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曾說過,塞爾維亞引進了一批航天科技的CH-92A「彩虹」察打一體無人機。不過經過分析,這裡可能搞錯了,這次並非是「彩虹」,而是「飛鴻」,一字之差,區別巨大。
為什麼會誤認為是「彩虹」
其實這次被誤認為是「彩虹」無人機,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航天科技,因為「彩虹」和「飛鴻」都屬於航天科技旗下,不過前者是十一院,而後者是醫院的;二是CH的前綴編號誤導,因為彩虹CH-5/CH-7,一直以來都是以CH為前綴,讓人下意識的認為的是「彩虹」無人機。
「飛鴻」為什麼要用CH前綴
其實仔細查證就會發現,彩虹無人機系列裡是沒有CH-92A這個型號的。而九院的「飛鴻」原來叫做「長虹」,簡稱也就是CH了,和彩虹的CH一樣也是巧合。最近重新命名為「飛鴻」後,前綴縮寫已經換為FH,但是塞爾維亞引進時可能還未改名,編號就是CH,所以從外媒看到的報導還是CH-92A,實際現在應該叫FH-92A了。
「飛鴻」比「彩虹」更強嗎?
其實準確來說,「飛鴻」系列主要是以偵查無人機為主,尤其是長航時的戰場偵查無人,以火炮校射、目標定位、戰場監控為主。根據資料我們可以發現,「飛鴻」系列無人機曾參加了2015年和去年的重大檢閱活動,而當時入選信息保障方隊的就是「偵查無人機」,而非察打一體無人機。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大家為什麼對「飛鴻」這個型號不熟悉,因為這實際上是「自用」型號,而並非是翼龍或者彩虹這樣名聲在外的外貿型號。
不過這次塞爾維亞可能是撿到大便宜了,雖然引進的並非是同款,但是作為「飛鴻」系列的其他型號,CH-92A的性能對比彩虹和翼龍只會高不會低,看來塞爾維亞也是很識貨的,不辜負「飛鴻」的歐洲首秀。
不過CH-92A和自用的「無人偵察機」還是區別很大的,偵察機一般負重較小一般都是採用滑軌降落,而察打一體無人機則必須用輪式起落架。
塞爾維亞引進有何意義?
之前說塞爾維亞撿到大便宜了,為何這麼說呢?實際上「飛鴻」的到來對這個歐洲國家本國的無人機發展意義重大。大家應該還記得這次塞爾維亞只引進了兩套作業系統,其餘的由國內的「天馬座」作業系統代替。實際「天馬座」也是有配套無人機的,這是塞爾維亞在2010年由BB Composite公司研發的「天馬座」無人機,但是項目目前還未達到實用水平。
考慮到當時擊落F-117A時,塞爾維亞還擊落了一架「捕食者」無人機,可以猜測「天馬座」是借鑑了捕食者的技術,但是可能由於研發和製造能力不足,所以技術指標未能達到要求。
而這次引進CH-92A,一來是藉助國產無人機的技術完善塞爾維亞本國的「天馬座」無人機,二來是得到了察打一體無人機的重要武器FT-8A精確制導炸彈。之前已經有「飛馬座」搭載FT-8A的模型了,可以看出這次引進是雙方合作後水到渠成的產物。
至於吸收了「飛鴻」技術的「天馬座」是換個新型號,還是重出江湖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總體而言國產無人機技術在歐洲開花結果是板上釘釘了,而且這次不是彩虹,而是飛鴻出手,也算是拿出了看家的壓箱底,說明了對塞爾維亞的國際情誼還是相當肯定的。