轉變。
看過很多回答,提到iPad使用多麼多麼不方便最後成了泡麵蓋。再仔細看一下他們的使用周期往往也就一兩周,有的只有一兩天。這種結論真的很草率,還給別人誤導。
第一次上手視頻拍攝,簡單回應那些強調硬體條件對iPad書寫影響的聲音
使用iPad記筆記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才會獲得較好的書寫體驗:
書寫設備(write by not write in):原裝Applepencil & 普通電容筆
書寫軟體:如果在iPad上繼續使用oneNote,不難用才怪;
書寫態度:遇到書寫問題,先想著解決,而不是上知乎抱怨
使用不同型號的iPad會產生不同的書寫效果,除了iPadpro擁有120Hz刷新率,其他型號iPad的屏幕刷新率都是60Hz,這裡放一張圖提供直觀的比較:
Applepencil與普通電容筆的區別也在於此,Applepencil很神奇的一點在於:除非沒電,否則提筆即寫,但是普通電容筆會偶爾出現誤觸和斷觸。這一點會很影響書寫效果與心情。
一支價值650元的電子筆,真的和100多的普通筆不一樣。
筆帽是磁吸式可拆卸的
筆尖是有使用壽命的,去掉筆尖則筆完全不可用
這裡倒不是無腦吹蘋果,最佳的使用體驗一定是選擇最優的產品搭配。如果你花很多錢買了iPad,然後用普通筆書寫體驗不佳,於是上知乎說iPad記筆記不合適,我認為這一點是不恰當的。你可以罵蘋果產品用不起,但不能轉移問題的關鍵。
說白了,使用iPadpro配合Applepencil會讓你感覺自己就在拿著真實的筆寫字,忘了它是電子設備。
好的我默認你們已經看完並點讚收藏回來了,下面繼續。
我的iPad中雖然下了不少書寫軟體(畢竟都是錢啊!好貴的!!!),但穩定長期使用的只有Notability。這個主要是「路徑依賴效應」,就像之前在PC上穩定使用oneNote一樣,雖然我是數碼愛好者喜歡倒騰,但學習的事情不能花裡胡哨的吧!
關於MaginNote的使用我覺得這篇文章解答比較詳細,連結在下:
好的我又默認你萌點"在看"收藏感謝後回來的,使用Notability的主要原因在於可以邊記筆記邊錄音、在書寫工具上,它可以默認化曲為直,我終於實現了隨手一畫就是一個圓的理想。
僅憑這一點,我可以在會計學、經濟學等大量需要圖表、繪圖去理解的課上去使用。而且,在這一點上,iPad真正意義上在筆記方面完爆了紙質書寫體驗,它改變了書寫的邏輯。
買來iPad之後我大約適應了一個月,一開始那隻筆就一直放在保護套裡,偶爾拿出來用用被難看的字跡噁心到了趕緊收回去。
知乎上大佬眾多,我不敢說自己字有多好看,但至少在中學時代,我沒有失過卷面分:
本來以為用了iPad,可以與oneNote無縫銜接了,結果變成了這樣:
不過凡事都有偶然,我喜歡的女生偏偏就喜歡用MaginNote,而且在oneNote上書寫體驗也比我好(她用的是iPadpro 2018加2代ApplePencil,可能是適配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能解決,我可能就要從notability脫坑重回oneNote懷抱了)。
買了ApplePencil後也想過要不要買一個筆尖套或者保護殼,但是裝了保護殼後就放不下我的iPad保護殼當中了,而且筆尖套好貴……
於是我拿起小時候學寫字、學書法的精神,重新適應在iPad、在這塊昂貴的玻璃上寫字。
現在裸筆在iPad上寫字效果如下,和我在紙質上寫字效果相差無幾。
關於書寫噪音問題,其實……我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但我受不了那些誇張到「學不下去」的回答。你們在中學考試的時候沒遇到寫字聲音特別大的麼?如果書桌是空的,直接在課桌上寫字也是「砰砰作響」,怎麼就對iPad意見那麼大呢?
另外結合實際情況,我覺得我拿ApplePencil寫字的聲音,沒有那些在課上敲機械鍵盤的同學聲音大。
以上是這篇回答的主要內容,希望對題主與被推薦閱讀的小夥伴有幫助。
作者:數碼七日談
復旦本科生|數碼店店主|大學生創業團隊|
數碼七日談
客服微信號 :yuchuang0102
知乎、B站同名:數碼七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