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珠橋封閉39天 周邊道路進行交通調整公交繞行路線公布 因起義路海珠廣場道路品質化提升工程施工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及交通部門制定的交通疏解方案,經市有關部門會商研究同意,決定臨時封閉海珠橋。 海珠橋全封閉39天:周邊道
原標題:海珠橋封閉39天 周邊道路進行交通調整公交繞行路線公布
因起義路海珠廣場道路品質化提升工程施工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及交通部門制定的交通疏解方案,經市有關部門會商研究同意,決定臨時封閉海珠橋。
海珠橋全封閉39天:周邊道路進行交通調整 公交繞行路線公布
廣州海珠橋將進入為期
39天的全封閉
施工時間
2019年8月3日至9月10日
屆時,封閉海珠橋
全段禁止車輛通行
海珠橋周邊道路也進行交通調整:
南華東路與江南大道北交叉口增加東往西直行、禁止北向行駛;大南路取消路邊停車泊位;僑光路與泰康路交叉口增加南往北左轉功能;禁止大型車輛行駛一德路(解放南路-起義路)、僑光西路。
相關部門表示,施工對市民出行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安全、交通管理,盡最大努力降低對市民群眾的出行影響,懇請廣大市民群眾給予支持。同時,科學制定施工組織方案,如期完工。
請途經施工路段的車輛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規定,嚴格按照標識標牌的指示通行,並服從現場指揮。
22條公交車輛繞行解放橋
原經海珠橋過江22條公交線路(8、10、13、14、29、82、86、87、88、180、183、186、190、253、544、823、夜6、夜8、夜22、夜30、夜32、夜33)繞行解放橋;
其中,原南往北過海珠橋:
13條線路(8、10、14、29、82、86、183、253、823、夜6、夜8、夜22、夜33)繞行南華中路—解放橋—解放南路—大新路;
4條線路(87、88、180、夜30)繞行南華中路—解放橋—解放南路—解放中路;
4條線路(13、190、544、夜32)繞行南華中路—解放橋—解放南路—大新路—廣州起義路—大南路;
1條線路(186)繞行南華中路—解放橋—解放南路—解放中路—中山六路調頭至長堤大馬路西行。
原北往南過海珠橋:
8條線路(82、86、186、544、823、夜8、夜32、夜33)繞行解放南路(北行)—中山六路掉頭—解放中路—解放橋—同慶路—同福東路—江南大道;
7條線路(14、29、87、88、180、253、夜30)繞行解放中路—解放南路—解放橋—同慶路—同福東路—江南大道;
2條線路(13、190)繞行泰康路—廣州起義路—惠福西路—解放中路—解放橋—同慶路—同福東路—江南大道;
2條線路(8、夜6)繞行解放南路(北行)—中山六路掉頭—解放中路—解放橋—同慶路調頭—濱江西路;
2條線路(10、183)繞行解放南路(北行)—中山六路掉頭—解放中路—解放橋—南華中路;
1條線路(夜22)繞行解放中路—解放南路—解放橋—南華中路—寶崗大道;
(備註:8、10、82、86、183、186、544、823、夜6、夜8、夜32、夜33可在大新路口選擇繞行解放南路—大新路—廣州起義路—惠福西路—解放中路)
部分公交車站臨時調整
因海珠橋封閉
通過海珠區的
部分公交車站將臨時調整
一、泰康路站遷移至大南路,調整停靠路線8條(13、61、190、194、519、544、夜16、夜32)
二、江南大道北(南行)站遷移至江南大道,調整停靠路線12條(13、29、82、86、87、180、186、190、253、544、夜32、夜33)
三、新增同福東路站,調整停靠路線5條(14、88、823、夜30、夜8)
四、取消停靠江南大道北(北行)站,調整停靠路線17條(13、14、29、82、86、87、88、180、186、190、253、544、823、夜8、夜30、夜32、夜33)
五、取消南華中路站,調整停靠路線5條(8、10、183、夜6、夜22)
其他車輛繞行指南
(一)建議康王路、六二三路及內環路入口、人民路、海珠路、洪德路、工業大道北等的車輛繞行人民橋;
(二)建議寶崗大道、南田路及內環路出入口、同福路、濱江西路、南華路等南往北過江車輛繞行解放橋;沿江路、惠福路、大德路、一德路、解放南路等北往南過江車輛繞行解放橋;
(三)建議德政路、北京路、南田路、前進路、濱江路、江灣路及內環路出入口、東濠湧高架、東華南路、大沙頭路等過江車輛繞行江灣橋;
(四)建議東曉路、濱江路、東湖路等過江車輛繞行海印橋。
G仔再次提醒
平時出行路過海珠橋的小夥伴們
趕緊收好這份指南
及時調整出行線路
延伸閱讀
海珠橋
海珠橋建於1933年,全長356.67米,主橋全長182.90米,南北兩跨對稱布置,原為三孔下承式簡支鋼桁架橋,設計荷載為二列10噸汽車,中跨為開啟式結構,能向上分開,以利大船通過。
2019年4月12日,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
1995年5月至1996年9月,海珠橋在原橋上進行加固、維修。工程採用自錨式吊索方案,將中孔恆載轉嫁到吊索上,原橋變為三孔連續自錨式懸索吊橋!
2012年2月28日,海珠橋正式封閉,進行為期18個月的大修;途經海珠橋的22條公交線路改道繞行解放大橋、江灣大橋及人民橋。
2013年8月,海珠橋大修基本完成,此次大修拆除重建了兩端地面上的引橋,並更換了主橋的鋼材。而包括1995年加建的吊塔在內的加固結構也完成了使命全部拆除,基本恢復1950年原始結構。
2013年8月31日,經過18個月漫長的等待,下午2∶00到晚上9∶00,開放海珠橋的主橋和引橋,行人單方向自北向南通行。
2013年9月1日,修復後的海珠橋正式恢復通車。
來源 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廣州海珠發布 廣州日報 百度百科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